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针辅助引导骨干骨折手术复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6301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克氏针辅助引导骨干骨折手术复位装置,包括复位钳本体,复位钳本体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夹板以及下夹板,还包括引导组件,引导组件包括导向套筒以及用于将导向套筒限位固定在上夹板上的锁紧螺母,导向套筒的底部设有外凸部;导向套筒内开设有导向孔;上夹板上开设有用于滑动连接引导组件的滑槽,滑槽上下均开口,滑槽与导向套筒滑动连接,锁紧螺母与导向套筒螺纹连接;下夹板上开设有条状开口,条状开口与滑槽上下对应设置。本专利通过优化复位钳的结构,通过引导组件、滑槽以及条状开口的组合,对钻头进行导向,防止钻头发生位移,便于克氏针固定骨干骨折,进一步避免移位。进一步避免移位。进一步避免移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克氏针辅助引导骨干骨折手术复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疗器械
,具体是克氏针辅助引导骨干骨折手术复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大多数都是由高能量损伤导致的,多发生在年轻及老年人身上,有研究发现,患者常常为单一部位的骨折,部分患者为多部位骨折,骨折处理恰当和及时,大多数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和功能。
[0003]骨干是极其容易发生骨折损伤的部位,骨干部位的骨折,极大影响患者功能,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大多数采用复位钳对骨折部位进行钳夹复位,维持骨干的形状后,再对骨折部位植入钢板钢钉进行坚强固定,确保骨折部位稳定,确保术后功能恢复。
[0004]现有的复位钳装置(如公开号CN209645045U公开的一种骨干骨折手术复位装置)虽然解决了传统的复位钳装置的如下问题:1)结构复杂,功能简单,复位钳啮合部位不具有凹凸卡槽,咬合力不够,与骨干骨折部位接触后会出现打滑,不易固定,容易引起骨折断端移位。2)在对骨折部位复位固定之后,仍需手术医师手持复位钳,不能自行够锁定,不便于使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克氏针辅助引导骨干骨折手术复位装置,包括复位钳本体,所述复位钳本体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夹板以及下夹板,所述复位钳还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钳柄以及第二钳柄,所述第一钳柄与所述上夹板相连,所述第二钳柄与所述下夹板相连,且所述第一钳柄以及第二钳柄通过一锁紧机构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导组件,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导向套筒以及用于将导向套筒限位固定在上夹板上的锁紧螺母,所述导向套筒的底部设有外凸部;所述导向套筒内开设有导向孔;所述上夹板上开设有用于滑动连接所述引导组件的滑槽,所述滑槽上下均开口,所述滑槽与所述导向套筒滑动连接,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导向套筒螺纹连接;所述下夹板上开设有条状开口,所述条状开口与所述滑槽上下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氏针辅助引导骨干骨折手术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部的外壁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所述平面为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的接触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氏针辅助引导骨干骨折手术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导向套筒的外壁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0
°‑
45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氏针辅助引导骨干骨折手术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筒的外壁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导向孔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导向套筒的外壁还套设有一垫块,所述螺母与所述垫块相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氏针辅助引导骨干骨折手术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调套筒,所述可调套筒包括滑动部以及调节部,所述滑动部与调节部通过角度调节机构相连,所述滑动部以及所述调节部开设有相互导通的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雄曹烈虎顾峥嵘魏文强梁志民子树明季佳庆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