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宫寒痛经治疗用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11663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宫寒痛经治疗用配方,所述宫寒痛经治疗配方的主要成分为:活血去湿药物、止痛药物和温脉通经药物,所述活血去湿药物由元胡、艾叶和小茴香组成,所述止痛药物由当归和没药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元胡、艾叶和小茴香,能够先对使用者体内的气血进行调理,并且将体内湿气去除,然后当归和没药对使用者的痛经感进行缓解,同时干姜、肉桂和红花对使用者体内的寒气进行排出并温养使用者,使其体内经脉通畅气血流通,解决了现有的宫寒痛经在治疗时基本都是通过热敷或用止痛药,而热敷的话见效较慢,用止疼药的话只能暂时得到缓解,并且还会伴随着一定的副作用,以至于影响了子宫生育能力的问题。育能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宫寒痛经治疗用配方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宫寒痛经治疗
,具体为一种宫寒痛经治疗用配方。

技术介绍

[0002]宫寒痛经是一种妇科症状,但现有的宫寒痛经在治疗时基本都是通过热敷或用止痛药,而热敷的话见效较慢,用止疼药的话只能暂时得到缓解,并且还会伴随着一定的副作用,以至于影响了子宫的生育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宫寒痛经治疗用配方,具备治疗宫寒痛经、产后恶露不尽、经前痛经及各种小腹痛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宫寒痛经在治疗时基本都是通过热敷或用止痛药,而热敷的话见效较慢,用止疼药的话只能暂时得到缓解,并且还会伴随着一定的副作用,以至于影响了子宫生育能力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宫寒痛经治疗用配方,所述宫寒痛经治疗配方的主要成分为:活血去湿药物、止痛药物和温脉通经药物。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活血去湿药物由元胡、艾叶和小茴香组成,所述止痛药物由当归和没药组成,所述温脉通经药物由干姜、肉桂和红花组成。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各成分的含量为:元胡5g、艾叶10g、小茴香10g、干姜3g、没药6g、当归10g、肉桂3g、红花5g。
[0007]上述一种宫寒痛经治疗用配方,包括步骤a)混合;步骤b)浸泡;步骤c)煎煮;步骤d)过滤;步骤e)浓缩;步骤f)分装灭菌:
[0008]步骤a)混合:将上述药材按比例称取,然后将其放入混合装置内混合均匀。
[0009]步骤b)浸泡;将混合物加10倍量水浸泡2h。
[0010]步骤c)煎煮;将浸泡好的混合物在煎煮3h。
[0011]步骤d)过滤;将煎煮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过滤后再加入6倍量水再次煎煮2h,然后再过滤,过滤完后再加入4倍量水煎煮1h,再次过滤。
[0012]步骤e)浓缩;将其滤液合并,静置浓缩至常温下相对密度为1.10

1.30的浸膏,即得浸膏剂。
[0013]步骤f)分装;将浸膏剂进行分装灭菌处理。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灭菌方法采用紫外线灯照射、臭氧和环氧乙烷消毒。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煎煮时的温度控制在80
°‑
100
°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浸泡混合物时采用常温状态下的水。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S1:首先涂抹腹部的方法为取5g本品,然后均匀涂抹腹部,再按摩至皮肤发热,再用保鲜膜覆盖发热处30min,两天一次。
[0019]S2:泡浴的方法为在浴缸或浴桶中加入温度适宜的热水,水位调至坐在浴缸或浴
桶内到达胸部位置(约150L~180L),取包装好的本品浸膏约40g(33ml)加入热水中,轻搅至完全溶散后泡浴20~30min(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恰当调整加水量,并按相应比例增加和降低浸膏的量)连续三次为一个疗程,每3

7天一次。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1]1、本专利技术通过元胡、艾叶和小茴香,能够先对使用者体内的气血进行调理,并且将体内湿气去除,然后当归和没药对使用者的痛经感进行缓解,同时干姜、肉桂和红花对使用者体内的寒气进行排出并温养使用者,使其体内经脉通畅气血流通,解决了现有的宫寒痛经在治疗时基本都是通过热敷或用止痛药,而热敷的话见效较慢,用止疼药的话只能暂时得到缓解,并且还会伴随着一定的副作用,以至于影响了子宫生育能力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宫寒痛经治疗用配方,宫寒痛经治疗配方的主要成分为:活血去湿药物、止痛药物和温脉通经药物。
[002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活血去湿药物由元胡、艾叶和小茴香组成,止痛药物由当归和没药组成,温脉通经药物由干姜、肉桂和红花组成。
[002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各成分的含量为:元胡5g、艾叶10g、小茴香10g、干姜3g、没药6g、当归10g、肉桂3g、红花5g。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宫寒痛经治疗用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混合;步骤b)浸泡;步骤c)煎煮;步骤d)过滤;步骤e)浓缩;步骤f)分装灭菌;
[0027]步骤a)混合:将上述药材按比例称取,然后将其放入混合装置内混合均匀。
[0028]步骤b)浸泡;将混合物加10倍量水浸泡2h。
[0029]步骤c)煎煮;将浸泡好的混合物在煎煮3h。
[0030]步骤d)过滤;将煎煮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过滤后再加入6倍量水再次煎煮2h,然后再过滤,过滤完后再加入4倍量水煎煮1h,再次过滤。
[0031]步骤e)浓缩;将其滤液合并,静置浓缩至常温下相对密度为1.10

1.30的浸膏,即得浸膏剂。
[0032]步骤f)分装;将浸膏剂进行分装灭菌处理。
[003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灭菌方法采用紫外线灯照射、臭氧和环氧乙烷消毒。
[003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煎煮时的温度控制在80
°‑
100
°

[003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宫寒痛经治疗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6]S1:首先涂抹腹部的方法为取5g本品,然后均匀涂抹腹部,再按摩至皮肤发热,再用保鲜膜覆盖发热处30min,两天一次。
[0037]S2:泡浴的方法为在浴缸或浴桶中加入温度适宜的热水,水位调至坐在浴缸或浴桶内到达胸部位置(约150L~180L),取包装好的本品浸膏约40g(33ml)加入热水中,轻搅至完全溶散后泡浴20~30min(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恰当调整加水量,并按相应比例增加和降低浸膏的量)连续三次为一个疗程,每3

7天一次。
[003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宫寒痛经治疗用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宫寒痛经治疗配方的主要成分为:活血去湿药物、止痛药物和温脉通经药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宫寒痛经治疗用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活血去湿药物由元胡、艾叶和小茴香组成,所述止痛药物由当归和没药组成,所述温脉通经药物由干姜、肉桂和红花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宫寒痛经治疗用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成分的含量为:元胡5g、艾叶10g、小茴香10g、干姜3g、没药6g、当归10g、肉桂3g、红花5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宫寒痛经治疗用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混合;步骤b)浸泡;步骤c)煎煮;步骤d)过滤;步骤e)浓缩;步骤f)分装灭菌;步骤a)混合:将上述药材按比例称取,然后将其放入混合装置内混合均匀。步骤b)浸泡;将混合物加10倍量水浸泡2h。步骤c)煎煮;将浸泡好的混合物在煎煮3h。步骤d)过滤;将煎煮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过滤后再加入6倍量水再次煎煮2h,然后再过滤,过滤完后再加入4倍量水煎煮1h,再次过滤。步骤e)浓缩;将其滤液合并,静置浓缩至常温下相对密度为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守军李巧掌张然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瑞丰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