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变比电流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6451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特别是一种防窃电的小变比电流互感器,它包括有铁芯,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和外壳4,铁芯、二次绕组、一次绕组均放于外壳内,其特征还在于:在外壳上的二次绕组出线端3外,罩有由螺栓1紧固在外壳上的防护盖2,螺栓和防护盖上有铅封线孔8,一次绕组经绝缘处理绕在二次绕组上,一次绕组出线端焊接的铜质联接板5在外壳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较方便,能有效防尘、防污染和防偷电等优点。(*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特别是一种防窃电的电流互感器。现有的电流互感器,由于外壳的螺钉孔外露,易被打开外壳,接线偷电,或积尘污染,影响使用效果,且安装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有效防止偷电和防尘、减少污染的小变比电流互感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小变比电流互感器包括有铁芯,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和外壳,铁芯、二次绕组、一次绕组均放于外壳内,其特征在于在外壳上的二次绕组出线端外,罩有由螺栓紧固在外壳上的防护盖,螺栓和防护盖上有铅封线孔,一次绕组经绝缘处理绕在二次绕组上,一次绕组出线端焊接的铜质联接板在外壳上,使用本技术时,由于有经铅封的防护盖罩住,故能有效防尘、防偷电和防污染。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较简单、使用较方便,能有效防尘、防污染和防偷电。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外壳剖视图;图中1.螺栓,2.防护盖,3.二次绕组出线端子,4.外壳,5.联接板,6.安装片,7.铅封,8.铅封线孔,9.扣榫,10.圆柱,11.圆孔,12.扁形孔。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有铁芯,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和外壳4,铁芯、二次绕组、一次绕组均放于外壳内,其特征在于外壳上的二次绕组出线端3外,罩有由螺栓1紧固在外壳上的防护盖2,螺栓和防护盖上有铅封线孔8,一次绕组经绝缘处理绕在二次绕组上,一次绕组出线端焊接的铜质联接板5在外壳上;为了安装更方便,外壳可由扣榫9连接的对扣的两块组成;同理,组成外壳的两块壳体上有相互扣合的圆柱10和固孔11;外壳底部有由安装片6穿过的扁形孔12,如图2,图3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变比电流互感器,包括有铁芯,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和外壳(4),铁芯、二次绕组、一次绕组均放于外壳内,其特征在于:在外壳上的二次绕组出线端(3)外,罩有由螺栓(1)紧固在外壳上的防护盖(2),螺栓和防护盖上有铅封线孔(8),一次绕组经绝缘处理绕在二次绕组上,一次绕组出线端焊接的铜质联接板(5)在外壳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变比电流互感器,包括有铁芯,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和外壳(4),铁芯、二次绕组、一次绕组均放于外壳内,其特还在于在外壳上的二次绕组出线端(3)外,罩有由螺栓(1)紧固在外壳上的防护盖(2),螺栓和防护盖上有铅封线孔(8),一次绕组经绝缘处理绕在二次绕组上,一次绕组出线端焊接的铜质联接板(5)在外壳上。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家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山城电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