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负极体系的锂离子电池和电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硅负极体系的锂离子电池和电子装置,涉及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绿色环保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3C消费产品(手机笔电、智能穿戴)、电动工具和电动汽车等行业。但随着人们对锂离子电池续航里程、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开发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已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
[0003]负极是决定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常规的负极活性材料,例如石墨的克容量有限,严重限制了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而硅材料作为新兴的负极活性材料,具有更高的克容量,能够显著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
[0004]然而,硅材料在循环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膨胀问题,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因此,如何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硅负极体系的锂离子电池,通过控制硅材料的颗粒数、循环后硅材料表面的反应层厚度和间隙在预定范围内,使锂离子电池具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负极体系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至少一个功能表面的第一负极活性层,所述第一负极活性层包括碳材料和硅材料;在所述第一负极活性层厚度方向上,所述硅材料以N个线性排列分布于所述第一负极活性层中,且每个线性排列中硅材料的平均颗粒数为1.5
‑
5.5个;当所述锂离子电池在45℃恒温条件下,以0.7C恒流放电,1.5C恒流恒压充电,截止电流0.05C,循环600T后,所述硅材料表面的反应层厚度小于等于600nm,所述硅材料与所述硅材料周围材料之间的间隙小于等于900n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第二负极活性层,所述第二负极活性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负极活性层远离负极集流体的表面,所述第二负极活性层包括碳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极活性层按照质量百分含量包括85%
‑
99%的负极活性物质、0%
‑
2%的导电剂、0%
‑
2%的粘结剂以及1%
‑
2%的分散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负极活性层按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冲,陈博,李俊义,韦世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