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志刚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配件精密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6673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配件精密注塑模具,包括有上料箱、过滤箱、注塑箱,上料箱的内部左侧面固定有电动缸底板,电动缸底板的上侧面的左部设置有电动缸,电动缸的顶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动作杆,动作杆的顶端与第一转动半轴的底部连接,第一转动半轴设置在放置槽的下侧面,电动缸底板的上侧面的右部设置有第一回位弹簧,放置槽的下侧面的右部固定有第一方形片,第一方形片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转轴,第一方形片能够环绕第一固定转轴进行转动,上料箱的左侧面设置有侧位孔,放置槽的左部从侧位孔伸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具备自动化上料能力以及不能实现热熔液过滤、自动合模等技术问题,有利于推广应用。有利于推广应用。有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配件精密注塑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
,特别地,涉及一种汽车配件精密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模具加工是先将塑料加入模具中,然后使之加热,模内的塑料在重力和热能的作用下,成型为所需要的形状。注塑成型工艺与传统的吹塑、注塑工艺相比具备成本优势:滚塑成型工艺中只要求机架的强度足以支承物料、模具及机架自身的重量,以防止物料泄漏的闭模力;并且物料在整个成型过程中,除自然重力的作用外,几乎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从而完全具备了机模加工制造的方便,周期短,成本低的优势。注塑工艺的产品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无内应力产生,产品质量和结构更加稳定,机模制造价格低廉,故特别适用于新产品开发中的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
[0003]汽车配件精密注塑模具的专利技术给人们的汽车生产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便利,在现代化的汽车生产中,汽车配件精密注塑模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汽车配件精密注塑模具,往往不具备自动化上料能力以及不能实现热熔液过滤、自动合模等技术问题,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新型的汽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配件精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料箱(1)、过滤箱(2)、注塑箱(3),所述的上料箱(1)的内部左侧面固定有电动缸底板(10),所述的电动缸底板(10)的上侧面的左部设置有电动缸(11),所述的电动缸(11)的顶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动作杆(12),所述的动作杆(12)的顶端与第一转动半轴(13)的底部连接,所述的第一转动半轴(13)设置在放置槽(4)的下侧面,所述的电动缸底板(10)的上侧面的右部设置有第一回位弹簧(14),所述的放置槽(4)的下侧面的右部固定有第一方形片(8),所述的第一方形片(8)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固定转轴(9),所述的第一方形片(8)能够环绕第一固定转轴(9)进行转动,所述的上料箱(1)的左侧面设置有侧位孔(79),所述的放置槽(4)的左部从侧位孔(79)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精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箱(1)的内部右侧面设置有第一加热仪(5),所述的第一加热仪(5)的左侧面与热熔皿(6)的右侧面接触,所述的热熔皿(6)位于放置槽(4)的右端的下方,所述的热熔皿(6)的底部与第一下流管(7)的顶端接触连通,所述的第一下流管(7)的底端从上料箱(1)的下侧面伸出并伸入到过滤箱(2)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精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箱(1)的内部下侧面设置有手控箱(15),所述的手控箱(1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端片(19)、第二端片(20)、第三端片(21),所述的第一端片(19)的右侧面与纵向导电片(17)的左侧面接触,所述的纵向导电片(17)固定在手控杆(16)的左侧面的下部,所述的手控杆(16)的顶端从手控箱(15)的上侧面伸出,所述的手控杆(16)的正下方设置有缓冲垫片(26),所述的第一端片(19)的左侧面与第二端片(20)的左侧面之间通过导线(18)串联有第一开关(22)、第一电源(23)、第一加热仪控制器(24),所述的第三端片(21)的左侧面通过导线(18)与电动缸控制器(25)的右侧面电性连接,所述的电动缸控制器(25)的左侧面通过导线(18)与第一加热仪控制器(24)的左侧面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精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箱(2)的内部右侧面固定有液压缸底板(29),所述的液压缸底板(29)的左侧面固定有液压缸(30),所述的液压缸(30)的左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液压杆(31),所述的液压杆(31)的左端伸入到中间处理室(27)的内部,所述的液压杆(31)的左端固定有中间块(32),所述的中间块(32)的左侧面固定有推杆(34),所述的推杆(34)的底面固定有过滤板(33),所述的过滤板(33)的底端与中间处理室(27)的内部下侧面接触,所述的中间处理室(27)的下侧面与第二下流管(28)的顶端接触连通,所述的第二下流管(28)的底端从过滤箱(2)的下侧面伸出后伸入到注塑箱(3)的内部,所述的第一下流管(7)的底端伸入到中间处理室(27)的内部,所述的中间处理室(27)的下侧面的左部设置有下排口(39),所述的下排口(39)的底部与挡板(41)的顶面接触,所述的挡板(41)的左端与第二转动半轴(40)的右部连接,所述的第二转动半轴(40)设置在中间处理室(27)的外部下侧面的左部,所述的挡板(41)的下侧面设置有第三回位弹簧(42),所述的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周志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