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级串联内外融冰超低温供冷设备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超低温供冷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三级串联内外融冰超低温供冷设备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冰蓄冷空调系统利用夜间低谷电力进行制冰蓄冷,在日间电力高峰时段融冰放冷,可以削峰填谷,平衡电网负荷,减少削峰电站的建设费用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03]而现有的冰蓄冷空调系统部分工况运行时(如:主机单供冷工况运行时)冷冻水的温差较小导致供冷输配效率较低,同时目前的冰蓄冷系统一般设计为內融冰系统或者外融冰系统,不能实现內融冰与外融冰流程相结合从而满足尖峰电负荷情况下避峰运行的目标。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提供更大温差及更大融冰速度的超低温供冷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级串联内外融冰超低温供冷设备及使用方法,以提高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供冷效率和电力移峰填谷比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级串联内外融冰超低温供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冻水循环系统、基载制冷系统、双工况制冷系统和融冰系统;所述冷冻水循环系统包括集水器、分水器以及设置于所述集水器和所述分水器之间的冷冻水循环泵;所述集水器、所述冷冻水循环泵和所述分水器通过冷冻水循环管路连通;所述基载制冷系统的进口端和出口端通过基载管路与所述冷冻水循环管路相连通;所述双工况制冷系统包括主机板式换热器、双工况主机和溶液泵;所述主机板式换热器、所述双工况主机和所述溶液泵之间通过管路连通,所述主机板式换热器的供冷端与所述冷冻水循环管路相连通;所述融冰系统包括融冰泵和融冰板式换热器;所述融冰泵和所述融冰板式换热器之间通过管路连通;所述融冰板式换热器的供冷端与所述冷冻水循环管路相连通;所述双工况制冷系统和所述融冰系统之间设置有蓄冰装置;所述蓄冰装置包括蓄冰槽和蓄冰盘管;所述蓄冰盘管设置于所述蓄冰槽内,且所述蓄冰槽与所述融冰系统相连通,所述蓄冰盘管与所述双工况制冷系统相连通;所述双工况制冷系统中与所述蓄冰装置并联设置有第一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级串联内外融冰超低温供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载制冷系统包括所述基载管路上依次设置的基载冷冻水泵、基载主机和第九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级串联内外融冰超低温供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冰装置的制冷端的出口侧设置有第二阀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级串联内外融冰超低温供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工况制冷系统中与所述主机板式换热器并联设置有第三阀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级串联内外融冰超低温供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板式换热器的制冷端的进口侧设置有第四阀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级串联内外融冰超低温供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板式换热器的供冷端的出口侧设置有第五阀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级串联内外融冰超低温供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水循环管路上与所述主机板式换热器并联设置有第六阀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级串联内外融冰超低温供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冰板式换热器供冷端的出口侧设置有第七阀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级串联内外融冰超低温供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水循环管路上与所述融冰板式换热器并联设置有第八阀门。10.一种三级串联内外融冰超低温供冷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况:第一工况,双工况主机制冰,双工况主机、蓄冰装置和溶液泵处于运行状态,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开启,基载主机、主机板式换热器、融冰板式换热器、融冰泵、基载冷冻水泵和冷冻水循环水泵停运,第一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八阀门和第九阀门关闭;第二工况,双工况主机制冰兼供冷,双工况主机、蓄冰装置、主机板式换热器、溶液泵和冷冻水循环泵处于运行状态,第二阀门、第五阀门和第八阀门开启,基载主机、融冰板式换热器、融冰泵和基载冷冻水泵停运,第一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和第九阀门关闭,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调节;
第三工况,双工况主机制冰和基载供冷,双工况主机、基载主机、蓄冰装置、溶液泵、基载冷冻水泵和冷冻水循环泵处于运行状态,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六阀门、第八阀门和第九阀门开启,主机板式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月琴,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源牌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