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装配式结构竖向钢筋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779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装配式结构竖向钢筋连接装置,包括底部位于下墙体内且与下墙体固定连接的套筒、与上墙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且位于套筒顶部的橡胶垫片、位于橡胶垫片内的坐浆,套筒内设有灌浆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套筒与下墙体固定连接且开口上的设置,便于将灌浆料灌入套筒内且灌浆密实度好,上墙体的第二纵筋直接插入套筒内的灌浆料内,使上墙体和下墙体连接牢固,上墙体底部橡胶垫片的设置,便于与套筒的顶部接触从而避免上墙体的损坏,橡胶垫片内坐浆的设置,使筒体与上墙体连接牢固。使筒体与上墙体连接牢固。使筒体与上墙体连接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装配式结构竖向钢筋连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装配式结构竖向钢筋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为城市的发展增加了浓重的城市化标志气息。
[0003]装配式结构是现有建筑结构的一种新兴结构,装配式结构由于提前预制然后到现场进行组装,缩短了工期并提高了施工效率,现阶段装配式架构墙体竖向连接使用的是灌浆套筒,该工艺现阶段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最主要的环节就是灌浆使节点牢固,而在现场的施工过程中,套筒内的灌浆密实度无法保证,并且套筒内灌浆完成后也无法检测,施工工艺复杂,无法保证工程的安全性。
[0004]因此,提供一种上下墙体连接牢固且避免空洞等连接不牢固的现象出现的新型装配式结构竖向钢筋连接装置,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下墙体连接牢固且避免空洞等连接不牢固的现象出现的新型装配式结构竖向钢筋连接装置。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新型装配式结构竖向钢筋连接装置,包括底部位于下墙体内且与下墙体固定连接的套筒、与上墙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且位于套筒顶部的橡胶垫片、位于橡胶垫片内的坐浆,套筒内设有灌浆料。
[0008]所述套筒包括顶部和底部均开口的筒体、与筒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且由上至下依次均匀分布的圆环、位于筒体底部的螺纹。
[0009]所述筒体的顶部开口尺寸大于筒体的底部开口尺寸,筒体的底部开口与下墙体的第一纵筋连接,上墙体的第二纵筋通过筒体的顶部开口且插入筒体内。
[0010]所述筒体的上部位于下墙体的上方,筒体的底部为锥形。
[0011]所述橡胶垫片呈环形,橡胶垫片在竖直方向的厚度为20~25mm。
[0012]所述下墙体的顶部和橡胶垫片的底部均设有保护层,保护层上设有若干凸起。
[0013]所述凸起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为6~10mm。
[0014]积极有益效果:本技术套筒与下墙体固定连接且开口上的设置,便于将灌浆料灌入套筒内且灌浆密实度好,上墙体的第二纵筋直接插入套筒内的灌浆料内,使上墙体和下墙体连接牢固,上墙体底部橡胶垫片的设置,便于与套筒的顶部接触从而避免上墙体的损坏,橡胶垫片内坐浆的设置,使筒体与上墙体连接牢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为:下墙体1、第一纵筋2、上墙体3、第二纵筋4、套筒5、保护层6、橡胶垫片7、坐浆8、灌浆料9、预制底板10、筒体11、圆环12、螺纹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装配式结构竖向钢筋连接装置,包括底部位于下墙体1内且与下墙体1固定连接的套筒5、与上墙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且位于套筒5顶部的橡胶垫片7、位于橡胶垫片7内的坐浆8,套筒5内设有灌浆料9,所述橡胶垫片7呈环形,橡胶垫片7在竖直方向的厚度为20~25mm,上墙体3底部橡胶垫片7的设置,便于与套筒5的顶部接触从而避免上墙体3的损坏,橡胶垫片7内坐浆8的设置,使套筒5与上墙体3连接牢固。
