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家庭的小型种养结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770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家庭的小型种养结合装置,包括长方体形养鱼缸,所述长方体形养鱼缸左侧设置过滤箱体,所述过滤箱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鹅卵石层、砂石层、黄沙层和土壤种植层;所述过滤箱内中心部位固定设置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置轴承座,所述轴承座设置竖立的支撑旋转轴,所述支撑旋转轴轴身固定设置多个镂空环形支撑板,所述镂空环形支撑板上放置有环形气雾培种植板,所述支撑旋转轴上部穿过盖板并且通过电机带动进行旋转,所述盖板通过气雾培主供水管进行支撑,所述气雾培主供水管上设置多个雾化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适用于家庭的小型种养结合装置,将气雾培种植和鱼类养殖有机结合起来。和鱼类养殖有机结合起来。和鱼类养殖有机结合起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家庭的小型种养结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家庭的小型种养结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种养结合是利用农作物生产和畜禽或水产养殖生产两个主要环节,实现种植作物供给养殖,养殖废弃物资源用于种植土地,实现资源消纳。也就是种植与养殖有机结合,两者相辅相成。使营养物质在动植物体间良性循环,使之能被充分吸收利用,既解决了养殖造成的有机肥污染问题,保护了环境,改善了人居环境,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000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很多居民在家种植蔬菜和养殖鱼类,但是由于家庭居住条件限制,大多数都是单独进行蔬菜种植或鱼类养殖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亟需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家庭的小型种养结合装置,可以使家庭将蔬菜种植和鱼类养殖统一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家庭的小型种养结合装置,以满足家庭对蔬菜种植和鱼类养殖的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适用于家庭的小型种养结合装置,包括长方体形养鱼缸,所述长方体形养鱼缸左侧设置过滤箱体,所述过滤箱底部与长方体形养鱼缸相连通,所述过滤箱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鹅卵石层、砂石层、黄沙层和土壤种植层;
[0008]所述过滤箱内中心部位固定设置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置轴承座,所述轴承座设置竖立的支撑旋转轴,所述支撑旋转轴轴身固定设置多个镂空环形支撑板,所述镂空环形支撑板上放置有环形气雾培种植板,所述支撑旋转轴上部穿过盖板并且通过电机带动进行旋转,所述盖板通过气雾培主供水管进行支撑,并且气雾培主供水管下端固定在过滤箱上,所述气雾培主供水管上设置多个雾化喷头;其中电机带动支撑旋转轴进行旋转,可以使雾化喷头充分的对环形气雾培种植板进行喷洒营养液,并且可以将该装置放置在家庭阳台上,利于环形气雾培种植板上的植物旋转的接受阳光照射,利于植物的生长;
[0009]所述长方体形养鱼缸通过水泵向气雾培主供水管进行供水。
[0010]进一步的,所述黄沙层和土壤种植层之间设置碳吸附层,碳吸附层吸收气雾培中营养液中的营养成分,避免营养成分对鱼类养殖造成危害。
[0011]进一步的,所述黄沙层表面与长方体形养鱼缸的上部平齐。
[00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旋转轴与盖板之间设置有轴承,并且电机的电机壳固定在盖板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雾化喷头位于环形气雾培种植板正上方。
[0014]进一步的,所述水泵和气雾培主供水管之间设置有混液管,所述混液管通过副水
泵连接营养液容器,补充气雾培种植所需的营养液。
[0015]进一步的,所述混液管与气雾培主供水管的上部连通供水。
[0016]进一步的,所述盖板周圈设置有透明防水帘,防止雾化喷头喷洒营养液时溶液飞溅。
[0017]进一步的,所述长方体形养鱼缸由自来水管进行补水,所述长方体形养鱼缸由制氧机进行补氧。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家庭的小型种养结合装置,将气雾培种植和鱼类养殖有机结合起来,其中,气雾培种植可以种植家庭日常所需的蔬菜类植物,同时在过滤箱体最上层的土壤种植层也可以种植蔬菜或者绿植增加该装置的观赏性,而长方体形养鱼缸则可以养殖鲤鱼、草鱼等食用鱼,满足了居民的家庭需求。
[0020]显然,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0021]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技术的构思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技术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一种适用于家庭的小型种养结合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
[0024]1‑
长方体形养鱼缸;2

