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将工程桩作为支护桩的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6269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33
一种将工程桩作为支护桩的施工工艺,首先对拟建物的土体地层进行采集取样,并在PLAXIS2D/3D软件中输入土体地层采集数据以建立土体本构模型,进而模拟嵌岩桩承载力、分析工程桩兼做支护桩对承载力的影响,并对相邻两根工程桩兼做支护桩的受力及位移进行验证,为将工程桩作支护桩施工提供参考依据,而后根据模拟的土层数值,结合实测数据,对土层基坑进行开挖,同时搭建基坑支护结构;最后根据模拟的嵌岩桩承载力及分析所得的影响工程桩兼做支护桩对承载力的因素,在搭建的基坑支护结构中选定工程桩,且选定的工程桩桩底、桩身垂直度应满足模拟数据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施工的工程桩施工进度得到大大提高,且桩体承载力显著提升。且桩体承载力显著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将工程桩作为支护桩的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桩端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将工程桩作为支护桩的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规定桩端置于完整、较完整基岩的嵌岩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由桩周土总极限侧阻力和嵌岩段总极限阻力组成,嵌岩段总极限阻力可表达为:Q
rk
=ξf
rk
A
p
,f
rk
为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A
p
为桩段面积,ξ为嵌岩段侧阻和端阻综合系数,ξ与嵌岩深度、岩石软硬程度、成桩工艺有关。当岩面倾斜时,嵌岩深度以坡下方嵌岩深度为准。从嵌岩桩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公式中虽然考虑了岩面倾斜时嵌岩深度以坡下方嵌岩深度为准,但对倾斜岩层上岩石软硬程度、嵌岩深度、桩底沉渣厚度、岩层倾斜角度、桩垂直度等对桩承载力影响均未涉及。
[0003]当基坑周边有工程桩时,基坑支护可考虑利用工程桩兼作支护桩,即“一桩两用”,由于工程桩主要承受竖向荷载,螺旋箍筋及纵筋配筋率一般较小,要保证工程桩的水平位移及抗裂验算在规范的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将工程桩作为支护桩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土层数值模拟1)构建土体本构模型首先对拟建物的土体地层进行采集取样,并在PLAXIS2D/3D软件中输入土体地层采集数据以构建土体本构模型;2)模拟初始应力场在土体本构模型中模拟初始应力场,初始应力为基坑开挖前岩体中已经存在的地应力场;3)实体单元模拟在土体本构模型中模拟实体单元;4)板单元模拟在土体本构模型中模拟板单元,板单元由同一片面上的不同节点构成;5)模拟开挖过程在土体本构模型中模拟开挖过程,分步施工;2、嵌岩桩承载力模拟I)建立嵌岩桩承载力模型以拟建物岩土工程勘察纲要为参考,综合考虑基坑工程周边情况,建立简化嵌岩桩承载力模型;II)几何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以步骤I)所述嵌岩桩承载力模型为基础,取单根桩为参考,根据圣维南原理,建立几何模型,并设定边界条件与荷载:x、y方向被限制,z方向上自由,荷载在桩顶设向z负方向面荷载;III)计算并分析模拟工况在PLAXIS2D/3D软件中通过激活单元实现数值模拟后进行工况分析;3、模拟并分析工程桩兼做支护桩对承载力影响的因素再次建立几何模型并进行参数设置,几何模型参数与步骤II)相同,而后进行边界条件与荷载设置:对几何模型非基坑方向的两侧进行约束,使其在y方向固定,其他方向自由;4、验证工程桩兼做支护桩的受力及位移建立相邻的两根工程桩兼做支护桩时的验证模型,验证模型尺寸未发生变化与步骤3的几何模型相同,当两根相邻的工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新锋帅希仁王小燕徐超罗王佳
申请(专利权)人: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