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搭建撤收装置及搭建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730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速搭建撤收装置,包括两组拼接的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的外端设置端墙,所述结构主体的下方铺设地垫,所述结构主体和端墙均为充气式,所述结构主体和端墙上均设置充气口、泄压口和测压口,所述充气口与充气机构活动连通,所述测压口和压力表连通,所述泄压口上设置泄压阀。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充气式帐篷具有搭建和撤回操作快速、简便的优点,且面对帐篷被刺出小型缺口时可以保证帐篷不塌陷。帐篷被刺出小型缺口时可以保证帐篷不塌陷。帐篷被刺出小型缺口时可以保证帐篷不塌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搭建撤收装置及搭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气式帐篷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搭建撤收装置及搭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帐篷一般是用可收放的支架加上帆布或者防水布缝制而成,携带、运输、安装极为不便,而且要在帐篷周围安装固定桩,搭建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目前出现了一些充气帐篷,但是现有的充气帐篷在使用时架设和撤收都比较麻烦,过程繁琐,最主要是结构复杂难以展开或折叠,并且充气帐篷遇到尖锐物体也容易扎破漏气,导致整个帐篷很快就会坍塌,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速搭建撤收装置及搭建方法,使得充气式帐篷具有搭建和撤回操作快速、简便的优点,且面对帐篷被刺出小型缺口时可以保证帐篷不塌陷。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速搭建撤收装置,包括两组拼接的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的外端设置端墙,所述结构主体的下方铺设地垫,所述结构主体和端墙均为充气式,所述结构主体和端墙上均设置充气口、泄压口和测压口,所述充气口与充气机构活动连通,所述测压口和压力表连通,所述泄压口上设置泄压阀。
[0005]进一步的,所述结构主体的竖截面为半环形,所述端墙为与结构主体配合的扇形机构。
[0006]进一步的,所述端墙中心下部设置端门,所述端门的上方在端墙上设置烟道,所述端门的两侧在端墙上设置通风窗户。
[0007]进一步的,所述充气口通过充气管路与伺服气泵连通。
[0008]进一步的,所述结构主体内侧表面设置若干排三角环,所述三角环对吊灯或输电线进行固定。
[0009]进一步的,所述结构主体上设置暖风口,所述暖风口内侧面设置防火层,所述暖风口与暖风机活动连通。
[0010]进一步的,两组结构主体拼接处设置幕帘,所述幕帘中部设置出入口。
[0011]进一步的,所述泄压阀、压力表、伺服气泵、暖风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结构主体和端墙的外侧在地垫上设置沙袋,所述结构主体和端墙外侧设置配重绳体,所述配重绳体的端部与沙袋连接,所述配重绳体处于绷紧状态。
[0013]上述快速搭建撤收装置的搭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清理、标定场地,将气承式充气帐篷指定位置;(2)将气承式充气帐篷各组合单元转移至架设位置,并按序排列;然后利用各组合单元上的连接结构将其互联固定,完成铺设;(3)各组合单元连接完成后,将测压口与压力表连通,充气口与伺服气泵连通;(4)接通电源,在控制器上设定压力参数,启动伺服气泵对气承式充气帐篷各气室
实施充气并持续,且通过压力表实时检测气墙压力;(5)充气完成后,将沙袋压于气承式充气帐篷裙边地垫的外沿,如果需要设置系留固定装置,则首先在指定位置打桩,利用系留缆绳将气承式充气帐篷固定于地桩之上;(6)手动开启端门,将目标物体转移至气承式充气帐篷内部。
[0014]上述快速搭建撤收装置的撤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打开气承式充气帐篷的端门,将内部物体转移出气承式充气帐篷;(2)待气承式充气帐篷内部物品转移后,关闭端门,撤下气承式充气帐篷各气墙的充气管路,实施自然排气;(3)待各气室压力降至标准大气压后,再次将充气管路与气承式充气帐篷各组合单元连接,启动气泵并调制至吸气工作模式,实施人工排气至各气室无残余空气后,撤下气流管路接口,并利用管口阀盖将其封闭;(4)撤下气承式充气帐篷检测管路和固定装置;(5)将气承式充气帐篷各组合单元拆解成独立结构单元,并逐一卷曲打包。
[001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装置包括结构主体和端墙各两个,也就是四个组合单元,在搭建时将四个组合单元连接后充气即可,在拆除时将四个组合单元放气后拆开,使得搭建过程和撤收过程都非常简单。
[0016]另外,充气式帐篷搭建完毕后,充气口与伺服气泵持续连接,伺服气泵还可以持续向各组合单元的气室内持续缓慢充气,这样不用担心帐篷存在细小裂缝导致支撑坍塌,且出现细小缝隙时便于发现以及直接修补。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快速搭建撤收装置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快速搭建撤收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充气口、泄压口和测压口的结构示意图。
