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脉冲可穿戴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16879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微电脉冲可穿戴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佩戴于人体适应位置的气囊层穿戴体、连接气囊层穿戴体用于气囊层充气和泄气交替的微型动力泵、设于气囊层穿戴体表面用于接触并采集人体生理信息的传感模块、连接传感模块用于接收传感模块采集信息的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用于将预设信息与采集信息进行对比判断输出模式的储存模块、连接控制模块的电流发生器、连接控制模块的脉冲磁场发生器、连接电流发生器且与气囊层穿戴体表面一体连接的电极片、以及连接控制模块和微型动力泵用于与客户端信息交互的通讯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更耐久使用、提高舒适感、多功能的可穿戴治疗设备。多功能的可穿戴治疗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电脉冲可穿戴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微电脉冲可穿戴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磁波治疗法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其具有疗效明显、适用范围广且副作用小的特点。基于病毒分形几何电磁感染技术病毒与细胞受体结合是个电磁过程,把特定的电流波通过血液和细胞间隙液传遍人的机体,可以阻止病毒入侵细胞的过程,合适的电磁波能干扰血液中和体液中的病毒蛋白组件,使其不能组装形成有功能的病毒颗粒。现有的医疗器械中可穿戴式的微电脉冲仪,将低中高电流波、脉动磁场、脉动电磁场等作用方式有机结合,能达到清理血液、杀死病毒和细菌的效果。由于该穿戴式的结构,在人体长时间使用造成传感单元移位或轻微变形,传感单元无法有效接触人体,检测人体各项指标数据存在误差,导致电流波、脉动磁场的输出作用变化,无法准确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微电脉冲可穿戴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从而实现更耐久使用、提高舒适感、多功能的可穿戴治疗设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4]微电脉冲可穿戴设备,包括佩戴于人体适应位置的气囊层穿戴体、连接气囊层穿戴体用于气囊层充气和泄气交替的微型动力泵、设于气囊层穿戴体表面用于接触并采集人体生理信息的传感模块、连接传感模块用于接收传感模块采集信息的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用于将预设信息与采集信息进行对比判断输出模式的储存模块、连接控制模块的电流发生器、连接控制模块的脉冲磁场发生器、连接电流发生器且与气囊层穿戴体表面一体连接的电极片、以及连接控制模块和微型动力泵用于与客户端信息交互的通讯模块。
[0005]具体的,所述传感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心率传感器、速度传感器。
[0006]具体的,微电脉冲可穿戴设备还包括连接控制模块的提醒模块、及供电模块。
[0007]微电脉冲可穿戴设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气囊层穿戴体佩戴于人体合适位置,微型动力泵为气囊层穿戴体进行充气,使传感模块接触人体;
[0009]传感模块采集人体生理信息;
[0010]控制模块根据人体生理信息与客户端进行通讯交互,并设定和更新储存模块的输出模式;
[0011]根据输出模式的选择,电流发生器通过电极片输出电流波接触人体相应位置,脉冲磁场发生器输出脉冲磁场信号直接作用于人体。
[0012]具体的,所述传感模块检测人体生理信息不符合设定参数范围时,提醒模块向控制模块发生警报,控制模块停止微型动力泵、电流发生器、脉冲磁场发生器运行。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微电脉冲可穿戴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0014]可穿戴设备通过电流脉冲进入人体血液,通过脉动磁场进入人体血液,达到清理血液、杀灭病毒和细菌效果,是一种绿色、轻松、健康的治疗设备;利用气囊层穿戴体配合微型动力泵,能使传感模块贴合接触人体,保证传感模块的长时间运行检测数据准确性,同时增加人体舒适度;控制模块、储存模块、客户端实现通讯互联,在采集人体生理数据的同时,根据个体的差异进行输出模式的指定,个性化特点鲜明,适用人群广泛,且可穿戴设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用户体验感上升。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6]实施例:
[0017]本实施例为微电脉冲可穿戴设备,包括佩戴于人体适应位置的气囊层穿戴体、连接气囊层穿戴体用于气囊层充气和泄气交替的微型动力泵、设于气囊层穿戴体表面用于接触并采集人体生理信息的传感模块、连接传感模块用于接收传感模块采集信息的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用于将预设信息与采集信息进行对比判断输出模式的储存模块、连接控制模块的电流发生器、连接控制模块的脉冲磁场发生器、连接电流发生器且与气囊层穿戴体表面一体连接的电极片、以及连接控制模块和微型动力泵用于与客户端信息交互的通讯模块。
[0018]气囊层穿戴体为多个气囊互连的可佩戴结构,根据人体需要治疗的位置进行适应性的穿戴,微型动力泵为气囊层持续充气和泄气,从而使得可穿戴设备在工作时受充气膨胀,其传感模块能紧贴人体接触。
[0019]传感模块包括不限于压力传感器、心率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的各项生理信息,如心率、血氧、血压、血糖、汗液传感信息、呼吸频率、睡眠、运动,并将传感信息发送至控制模块。传感模块设于气囊层穿戴体表面,随着气囊层穿戴体的不断充气膨胀过程,传感模块能保持与人体接触,通过多点接触即能反馈人体生理信息,长时间使用也能保障接触稳定性,保证数据信息采集的准确性。
[0020]客户端为手机APP软件,控制模块通过通讯模块将各项数据信息发送至客户端,通讯模块不限于WIFI、蓝牙、5G网络的方式,人体各项数据信息可在客户端显示,客户端可调节控制模块输出模式的工作参数,使得信息数据可视化、可控化操作。控制模块为微处理器或其他集成电路。
[0021]储存模块将人体各项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并通过控制模块传送至客户端,客户端通过收集不同可穿戴设备采集的人体生理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大数据的分析结果,可针对不同的人体生理信息设定输出模式,输出模式由电流发生器、脉冲磁场发生器控制参数,更新的输出模式由客户端再次输送储存模块,当人体处于不同时期的生理状态时,储存模块可根据预设的输出模式进行适应性选择,为使用者提供灵活有效的治疗方案。客户端定期收集大数据信息并及时更新输出模式。
[0022]电流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电极片,输出模式由电流波强度、脉冲磁场信号强度、持
续时间组成,电极片输出电流波对人体接触位置进行电流刺激,使皮肤神经纤维产生兴奋,引起肌肉收缩,可用于缓解疼痛,肌肉疲劳。
[0023]脉冲磁场发生器输出脉冲磁场信号直接作用于人体,达到清理血液、杀灭病毒和细菌的效果。
[0024]微电脉冲可穿戴设备还包括连接控制模块的提醒模块、及供电模块,当传感模块采集的人体生理信息数值超过一定阈值时,提醒模块向控制模块发出报警信息以及停止微型动力泵、电流发生器、脉冲磁场发生器运行。报警信息通过通讯模块传输至客户端,客户端上可及时显示报警信息,保障可穿戴设备的安全性。
[0025]供电模块为微电脉冲可穿戴设备内各模块和装置进行供电。
[0026]微电脉冲可穿戴设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气囊层穿戴体佩戴于人体合适位置,微型动力泵为气囊层穿戴体进行充气,使传感模块接触人体;
[0028]传感模块采集人体生理信息;
[0029]控制模块根据人体生理信息与客户端进行通讯交互,并设定和更新储存模块的输出模式;
[0030]根据输出模式的选择,电流发生器通过电极片输出电流波接触人体相应位置,脉冲磁场发生器输出脉冲磁场信号直接作用于人体。
[0031]当传感模块检测人体生理信息不符合设定参数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微电脉冲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佩戴于人体适应位置的气囊层穿戴体、连接气囊层穿戴体用于气囊层充气和泄气交替的微型动力泵、设于气囊层穿戴体表面用于接触并采集人体生理信息的传感模块、连接传感模块用于接收传感模块采集信息的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用于将预设信息与采集信息进行对比判断输出模式的储存模块、连接控制模块的电流发生器、连接控制模块的脉冲磁场发生器、连接电流发生器且与气囊层穿戴体表面一体连接的电极片、以及连接控制模块和微型动力泵用于与客户端信息交互的通讯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脉冲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心率传感器、速度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脉冲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爽钱艳洁刘春艳谢苏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傲茵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