[0021]所述套筒5包括顶部和底部均开口的筒体11、与筒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且由上至下依次均匀分布的圆环12、位于筒体11底部的螺纹13,圆环12的设置,可以促使钢筋应力的有效传递。所述筒体11的顶部开口尺寸大于筒体11的底部开口尺寸,便于灌浆料9灌入筒体11内且使筒体11内的灌浆料9的密实度好,且便于检测筒体11内灌浆料9的密实度,筒体11的底部开口与下墙体1的第一纵筋2固定连接,即第一纵筋2与筒体11的底部螺纹连接,上墙体3的第二纵筋4通过筒体11的顶部开口且插入筒体11内,筒体11的底部与下墙体1固定连接且筒体11顶部开口上的设置,便于将灌浆料9灌入套筒内且灌浆密实度好,待下墙体1施工完成后,上墙体3的第二纵筋4直接插入套筒内的灌浆料9内,使上墙体1和下墙体3连接牢固,所述筒体11的上部位于下墙体1的上方,筒体11的底部为锥形,筒体11的底部与第一纵筋2固定连接。
[0022]实施例2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装配式结构竖向钢筋连接装置,包括底部位于下墙体1内且与下墙体1固定连接的套筒5、与上墙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且位于套筒5顶部的橡胶垫片7、位于橡胶垫片7内的坐浆8,套筒5内设有灌浆料9,所述橡胶垫片7呈环形,橡胶垫片7在竖直方向的厚度为20~25mm,上墙体3底部橡胶垫片7的设置,便于与套筒5的顶部接触从而避免上墙体3的损坏,橡胶垫片7内坐浆8的设置,使套筒5与上墙体3连接牢固。
[0024]所述套筒5包括顶部和底部均开口的筒体11、与筒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且由上至下依次均匀分布的圆环12、位于筒体11底部的螺纹13,圆环12的设置,可以促使钢筋应力的有效传递。所述筒体11的顶部开口尺寸大于筒体11的底部开口尺寸,便于灌浆料9灌入筒体11内且使筒体11内的灌浆料9的密实度好,且便于检测筒体11内灌浆料9的密实度,筒体11的底部开口与下墙体1的第一纵筋2固定连接,即第一纵筋2与筒体11的底部螺纹连接,上墙体3的第二纵筋4通过筒体11的顶部开口且插入筒体11内,筒体11的底部与下墙体1固定连接且筒体11顶部开口上的设置,便于将灌浆料9灌入套筒内且灌浆密实度好,待下墙体1施工完成后,上墙体3的第二纵筋4直接插入套筒内的灌浆料9内,使上墙体1和下墙体3连接牢固,所述筒体11的上部位于下墙体1的上方,筒体11的底部为锥形,筒体11的底部与第一
纵筋2固定连接。
[0025]所述下墙体1的顶部和橡胶垫片7的底部均设有保护层6,保护层6上设有若干凸起,若干凸起在保护层6上均匀分布,保护层6可采用砂浆材质,所述凸起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为6~10mm若干凸起的设置,便于增大预制底板10与下墙体1和上墙体3的摩擦力,从而使预制底板10与下墙体1和上墙体3连接牢固。
[0026]本技术套筒与下墙体固定连接且开口上的设置,便于将灌浆料灌入套筒内且灌浆密实度好,上墙体的第二纵筋直接插入套筒内的灌浆料内,使上墙体和下墙体连接牢固,上墙体底部橡胶垫片的设置,便于与套筒的顶部接触从而避免上墙体的损坏,橡胶垫片内坐浆的设置,使筒体与上墙体连接牢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装配式结构竖向钢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位于下墙体内且与下墙体固定连接的套筒、与上墙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且位于套筒顶部的橡胶垫片、位于橡胶垫片内的坐浆,套筒内设有灌浆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配式结构竖向钢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顶部和底部均开口的筒体、与筒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且由上至下依次均匀分布的圆环、位于筒体底部的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装配式结构竖向钢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顶部开口尺寸大于筒体的底部开口尺寸,筒体的底部开口与下墙体的第一纵筋连接,上墙体的第二纵筋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朔王振伟时常青王雄雄邹营涛胡克楠徐小龙张洁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中原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