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堤岸绿色低碳生态净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16455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河道堤岸绿色低碳生态净水系统,涉及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生态滤坝、储水槽和生态塘,生态滤坝由不同填料层堆砌成阶梯型,通过设计阶梯型坝体内部溢流口的位置使得坝体内部水流呈折流式,坝体顶部放置植物板种植植物;储水槽设置消力坎和尾槛,底部设置管道与生态塘底部相连;生态塘内部水体悬挂植物浮板和生物绳,外部设有植物缓冲带;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河道生态系统的低洼坑塘,阶梯型滤坝前端充当河岸堤坝,后端跌水补充水体溶解氧;生态塘从底部进水解决塘底死水问题,管道布置可实现丰水期河道快速排水,枯水期河道直接补水;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系统水体自流、跌水曝气,通过绿色低碳的方式对水体进行净化,同时发挥景观作用。同时发挥景观作用。同时发挥景观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堤岸绿色低碳生态净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环境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河道堤岸绿色低碳生态净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乡镇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同时,日益增多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初期雨水使得河道逐渐减弱甚至丧失了原有的自净能力,水体中各类污染物质浓度增加,造成水质变差,给周边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在多雨季节。
[0003]乡镇河道两侧存在大大小小废弃的低洼坑塘,常年处于干旱或者死水状态,利用地势差优势设计旁路生态治理系统,不仅能净化河道水体,还能美化河道周边景观,具有改善河道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提高乡镇环境质量的综合效益。
[0004]生态滤坝因其可原位净化河流水质而受关注,由于坝体体积限制使得污染物与滤料接触时间较短,提升水质效果不理想,并且一般将植物种植于生态滤坝的顶部,低水位时植物无法与水体接触难以发挥污染物拦截功能,长期缺水也会使得植物干枯死亡,增大管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堤岸绿色低碳生态净水系统,通过将生态滤坝设置为多段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堤岸绿色低碳生态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河道向外依次连接设置的生态滤坝、储水槽和生态塘;所述生态滤坝包括前置岸堤坝体、中间坝体和尾部坝体,所述前置岸堤坝体、中间坝体和尾部坝体的高度依次递减,并且所述前置岸堤坝体内部填充有第一过滤层、中间坝体内部填充有第二过滤层、尾部坝体内部填充有第三过滤层;所述前置岸堤坝体沿其长度方向的截面设置为直角梯形,所述前置岸堤坝体靠近河道侧为斜面,并且该斜面上贴合设置有第一防渗层;所述第一防渗层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河道与前置岸堤坝体内部;所述前置岸堤坝体上与所述斜面相对的侧面设置为第一溢流墙,所述第一溢流墙上方设置有第一溢流口;所述中间坝体邻接于第一溢流墙,中间坝体远离所述前置岸堤坝体的侧壁设置为第二溢流墙,所述第二溢流墙底部设置有第二溢流口;所述尾部坝体邻接于第二溢流墙,尾部坝体远离所述中间坝体的侧壁设置为第三溢流墙,所述第三溢流墙上方设置有第三溢流口;所述储水槽邻接于第三溢流墙,储水槽底部采用出水总管连通至生态塘底部;所述生态塘内设置有植物浮板,所述植物浮板上种植有浮叶植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堤岸绿色低碳生态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塘底部设置有若干进水支管,所述进水支管的入口端连接于储水槽的出水总管,并且进水支管在生态塘前端底部均匀分布;所述生态塘底部由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第二防渗层、土壤层和砾石压覆层,所述进水支管位于砾石压覆层上方;所述第二防渗层为防渗土工膜,所述土壤层为土壤和缓释肥料的混合物,所述砾石压覆层砾石的粒径为30

5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堤岸绿色低碳生态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槽靠近所述第三溢流墙的一侧设置有一消力坎、靠近所述生态塘的一侧设置有尾槛,所述消力坎设置为自上向下的坡度结构,所述尾槛设置为自下向上的坡度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斌潘卓兮刘清泉谭晓莲陈露莹史明周乃花杨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龙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