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带钢表面缺陷溯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17004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轧带钢表面缺陷溯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数据采集:1#轧机~5#轧机的轧辊直径原始数据;带钢通过1#~5#轧机的出口厚度的预设定值;1#~4#轧机前滑值的预设定值;根据带钢通过缺陷轧辊后2个缺陷点间的距离以及带钢经过缺陷辊后面的所有架次轧机轧制后2个缺陷点间的距离的确定方法,计算在线轧制带钢的缺陷点长度L1~L5数值,保存3个下机钢卷的缺陷点长度L1~L5数值;钢卷下机后,操作人员发现带钢表面出现缺陷点后,按照冷轧钢卷号在冷轧二级计算机页面找出对应的L1~L5数据,快速确定缺陷辊的位置,更换新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轧后带钢2个缺陷点间的长度快速准确判定是哪一架轧机的轧辊出现问题,不用操作人员到轧机机架间查看。员到轧机机架间查看。员到轧机机架间查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轧带钢表面缺陷溯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轧带钢生产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冷轧带钢表面缺陷溯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速连续、多架连轧是现代冷轧带钢生产的特点之一。冷轧带钢产品有很高的质量标准,表面不允许有任何轧辊缺陷造成的印迹或压痕,一旦发现,操作人员要关闭乳化液喷射,到充满雾气又光线暗淡的机架间,在带钢低速运行的状态下逐架查找是哪一个轧机的轧辊出了损伤,即费时又危险 (冷轧带钢边部非常锋利);同时,轧机在没有乳化液冷却和润滑的状态下运行,很容易产生轧辊不均匀膨胀和粘辊的次生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根据上述提出的冷轧带钢产品有很高的质量标准,表面不允许有任何轧辊缺陷造成的印迹或压痕,一旦发现,操作人员要关闭乳化液喷射,到充满雾气又光线暗淡的机架间,在带钢低速运行的状态下逐架查找是哪一个轧机的轧辊出了损伤,即费时又危险(冷轧带钢边部非常锋利);同时,轧机在没有乳化液冷却和润滑的状态下运行,很容易产生轧辊不均匀膨胀和粘辊的次生事故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冷轧带钢表面缺陷溯源方法。本专利技术主要通过轧后带钢2个缺陷点间的长度快速准确判定是哪一架轧机的轧辊出现问题,不用操作人员到轧机机架间查看。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0005]一种冷轧带钢表面缺陷溯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步骤一、数据采集:
[0007]通过冷轧二级计算机系统采集的数据项为:1#轧机~5#轧机的轧辊直径原始数据;带钢通过1#~5#轧机的出口厚度的预设定值;1#~4#轧机前滑值的预设定值;
[0008]步骤二、计算机计算和数据保存:
[0009]根据带钢通过缺陷轧辊后2个缺陷点间的距离以及带钢经过缺陷辊后面的所有架次轧机轧制后2个缺陷点间的距离的确定方法,通过冷轧二级计算机系统计算在线轧制带钢的缺陷点长度L1~L5数值,并保存3个轧制后下机钢卷的缺陷点长度L1~L5数值;
[0010]步骤三、缺陷点的朔源:
[0011]钢卷下机后,操作人员发现带钢表面出现缺陷点并测量2个缺陷点间的长度后,通知主控人员,主控人员按照冷轧钢卷号在冷轧二级计算机页面找出对应的缺陷点长度L1~L5数据,从而快速确定缺陷辊的位置,并更换新的辊。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确定带钢通过缺陷轧辊后2个缺陷点间的距离的方法为:
[0013]带钢经过某架轧机轧制后产生延伸,带钢在轧辊出口处的速度V1大于轧辊在变形区的线速度V的现象叫前滑;某架轧机的前滑值为:
[0014][0015]由于延伸,轧辊上的缺陷点印在带钢上的2个缺陷点间的缺陷长度为L

=πD

(1+S

);
[0016]式中,D

为缺陷轧辊的直径,S

为缺陷轧辊对应的轧机的前滑值。
[00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确定带钢经过缺陷辊后面的所有架次轧机轧制后2个缺陷点间的距离的方法为:
[0018]带钢经过某个缺陷轧辊轧制后,还要经过后续各架次轧机的轧制,2个缺陷点间长度还会继续延伸,延伸的系数是带钢经过缺陷轧辊后的厚度与最后一架轧机出口带钢厚度的比值;因此,带钢经过所有各架次轧机轧制后,2 个缺陷点间的长度等于带钢通过缺陷轧辊后的长度乘以带钢通过缺陷轧辊后的厚度再除以最后一架轧机出口的带钢厚度,即为:
[0019]L

