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辅助呼吸训练吹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8036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辅助呼吸训练吹管,属于呼吸训练器材技术领域。它是由多个直径逐渐减小的吹气管首尾套接构成,最外层吹气管近端开口作为呼气口,最内层吹气管远端开口作为出气口,多个相对移动的吹气管形成可伸缩式吹气管。在使用可调节式辅助呼吸训练吹管进行呼吸训练时,不需要依靠嘴唇控制缩唇程度和用力程度,可通过最细的吹气管出气口大小提供呼气阻力,对于使用者的要求低,适用更多人进行呼吸训练,无论是高龄手术患者、慢阻肺患者、面瘫患者等。面瘫患者等。面瘫患者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式辅助呼吸训练吹管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式辅助呼吸训练吹管,属于呼吸训练器材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有很多患者需要进行呼吸训练,缩唇呼吸作为一种易于操作且方便的训练方法常被使用。缩唇呼吸是一种康复训练方法,适用于重度COPD病人,这些病人常常在支气管痉挛、惊恐或运动时肺内过度充气,对那些正接受运动康复或呼吸肌锻炼病人,则作为一项辅助措施。教病人练习在嘴唇半闭(缩唇)时呼气,类似于吹口哨的嘴型。这个方法可在气管支气管内产生压力差,防止细支气管由于失去放射牵引和胸内高压引起的塌陷。缩唇呼吸的具体方法是:首先,吸气时用鼻子;然后,呼气时缩唇轻闭,慢慢呼出气体。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对于一些高龄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患者、慢阻肺患者、面瘫患者等,不方便采用缩唇呼吸方法进行呼吸训练。效果不好的原因有:高龄患者、慢阻肺患者无法掌握缩唇的幅度和用力的程度;面瘫患者口唇缺乏本体感觉的刺激,无法正确完成缩唇呼吸。为了提高呼吸训练的有效性,设计一种可调节式辅助呼吸训练吹管,它的使用方法简单,不需要患者自己控制缩唇的幅度和用力的程度,可适合众多患者进行呼吸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式辅助呼吸训练吹管,它解决了一些高龄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患者、慢阻肺患者、面瘫患者,不方便采用缩唇呼吸方法进行呼吸训练的问题。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可调节式辅助呼吸训练吹管,它是由多个直径逐渐减小的吹气管首尾套接构成,最外层吹气管近端开口作为呼气口,最内层吹气管远端开口作为出气口,多个相对移动的吹气管形成可伸缩式吹气管;
[0006]所述吹气管近端外壁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吹气管近端内壁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中设有限位卡环;
[0007]所述吹气管远端内壁设有限位套,位于内层的吹气管远端从相邻外层的吹气管近端插入,内层的吹气管近端密封圈与相邻外层的吹气管内壁之间形成过盈配合,从而实现动密封结构,内层吹气管的近端密封圈被限制在限位卡环和限位套之间移动。
[0008]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密封圈包括圆形截面或矩形截面的密封圈。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1)在使用可调节式辅助呼吸训练吹管进行呼吸训练时,不需要依靠嘴唇控制缩唇程度和用力程度,可通过最细的吹气管出气口大小提供呼气阻力,对于使用者的要求低,适用更多人进行呼吸训练,无论是高龄手术患者、慢阻肺患者、面瘫患者等;
[0011](2)呼气时,能够通过选择最内层吹气管的粗细,实现呼气阻力程度调节,能够根据需求锻炼呼吸功能,提高呼吸训练效果;
[0012](3)对于慢阻肺患者,本呼吸训练吹管更有助于患者进行慢而长的抗阻呼吸训练,排除肺内残余的二氧化碳,可作为临床康复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
[0013](4)不使用时,能够收缩起来,减小空间占用,有利于随身携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吹气管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吹气管收缩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吹气管1,呼气口101,出气口102,密封槽103,密封圈2,限位卡环3,限位套4。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9]本文所述的“近端”为靠近嘴唇的一端,“远端”为远离嘴唇的一端。
[0020]实施例
[0021]如图1

图3所示,一种可调节式辅助呼吸训练吹管,它是由多个直径逐渐减小的吹气管1首尾套接构成,最外层吹气管1近端开口作为呼气口101,最内层吹气管1远端开口作为出气口102,多个相对移动的吹气管1形成可伸缩式吹气管;
[0022]吹气管1近端外壁设有密封槽103,密封槽103内设置有密封圈2,吹气管1近端内壁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中设有限位卡环3;
[0023]吹气管1远端内壁设有限位套4,位于内层的吹气管1远端从相邻外层的吹气管1近端插入,内层的吹气管1近端密封圈2与相邻外层的吹气管1内壁之间形成过盈配合,从而实现动密封结构,内层吹气管1的近端密封圈2被限制在限位卡环3和限位套4之间移动。
[0024]如图2所示,密封圈2采用圆形截面的密封圈2,摩擦阻力更小,易于拉伸。
[0025]如图3所示,密封圈2采用矩形截面的密封圈2,摩擦阻力较大,易于维持伸长状态。
[0026]吹气管1采用透明无毒的医用塑料制作而成。
[0027]使用方法:
[0028](1)根据患者实际需要,灵活选择多节吹气管1连接在一起,然后将呼气口101密封压在嘴上,进行呼吸训练;
[0029](2)选择从口径大的、最外层吹气管1近端开口作为呼气口101,进行呼气,最内层吹气管1远端开口作为出气口102,模拟缩唇动作,提供阻力;
[0030](3)呼吸训练时,经鼻吸气5秒,然后经嘴巴、吹管呼气5秒,而对于慢阻肺的患者,呼气时尽可能时间时间久一点。呼吸训练5

8个为一组,一次做3

5组,一天3次。
[0031]它具有以下优点:
[0032](1)在使用可调节式辅助呼吸训练吹管进行呼吸训练时,不需要依靠嘴唇控制缩唇程度和用力程度,可通过最细的吹气管1出气口102的大小提供呼气阻力,对于使用者的要求低,适用更多人进行呼吸训练,无论是高龄手术患者、慢阻肺患者、面瘫患者等;
[0033](2)呼气时,能够通过选择最内层吹气管1的粗细,实现呼气阻力程度调节,能够根据需求锻炼呼吸功能,提高呼吸训练效果;
[0034](3)对于慢阻肺患者,本呼吸训练吹管更有助于患者进行慢而长的抗阻呼吸训练,排除肺内残余的二氧化碳,可作为临床康复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
[0035](4)不使用时,能够收缩起来,减小空间占用,有利于随身携带。
[003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辅助呼吸训练吹管,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多个直径逐渐减小的吹气管首尾套接构成,最外层吹气管近端开口作为呼气口,最内层吹气管远端开口作为出气口,多个相对移动的吹气管形成可伸缩式吹气管;所述吹气管近端外壁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吹气管近端内壁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中设有限位卡环;所述吹气管远端内壁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吉海江容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