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力混合搅拌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1711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力混合搅拌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搅拌技术领域,一种水力混合搅拌系统,包括底座、移动块、折叠杆、第一推板、传动杆和料斗,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侧面旋转连接有第一旋转块,所述第一旋转块的表面旋转连接有带动两组所述移动块反向滑动的两组第一传动板,两组所述第一传动板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带动两组所述折叠杆升降的第一活动板,该一种水力混合搅拌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实用性高,在使用时,能够通过控制料斗实现自动送料,且能够通过分料板对需要搅拌的物体实现左右均匀分料,使其从两个进料口均匀进入,避免所有原料从一个进料口进入导致设备不能很好的对其搅拌。入导致设备不能很好的对其搅拌。入导致设备不能很好的对其搅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力混合搅拌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搅拌
,尤其涉及一种水力混合搅拌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外在改善治理污染河流、湖泊水质的方法是把河湖中的污染水用水泵抽到另建的污水处理池中,循环沉淀、曝气充氧、再次进行沉淀,完成污淤回流和污淤浓缩等工艺后,再将处理后的清水用水泵抽回上游河道中,这种方式和方法在治理和改善水质方面的基建、运行等耗费巨大;水力驱动混合搅拌器是其中的重要设备。
[0003]但是现有的水力搅拌设备使用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比如需要搅拌的原料都是直接从一个进料口进入,导致搅拌设备无法很好的将材料搅拌开,继而影响到最后的加工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力混合搅拌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很多水力搅拌设备所搅拌的原料都是直接从一个进料口进入,导致搅拌设备无法很好的将材料搅拌开,继而影响到最后的加工效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水力混合搅拌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力混合搅拌系统,包括底座、移动块、折叠杆、第一推板、传动杆和料斗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侧面旋转连接有第一旋转块,所述第一旋转块的表面旋转连接有带动两组所述移动块反向滑动的两组第一传动板,两组所述第一传动板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带动两组所述折叠杆升降的第一活动板,两组所述折叠杆的侧面旋转连接有旋转轮,两组所述旋转轮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带动两组所述第一推板与所述传动杆滑动的偏心杆,两组所述传动杆的侧面均旋转连接有带动所述料斗倾斜的运动块。
[0006]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安装有往复机构,且安装板的正表面滑动连接有分料仓,所述分料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分料板,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偶搅拌机主体,且搅拌机主体顶部设置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侧面设置有加速机,所述加速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搅拌杆,且搅拌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板架,所述板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条,且板架的外环固定连接有旋转板,所述板架的底部旋转连接有轴承,所述底座的表面设置有运料机构,且运料机构的固定连接有运料板。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块为两侧凸起的不规则圆盘,且两组第一传动板设置于第一旋转块的两侧凸点处,所述第一活动板呈相互交叉的“V”形设计。
[0008]优选的,所述折叠杆的第一活动板的衔接点位于第一活动板的交叉处,且折叠杆偏离于旋转轮的圆心设置,所述传动杆为“U”形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往复机构包括第二活动板、第二传动板、滑块、限位板、嵌入块、旋转盘、齿轮、齿条和受力块,所述第二活动板旋转连接于安装板的表面,且第二活动板的表面旋转连接有第二传动板,所述第二传动板的表面旋转连接有滑块,且滑块的表面滑动连接
有限位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位于第二活动板的侧面旋转连接有齿轮,且齿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第二传动板旋转连接的嵌入块,所述齿轮的两侧均啮合有齿条,两组所述齿条的底部均贴合有受力块。
[0010]优选的,所述旋转盘的内部设置有与嵌入块相匹配的滑道,所述齿条的底部与受力块的贴合面均为斜面,且两组受力块与分料板为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运料机构包括控制板、第二旋转块、衔接杆、传动块、固定块、固定杆、受力盘、转动板和第二推板,所述控制板设置于底座的表面,且控制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块,所述第二旋转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衔接杆,且衔接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块,所述传动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两组固定块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受力盘,且受力盘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推板。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旋转块为弯曲状设计,且衔接杆与第二旋转块弯曲部位垂直,所述第二旋转块通过传动块带动受力盘构成旋转结构。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推板为“T”形结构,且转动板嵌入进第二推板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推板通过转动板带动运料板构成滑动结构。
[0014]本方案还提供一种水力混合搅拌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进行送料操作,将需要搅拌的材料放置在料斗内,随后用电机带动第一旋转块旋转,由于两组第一传动板设置在第一旋转块的两侧凸点处,所以两组第一传动板会通过第一旋转块的旋转带动移动块沿着与安装板的衔接点反向滑动,随后第一活动板的夹角会逐渐变小,与第一活动板旋转连接的折叠杆会受到来自第一活动板的推力向上移动,又因为折叠杆与旋转轮的衔接点偏离于旋转轮的圆心,在折叠杆向上移动时,会对旋转轮施加拉力,使其转动,随后偏心杆会通过旋转轮的转动而在第一推板内滑动,并带动第一推板左右移动,当第一推板向右侧滑动时,会带动传动杆一同滑动,并带动运动块在料斗内滑动,当运动块滑动到料斗中间位置时,料斗会围绕与安装板的衔接点进行翻转,将材料倒入分料仓内。