=L

×
H

÷
h

=πD

(1+S

)
×
H

÷
h


[0020]式中,h

为带钢通过最后一架轧机的出口厚度,H

为带钢经过缺陷轧辊后的厚度。
[0021]进一步地,5架连轧各架次轧机轧辊缺陷经过最后一架轧机后在带钢上 2点间的长度计算公式分别为:
[0022]第1架轧机轧辊缺陷在带钢上产生的缺陷点长度:L1=πD1(1+S1)
×ꢀ
h1÷
h5;
[0023]第2架轧机轧辊缺陷在带钢上产生的缺陷点长度:L2=πD2(1+S2)
×ꢀ
h2÷
h5;
[0024]第3架轧机轧辊缺陷在带钢上产生的缺陷点长度:L3=πD3(1+S3)
×ꢀ
h3÷
h5;
[0025]第4架轧机轧辊缺陷在带钢上产生的缺陷点长度:L4=πD4(1+S4)
×ꢀ
h4÷
h5;
[0026]第5架轧机轧辊缺陷在带钢上产生的缺陷点长度:L5=πD5(1+S5);
[0027]式中,h1~h5为带钢通过各架轧机出口厚度;D1~D5为各架轧机工作辊的直径;
[0028]其中,带钢出第5架轧机之后没有继续延伸,带钢上面2个缺陷点的距离只存在第5架轧机自身产生的延伸,因此其缺陷点长度计算公式为:L5=πD5(1+S5)。
[0029]较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30]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冷轧带钢表面缺陷溯源方法,根据带钢表面缺陷点长度,利用现有冷轧技术的精确控制水平,通过二级计算机轧制规程预设定值计算各架轧机轧辊缺陷轧制后在带钢上2个缺陷点之间的长度,从而快速判定缺陷点产生在哪一架轧机的工作辊,不须操作人员到轧机机架间检查,节省时间,避免人员危险及错换工作辊。
[0031]综上,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冷轧带钢产品有很高的质量标准,表面不允许有任何轧辊缺陷造成的印迹或压痕,一旦发现,操作人员要关闭乳化液喷射,到充满雾气又光线暗淡的机架间,在带钢低速运行的状态下逐架查找是哪一个轧机的轧辊出了损伤,即费时又危险(冷轧带钢边部非常锋利);同时,轧机在没有乳化液冷却和润滑的状态下运行,很容易产生轧辊不均匀膨胀和粘辊的次生事故的问题。
[0032]基于上述理由本专利技术可在冷轧带钢表面缺陷溯源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00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前滑现象的示意图。
[0036]图中:1、第1架轧机;2、第2架轧机;3、第3架轧机;4、第4架轧机;5、第5架轧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38]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轧带钢表面缺陷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数据采集:通过冷轧二级计算机系统采集的数据项为:1#轧机~5#轧机的轧辊直径原始数据;带钢通过1#~5#轧机的出口厚度的预设定值;1#~4#轧机前滑值的预设定值;步骤二、计算机计算和数据保存:根据带钢通过缺陷轧辊后2个缺陷点间的距离以及带钢经过缺陷辊后面的所有架次轧机轧制后2个缺陷点间的距离的确定方法,通过冷轧二级计算机系统计算在线轧制带钢的缺陷点长度L1~L5数值,并保存3个轧制后下机钢卷的缺陷点长度L1~L5数值;步骤三、缺陷点的朔源:钢卷下机后,操作人员发现带钢表面出现缺陷点并测量2个缺陷点间的长度后,通知主控人员,主控人员按照冷轧钢卷号在冷轧二级计算机页面找出对应的缺陷点长度L1~L5数据,从而快速确定缺陷辊的位置,并更换新的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带钢表面缺陷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确定带钢通过缺陷轧辊后2个缺陷点间的距离的方法为:带钢经过某架轧机轧制后产生延伸,带钢在轧辊出口处的速度V1大于轧辊在变形区的线速度V的现象叫前滑;某架轧机的前滑值为:由于延伸,轧辊上的缺陷点印在带钢上的2个缺陷点间的缺陷长度为L

=πD

(1+S

);式中,D

为缺陷轧辊的直径,S

为缺陷轧辊对应的轧机的前滑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轧带钢表面缺陷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确定带钢经过缺陷辊后面的所有架次轧机轧制后2个缺陷点间的距离的方法为:带钢经过某个缺陷轧辊轧制后,还要经过后续各架次轧机的轧制,2个缺陷点间长度还会继续延伸,延伸的系数是带钢经过缺陷轧辊后的厚度与最后一架轧机出口带钢厚度的比值;因此,带钢经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鹏张永付胜刘立刚
申请(专利权)人: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