一种建筑混凝土装配式构件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8223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装配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混凝土装配式构件连接结构。包括上构件和下构件,所述下构件设置于上构件的下方,所述上构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外侧开有用于锁定的锁止槽,所述下构件的顶端开设有两个与第一限位块相适配的第一限位槽,所述下构件上第一限位槽的外侧均开设有空腔,所述下构件上空腔靠近底部的外侧开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两端分别连通外界与空腔,所述空腔内均设置有锁止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混凝土装配式构件连接结构存在拆卸困难、无法二次利用等问题。无法二次利用等问题。无法二次利用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混凝土装配式构件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装配式
,具体为一种建筑混凝土装配式构件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0003]现在对混凝土构件进行连接时有的采用灌浆套筒连接和浆锚搭接,上构体和下构体进行连接时可能会发生上下晃动,进而导致进行灌浆过程时上构体与下构体连接不紧密,可能会导致连接处发生扭曲甚至出现裂痕,且现在的上构件与下构件后期在拆除时十分麻烦,强拆可能会直接损毁连接机构,无法二次利用构,故而提出一种建筑混凝土装配式构件连接结构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0004]现有技术申请号为CN202010213432.6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构件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该装配式构件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预制件、第二预制件、方钢管、凹槽和自动栓钉装置,第一预制件连接面预埋若干个方钢管,第二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混凝土装配式构件连接结构,包括上构件(1)和下构件(2),所述下构件(2)设置于上构件(1)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构件(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限位杆(3),所述第一限位杆(3)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块(4),所述第一限位块(4)外侧开有用于锁定的锁止槽(41),所述下构件(2)的顶端开设有两个与第一限位块(4)相适配的第一限位槽(5),所述下构件(2)上第一限位槽(5)的外侧均开设有空腔(6),所述下构件(2)上空腔(6)靠近底部的外侧开有连接孔(9),所述连接孔(9)两端分别连通外界与空腔(6),所述空腔(6)内均设置有锁止组件(100),两所述锁止组件(100)为左右对称设置的,所述锁止组件(100)包括第一滑轨(7)、推块(8)、活动杆(10)、第一矩形块(20)、第二限位杆(22)和连通管道(24),所述活动杆(10)一端从连接孔(9)插入空腔(6)且与空腔(6)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10)上部靠近插入端的杆身上嵌入式固定设置有第一矩形磁铁(12),所述第一滑轨(7)固定安装在空腔(6)靠近第一限位槽(5)侧壁上,所述推块(8)设置在第一滑轨(7)外侧且与第一滑轨(7)滑动连接,所述推块(8)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矩形磁铁(13),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14),第一连接杆(14)外套接有橡胶塞(15),所述橡胶塞(15)顶部呈左侧高于右侧的倾斜设置,所述空腔(6)顶端固定设置有环形筒(23),所述环形筒(23)设置于橡胶塞(15)正上方且与橡胶塞(15)相适配,所述连通管道(24)设置于空腔(6)上方,连通管道(24)一端与外界连通,另一端与环形筒(23)内部连通;所述第一矩形块(20)设置于橡胶塞(15)与环形筒(23)之间,所述第一矩形块(20)右侧通过第一弹簧(18)与空腔(6)内壁相连,所述第一矩形块(20)和第一弹簧(18)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7),所述第二连接杆(17)一端与第一矩形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国原毛祥华关瑞荣蒋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大闽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