过滤箱体;3

鹅卵石层;4

砂石层;5

黄沙层;6

土壤种植层;7

支撑柱;8

轴承座;9

支撑旋转轴;10

镂空环形支撑板;11

环形气雾培种植板;12

盖板;13

气雾培主供水管;14

雾化喷头;15

水泵;16

碳吸附层;17

轴承;18

混液管;19

副水泵;20

营养液容器;21

透明防水帘;22

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适用于家庭的小型种养结合装置,包括长方体形养鱼缸1,所述长方体形养鱼缸1左侧设置过滤箱体2,所述过滤箱2底部与长方体形养鱼缸1相连通,所述过滤箱2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鹅卵石层3、砂石层4、黄沙层5和土壤种植层6;
[0027]所述过滤箱2内中心部位固定设置支撑柱7,所述支撑柱7上设置轴承座8,所述轴承座8设置竖立的支撑旋转轴9,所述支撑旋转轴9轴身固定设置多个镂空环形支撑板10,所述镂空环形支撑板10上放置有环形气雾培种植板11,所述支撑旋转轴9上部穿过盖板12并且通过电机22带动进行旋转,所述盖板12通过气雾培主供水管13进行支撑,并且气雾培主供水管13下端固定在过滤箱2上,所述气雾培主供水管13上设置多个雾化喷头14;
[0028]所述长方体形养鱼缸1通过水泵15向气雾培主供水管13进行供水。
[0029]进一步的,所述黄沙层5和土壤种植层6之间设置碳吸附层16。
[0030]进一步的,所述黄沙层5表面与长方体形养鱼缸1的上部平齐。
[003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旋转轴9与盖板12之间设置有轴承17,并且电机22的电机壳固定在盖板12上。
[0032]进一步的,所述雾化喷头14位于环形气雾培种植板11正上方。
[0033]进一步的,所述水泵15和气雾培主供水管13之间设置有混液管18,所述混液管18通过副水泵19连接营养液容器20。
[0034]进一步的,所述混液管18与气雾培主供水管13的上部连通供水。
[0035]进一步的,所述盖板12周圈设置有透明防水帘21。
[0036]进一步的,所述长方体形养鱼缸1由自来水管进行补水,所述长方体形养鱼缸1由制氧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家庭的小型种养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形养鱼缸(1),所述长方体形养鱼缸(1)左侧设置过滤箱体(2),所述过滤箱(2)底部与长方体形养鱼缸(1)相连通,所述过滤箱(2)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鹅卵石层(3)、砂石层(4)、黄沙层(5)和土壤种植层(6);所述过滤箱(2)内中心部位固定设置支撑柱(7),所述支撑柱(7)上设置轴承座(8),所述轴承座(8)设置竖立的支撑旋转轴(9),所述支撑旋转轴(9)轴身固定设置多个镂空环形支撑板(10),所述镂空环形支撑板(10)上放置有环形气雾培种植板(11),所述支撑旋转轴(9)上部穿过盖板(12)并且通过电机(22)带动进行旋转,所述盖板(12)通过气雾培主供水管(13)进行支撑,并且气雾培主供水管(13)下端固定在过滤箱(2)上,所述气雾培主供水管(13)上设置多个雾化喷头(14);所述长方体形养鱼缸(1)通过水泵(15)向气雾培主供水管(13)进行供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家庭的小型种养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黄沙层(5)和土壤种植层(6)之间设置碳吸附层(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家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曙光杨秋硕庞玉龙尹一婷马云飞张梅南松剑潘仕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