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三维联通式均热板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7914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三维联通式均热板散热器,是针对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组合方式带来的热阻过大,导致散热性能欠佳的技术问题而设计。该散热器的金属底板上对称设有腔体竖管,腔体竖管设有焊接或卡扣固定于腔体竖管外径的金属翅片,其要点是所述腔体竖管内设有密封通道的腔体,腔体竖管分别呈U字形,U字形的腔体竖管固定于金属底板的管槽内,金属翅片设置于腔体竖管的U形槽内,或腔体竖管的端部通过连接管对角连接,再或设置金属顶板。从而整体形成三维联通式均热式结构,降低了板材以及原有两块板间的安装界面热阻,强化了整体散热效果,并且减少了板材,节约了成本;各个竖管之间为相互联通,内部换热贯通运行,具备自行调节功能。节功能。节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三维联通式均热板散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板式的散热装置,是一种新型三维联通式均热板散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散热装置是指机械设备、金属机柜、电路板等设备部件中用来将热量快速散出,从而保证设备部件正常工作的装置,包括散热风扇、散热板、冷却塔、冷凝液管等部件装置。目前在芯片发热功率持续增高的情况下,现有热管结合底板组合的方式,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热管和底板之间存在两个板面以及两个面之间存在焊接或者安装产生的热阻,散热器的整体热阻较大;二是热管和热管之间互不联通,各部分无法相互调节。同时,现有热管结合底板为焊接或者安装导热垫等界面材料,接触界面处有底板板面,安装界面以及热管壁三部分组成,整体热阻较大,并且各个热管之间互不联通,无法进行传热调节。上述此类散热器中一些管件通常采用U形结构,管件与金属翅片一体或分体连接,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020502747.4,授权公告日2011.02.16,技术名称“一种变形散热模组”;但上述产品和同类产品同样存在上述两个问题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上述不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三维联通式均热板散热器,该散热器的金属底板(1)上对称设有腔体竖管(2),腔体竖管设有焊接或卡扣固定于腔体竖管外径的金属翅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竖管(2)内设有密封通道的腔体,腔体竖管分别呈U字形,U字形的腔体竖管固定于金属底板(1)的管槽内,金属翅片(3)设置于腔体竖管的U形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三维联通式均热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竖管(2)分别呈门字形,金属底板(1)内设有中空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春良邹继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生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