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训练用助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8146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康复训练用助行器,属于康复训练用具技术领域。在两U型侧架立杆间设有彼此连接的连接梁,其自身立杆底部间均同样连接有连接梁,后方立杆间设有通过轴杆铰接的坐垫,在坐垫上方设有靠背,坐垫前方的U型侧架自身两立杆间均设有轴杆,轴杆上均套有圆管,圆管侧边固定连接有同长的支撑板,支撑板后端固定连接有坐垫限位板,支撑板内旋至水平,被定位轴限位,能支撑坐垫,支撑板上旋,其坐垫限位板能夹住竖立的坐垫,在U型侧架的前方立杆底部均设有万向轮,后方立杆底部均设有橡胶垫,在U型侧架的后方立杆上设有自动伸缩装置,自动伸缩装置底部设有车轮,车轮底面低于橡胶垫底面,施压后自动收缩,橡胶垫着地,用于支撑。于支撑。于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训练用助行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康复训练用助行器,属于康复训练用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助行器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底部由四个固定腿组成的,这种助行器的好处是在施力助行时与地面牢牢接触,能稳定的支撑患者身躯。但每次需要前行时,都需要患者将其抬起,向前挪一步距离后,再进行行走训练,这样反复的抬移十分消耗体力;另一种是底部带有四组导轮的助行器,这种助行器的优点是方便行走训练过程中的移动,但稳定性差,用于支撑身躯时,底部容易晃动,容易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康复训练用助行器,行走过程中能够顺畅的平移前行,无需患者抬起整个助行器,只需推移即可,十分省力,用于支撑身体时,支腿又能自动接触地面,起到稳定的支撑,防止助行器发生窜动,安全性更高,行走训练过程更加高效、方便,并能作为椅子使用,折叠方式简单,易操作。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康复训练用助行器,包括U型侧架、连接梁、坐垫、圆管、坐垫限位板、支撑板、后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训练用助行器,包括U型侧架(1)、连接梁(2)、坐垫(3)、圆管(4)、坐垫限位板(5)、支撑板(6)、后端限位轴(7)、自动伸缩装置(8)、车轮(9)、万向轮(10)、顶板(11)、轴杆(12)和靠背(13),其特征在于:在两U型侧架(1)后端立杆间将彼此连接的连接梁(2),在U型侧架(1)的自身立杆底部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梁(2),在两U型侧架(1)的后方立杆间设有通过轴杆(12)铰接的坐垫(3),在坐垫(3)上方设有与U型侧架(1)固定连接的靠背(13),在坐垫(3)前方的U型侧架(1)自身两立杆间均固定连接有轴杆(12),左右两轴杆(12)上均套有圆管(4),圆管(4)侧边固定连接有同长的支撑板(6),当支撑板(6)旋转至两U型侧架(1)内侧且与地面平行时,坐垫(3)能压在其上方,在支撑板(6)后端均设有与其垂直的坐垫限位板(5),当支撑板(6)旋转至正上方时,两坐垫限位板(5)位于两U型侧架(1)内侧,在坐垫(3)底面两侧设有定位轴(31),在坐垫限位板(5)上开设有限位豁口(51),当坐垫(3)竖立倚靠在靠背(13)上时,旋转圆管(4),坐垫限位板(5)夹住坐垫(3),其限位豁口(51)卡住定位轴(31),在支撑板(6)上开设有坐垫(3)平放时,给定位轴(31)让位的让位孔(61),在U型侧架(1)的后端立杆上均固定连接有后端限位轴(7),当支撑板(6)位于水平状态时,其后端的坐垫限位板(5)的侧端顶在后端限位轴(7)上,当支撑板(6)位于水平状态时,圆管(4)的前端上半部被切削掉,使其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世红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