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便制备羧甲基纤维素增强增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1701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简便制备羧甲基纤维素增强增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聚多巴胺对羧甲基纤维素作包覆处理,为增强增韧相;(2)将大豆分离蛋白分散在蒸馏水中,再加入2份甘油,保温搅拌均匀;(3)将上述步骤(1)得到的聚多巴胺包覆羧甲基纤维素加入大豆蛋白溶液中,加入交联剂,混合均匀,真空脱泡,即得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的原材料均是无毒无害的可再生材料,可以有效减少甲醛类胶黏剂使用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释放,多巴胺包覆羧甲基纤维素可促进羧甲基纤维素的均匀分散,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大豆蛋白胶黏剂性能优良,具备很好地胶合强度,有不错的实用性和生产价值。有不错的实用性和生产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简便制备羧甲基纤维素增强增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胶黏剂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简便制备羧甲基纤维素增强增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方法。
[0002]
技术介绍

[0003]在木材行业领域,胶黏剂的使用量约占全球所有胶黏剂用量的四分之三。在中国,木材胶黏剂年均消费量超过1600万吨,其中80

90%为甲醛类树脂胶黏剂。甲醛类树脂胶黏剂因其成本低、胶接强度高、耐水性较好、固化速度快、储存时间长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但是,甲醛类树脂胶黏剂主要是由非再生的石化资源加工制备的,不仅极难降解,同时还存在严重的甲醛释放问题,对环境保护、人类健康等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开发一种无毒、环保型的生物质胶黏剂显得迫在眉睫。
[0004]大豆蛋白作为一种农业副产品,由于其价格低廉、可再生、环保、易加工等优点,近年来在木材胶黏剂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大豆蛋白胶黏剂的湿剪切强度较低、耐水性较差,限制了其实际应用。针对这一问题,多种改性策略,包括化学交联改性、有机

无机杂化改性、仿生改性等用来增强大豆蛋白胶黏剂的耐水胶接性能。其中第一种策略是提高大豆蛋白胶黏剂耐水胶接强度最有效的改性方法之一,交联剂的加入可以形成有效的疏水的交联网络,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浸入,从而提升耐水胶接强度。而基于天然植物纤维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是一种绿色的增强填料,因其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长径比,能显著提升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大量的植物纤维被丢弃或焚烧,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利用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一种增值化利用,对生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0005]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9971403A公开了一种大豆蛋白基双组分木材胶粘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涉及制备过程包括:将大豆蛋白进行碱改性后,在改性大豆蛋白上接枝羧甲基纤维素和丙烯酸作为胶粘剂主剂,而后结合沥青和羧基丁苯乳液,混合加工制得可耐水的胶黏剂。但是所用原料繁杂,需要沥青等化石原料,制备工艺复杂。
[0006]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简便制备羧甲基纤维素增强增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方法,其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的特点。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简便制备羧甲基纤维素增强增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通过原位聚合法在羧甲基纤维素表面包覆聚多巴胺层:首先配置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将多巴胺加入缓冲液中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溶液,然后将羧甲基纤维素加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在常温下搅拌12小时,得到聚多巴胺包覆羧甲基纤维素,将所得的聚
多巴胺包覆羧甲基纤维素过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最后,重新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获得混合液,待用;(2)先将大豆分离蛋白分散在90ml蒸馏水中,再加入2份甘油,搅拌均匀,并在85℃下搅拌30分钟;(3)将步骤(1)和步骤(2)最后得到的溶液混合,并加入3份交联剂,在30℃下连续搅拌60分钟,随后用行星式真空脱泡机处理,即可得到增强增韧大豆蛋白胶黏剂。
[0009]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量为300mL,其pH值为8.5左右。
[0010]优选的,所述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为Tris

HCl 20mM。
[0011]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用多巴胺为1份,所用羧甲基纤维素为1

5份。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所用大豆分离蛋白的固含量为50wt%,所用量为20份。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所用交联剂为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环氧丙基醚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1,2,3

丙三醇

二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行星式真空脱泡机的搅拌速度为600rpm,反应时间为10min。
[0015]一种羧甲基纤维素增强增韧大豆蛋白胶黏剂,由前述简便制备羧甲基纤维素增强增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方法制得。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相比于现在大多已经报道的基于非再生的石化资源的甲醛类树脂胶黏剂乃至于同类型的大豆蛋白胶黏剂,本专利技术选用的羧甲基纤维素与大豆蛋白都是天然可再生资源,原材料易得,制备过程简便,使用无毒,符合当今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需求,可以有效减少甲醛类胶黏剂使用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释放,多巴胺包覆羧甲基纤维素可促进羧甲基纤维素的均匀分散,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大豆蛋白胶黏剂性能优良,具备很好地胶合强度,有不错的实用性和生产价值。
[0017]附图说明
[0018]图1是不同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制备的胶合板的胶合强度测试对比图。
[0019]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简便制备羧甲基纤维素增强增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通过原位聚合法在羧甲基纤维素表面包覆聚多巴胺层:首先配置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将多巴胺加入缓冲液中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溶液,然后将羧甲基纤维素加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在常温下搅拌12小时,得到聚多巴胺包覆羧甲基纤维素,将所得的聚多巴胺包覆羧甲基纤维素过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最后,重新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获得混合液,待用;所述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量为300mL,其pH值为8.5,所述三(羟甲基)氨
基甲烷为Tris

HCl 20mM,所用多巴胺为1份,所用羧甲基纤维素为1

5份。
[0021](2)先将大豆分离蛋白分散在90ml蒸馏水中,再加入2份甘油,搅拌均匀,并在85℃下搅拌30分钟;所用大豆分离蛋白的固含量为50wt%,所用量为20份。
[0022](3)将步骤(1)和步骤(2)最后得到的溶液混合,并加入3份交联剂,在30℃下连续搅拌60分钟,随后用行星式真空脱泡机处理,即可得到增强增韧大豆蛋白胶黏剂。所用交联剂为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环氧丙基醚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1,2,3

丙三醇

二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几种。行星式真空脱泡机的搅拌速度为600rpm,反应时间为10min。
[0023]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羧甲基纤维素增强增韧大豆蛋白胶黏剂,由前述简便制备羧甲基纤维素增强增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方法制得。
[0024]下面以多个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简便制备羧甲基纤维素增强增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配置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Tris

HCl 20mM)缓冲溶液300mL,将其pH值调至为8.5左右,将1份多巴胺加入缓冲液中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溶液,然后将1份羧甲基纤维素加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在常温下搅拌12小时,得到聚多巴胺包覆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便制备羧甲基纤维素增强增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1)通过原位聚合法在羧甲基纤维素表面包覆聚多巴胺层:首先配置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将多巴胺加入缓冲液中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溶液,然后将羧甲基纤维素加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在常温下搅拌12小时,得到聚多巴胺包覆羧甲基纤维素,将所得的聚多巴胺包覆羧甲基纤维素过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最后,重新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获得混合液,待用;(2)先将大豆分离蛋白分散在90ml蒸馏水中,再加入2份甘油,搅拌均匀,并在85℃下搅拌30分钟;(3)将步骤(1)和步骤(2)最后得到的溶液混合,并加入3份交联剂,在30℃下连续搅拌60分钟,随后用行星式真空脱泡机处理,即可得到增强增韧大豆蛋白胶黏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便制备羧甲基纤维素增强增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量为300mL,其pH值为8.5左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便制备羧甲基纤维素增强增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为Tris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道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至善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