[0015]S2、接着,对材料进行分拨,当材料被倾倒在分料仓内后,为了使得材料从两组进料口内均匀进入,可通过电机带动第二活动板旋转,随后第二活动板会通过第二传动板带动滑块在限位板内部滑动,在限位板的限位作用下,在第二传动板通过第二活动板旋转时,会带动嵌入块在旋转盘的内部滑动,并由此带动旋转盘围绕与安装板的衔接点旋转,随后与旋转盘固定连接的齿轮也会随之旋转,并带动两组齿条间歇性升降,由于齿条与受力块的接触面互为斜面,在两组齿条间歇性升降时,会带动两组受力块往复左右移动,并带动分料板左右移动,达到将物料均匀的分拨到两组进料口内的目的。
[0016]S3、最后,对搅拌好的材料进行转运,当材料从两组进料口内进入到搅拌机主体内部后,通过加速机带动搅拌杆围绕着轴承旋转,随后搅拌杆会带动拉条和旋转板旋转,对材料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将材料排放在运料板上,随后手动带动控制板旋转,使其带动第二旋转块旋转,由于第二旋转块为弯板设置,在其旋转时, 会通过与自身固定连接的衔接杆带动与衔接杆固定连接的传动块围绕与固定块的衔接点旋转,在传动块旋转时,会通过固定杆带动受力盘旋转,转动板会随之一同旋转,由于转动板嵌入在第二推板内部,所以第二推板会通过转动板的旋转对运料板施加推力,使得运料板在底座上滑动,实现运料。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力混合搅拌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一种水力混合搅拌系统,通过设置第一传动板,由于两组第一传动板设置在第一旋转块的两侧凸点处,所以两组第一传动板会通过第一旋转块的旋转带动移动块沿着与安装板的衔接点反向滑动,随后第一活动板的夹角会逐渐变小,与第一活动板旋转连接的折叠杆会受到来自第一活动板的推力向上移动,为旋转轮的旋转施加动力;2、该一种水力混合搅拌系统,通过设置折叠杆,因为折叠杆与旋转轮的衔接点偏离于旋转轮的圆心,在折叠杆向上移动时,会对旋转轮施加拉力,使其转动,随后偏心杆会通过旋转轮的转动而在第一推板内滑动,并带动第一推板左右移动,当第一推板向右侧滑动时,会带动传动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力混合搅拌系统,包括底座(1)、移动块(5)、折叠杆(7)、第一推板(10)、传动杆(11)和料斗(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的侧面旋转连接有第一旋转块(3),所述第一旋转块(3)的表面旋转连接有带动两组所述移动块(5)反向滑动的两组第一传动板(4),两组所述第一传动板(4)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带动两组所述折叠杆(7)升降的第一活动板(6),两组所述折叠杆(7)的侧面旋转连接有旋转轮(8),两组所述旋转轮(8)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带动两组所述第一推板(10)与所述传动杆(1)滑动的偏心杆(9),两组所述传动杆(11)的侧面均旋转连接有带动所述料斗(12)倾斜的运动块(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混合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的表面安装有往复机构(13),且安装板(2)的正表面滑动连接有分料仓(14),所述分料仓(1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分料板(15),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偶搅拌机主体(16),且搅拌机主体(16)顶部设置进料口(19),所述进料口(19)的侧面设置有加速机(20),所述加速机(20)的输出端连接有搅拌杆(21),且搅拌杆(2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板架(22),所述板架(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条(23),且板架(22)的外环固定连接有旋转板(24),所述板架(22)的底部旋转连接有轴承(25),所述底座(1)的表面设置有运料机构(18),且运料机构(18)的固定连接有运料板(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混合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块(3)为两侧凸起的不规则圆盘,且两组第一传动板(4)设置于第一旋转块(3)的两侧凸点处,所述第一活动板(6)呈相互交叉的“V”形设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混合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杆(7)的第一活动板(6)的衔接点位于第一活动板(6)的交叉处,且折叠杆(7)偏离于旋转轮(8)的圆心设置,所述传动杆(11)为“U”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力混合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机构(13)包括第二活动板(1301)、第二传动板(1302)、滑块(1303)、限位板(1304)、嵌入块(1305)、旋转盘(1306)、齿轮(1307)、齿条(1308)和受力块(1309),所述第二活动板(1301)旋转连接于安装板(2)的表面,且第二活动板(1301)的表面旋转连接有第二传动板(1302),所述第二传动板(1302)的表面旋转连接有滑块(1303),且滑块(130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板(1304),所述安装板(2)的表面位于第二活动板(1301)的侧面旋转连接有齿轮(1307),且齿轮(130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盘(1306),所述旋转盘(130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第二传动板(1302)旋转连接的嵌入块(1305),所述齿轮(1307)的两侧均啮合有齿条(1308),两组所述齿条(1308)的底部均贴合有受力块(1309)。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力混合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1306)的内部设置有与嵌入块(1305)相匹配的滑道,所述齿条(1308)的底部与受力块(1309)的贴合面均为斜面,且两组受力块(1309)与分料板(15)为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力混合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料机构(18)包括控制板(1801)、第二旋转块(1802)、衔接杆(1803)、传动块(1804)、固定块(1805)、固定杆(1806)、受力盘(1807)、转动板(1808)和第二推板(1809),所述控制板(1801)设置于底座(1)的表面,且控制板(180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块(1802),所述第二旋转块(180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衔接杆(1803),且衔接杆(18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块(1804),所述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杭鑫杭俊亮强成良杨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一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