[0018]1、结构主体;2、烟道;3、端墙;4、通风窗户;5、配重绳体;6、沙袋;7、地垫;8、端门;9、暖风口;10、充气口;11、充气管路;12、伺服气泵;13、泄压口;14、泄压阀;15、测压口;16、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1

3,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一如图1

3所示:一种快速搭建撤收装置,包括两组拼接的结构主体1,所述结构主体1的外端设置端墙3,所述结构主体1的下方铺设地垫7,所述结构主体1和端墙3均为充气式,所述结构主体1和端墙3上均设置充气口10、泄压口13和测压口15,所述充气口10与充气机构活动连通,
所述测压口15和压力表16连通,所述泄压口13上设置泄压阀14。结构主体1为两个,当然也可为多个且超过两个,如果为多个的情况下,位于中间的结构主体1端部不设置端墙3。结构主体1拼接后其外端拼接端墙3,拼接完毕后直接充气便可将帐篷支撑起来。结构主体1和端墙3都为组合单元,其不连通,因此对应四个组合单元需要设置四套伺服气泵12,控制器通过监控压力表16获取各组合单元内的气压信息,控制伺服气泵12的工作状态,且在气压过大或需要放压时可以操控泄压阀14进行排气。
[0021]所述结构主体1的竖截面为半环形,所述端墙3为与结构主体1配合的扇形机构,帐篷的主体结构为半圆形,主体结构即为帐篷的顶板和侧板,其两个可以适当加高。端墙3的结构与主体结构两端相适配。
[0022]所述端墙3中心下部设置端门8,所述端门8的上方在端墙3上设置烟道2,所述端门8的两侧在端墙3上设置通风窗户4,所述充气口10通过充气管路11与伺服气泵12连通。所述结构主体1内侧表面设置若干排三角环,所述三角环对吊灯或输电线进行固定。当端门8关闭时,自然光下几乎不能进入气承式充气帐篷内部。因此须增设人工照明系统,以满足实际使用需求。采用荧光灯为内部照明光源。荧光灯数量可根据内部实际明暗情况决定。荧光灯可以挂设在三角环上,另外电线的走线可以从三角环内通过。
[0023]所述结构主体1上设置暖风口9,所述暖风口9内侧面设置防火层,所述暖风口9与暖风机活动连通。暖风机是由通风机、电动机及空气加热器组合而成的联合机组,作为值班送风温度不宜低于35℃,不应高于55℃。暖风口9内侧的防火层起到隔热的作用,避免热量最高的暖风口9将帐篷材料烫坏形变。
[0024]两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搭建撤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拼接的结构主体(1),所述结构主体(1)的外端设置端墙(3),所述结构主体(1)的下方铺设地垫(7),所述结构主体(1)和端墙(3)均为充气式,所述结构主体(1)和端墙(3)上均设置充气口(10)、泄压口(13)和测压口(15),所述充气口(10)与充气机构活动连通,所述测压口(15)和压力表(16)连通,所述泄压口(13)上设置泄压阀(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搭建撤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主体(1)的竖截面为半环形,所述端墙(3)为与结构主体(1)配合的扇形机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搭建撤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墙(3)中心下部设置端门(8),所述端门(8)的上方在端墙(3)上设置烟道(2),所述端门(8)的两侧在端墙(3)上设置通风窗户(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搭建撤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口(10)通过充气管路(11)与伺服气泵(12)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搭建撤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主体(1)内侧表面设置若干排三角环,所述三角环对吊灯或输电线进行固定。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搭建撤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主体(1)上设置暖风口(9),所述暖风口(9)内侧面设置防火层,所述暖风口(9)与暖风机活动连通。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搭建撤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结构主体(1)拼接处设置幕帘,所述幕帘中部设置出入口。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速搭建撤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14)、压力表(16)、伺服气泵(12)、暖风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9.一种基于上述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艳斌周延红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鱼鹤制衣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