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实现自动控制的生物质热风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6237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实现自动控制的生物质热风炉,包括热交换装置和点火装置;还包括热风炉运行控制器;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上回风腔、下回风腔;所述上回风腔和下回风腔分别设有盖板;所述上回风腔和下回风腔分别设有分隔板;所述盖板与分隔板接触连接形成回风道;所述上回风腔和下回风腔的回风道通过热交换管错开连通;所述点火装置包括热风管、风机、点火室;所述点火装置位于热风炉底部;所述点火室置于热风炉炉膛下方;所述点火室底部封闭,侧壁设有通风孔,上部开口与炉膛连通;所述热风管内设有电热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效率高、成本低,便于实现自动控制。实现自动控制。实现自动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实现自动控制的生物质热风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烘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实现自动控制的生物质热风炉。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质燃料热风炉用途很广。现在广泛用于烟叶、蔬菜等农产品烘烤房的热源。其工作原理是:生物质燃料在热风炉炉膛燃烧,烟火经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管排出,热交换管外有风经过产生热风,热风输送到烘烤房为烘烤工作提供热量。
[0003]生物质热风炉的重要部件是热交换装置和点火装置。
[0004]生物质热风炉的热交换装置是关键部件,对热风炉的制造成本、热效率和维护成本又重要意义。
[0005]现在,生物质热风炉热交换装置的每二根热交换管之间都要通过一个弧形弯管焊接连通。这种结构,结构复杂,对焊接要求高,弧形弯管价格高,制造成本高;同时,由于每二根热交换管通过一个弧形弯管焊接连通后,长度增加,管内灰垢难以清除,维护成本高,而且导致热效率降低。
[0006]点火装置用于点燃燃料。
[0007]现在,常用的点燃燃料的方法是用明火投入炉膛将燃料点燃,这种方法操作麻烦,效率低,不便于实现自动化。也有采用电加热来点燃燃料的,将电热管放入炉膛与燃料接触将燃料点燃或者采用热风将燃料点燃,这种方法便于实现自动化,但是都存在一个缺陷,就是:电热装置与燃料接触,长期处于高温火焰中,容易损坏,成本高。
[0008]现在的生物质热风炉由于主要部件结构设置不能实现自动化,导致整个生物质热风炉乃至烘烤房都不能实现自动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热效率高和维护成本低、便于实现自动控制的生物质热风炉。
[00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便于实现自动控制的生物质热风炉,包括热交换装置和点火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上回风腔、下回风腔;所述上回风腔和下回风腔分别设有盖板;所述上回风腔和下回风腔分别设有分隔板;所述盖板与分隔板接触连接形成回风道;所述上回风腔和下回风腔的回风道通过热交换管错开连通;所述下回风腔设有进火口;所述进火口连通热风炉炉膛;所述上回风腔设有出烟口;所述出烟口连通排烟管;所述盖板通过螺纹紧固件分别固定连接于上回风腔和下回风腔;所述上回风腔和下回风腔分别设有2

6个回风道;每个回风道设有2

8根出烟管或/和进烟管;所述上回风腔出烟口设有温度监测探头;所述点火装置包括热风管、风机、点火室;所述点火装置位于热风炉底部;所述点火室置于热风炉炉膛下方;所述点火室底部封闭,侧壁设有通风孔,上部开口与炉膛连通;
所述热风管内设有电热器;所述热风管进风口与风机连接,出风口伸向点火室侧壁;所述电热器的电源控制装置与风机的电源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电热器的电源控制装置设置有电热器通电时间控制装置;所述电热器通电时间控制装置设置为通电2

6分钟;所述电热器为电热棒;所述热风管出风口为锥形;还包括热风炉运行控制器。
[0011]所述盖板与上回风腔和下回风腔的口沿分别通过密封垫密封连接。
[0012]所述上回风腔和下回风腔分别设有3个回风道。
[0013]每个回风道设有4根出烟管或/和进烟管。
[0014]所述上回风腔出烟口设有温度监测探头;所述上回风腔出烟口的温度监测探头与热风炉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热风管出风口接触点火室侧壁。
[0015]所述点火室为中空柱体形状,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
[0016]所述点火室侧壁通风孔为条形或圆孔。
[0017]所述电热器通电时间控制装置设置为通电2分钟。
[0018]所述热风炉运行控制器包括控制主板、进料控制装置、电热器电源控制装置、风机电源控制装置、风门控制装置、报警装置;所述进料控制装置、电热器电源控制装置、风机电源控制装置、风门控制装置、报警装置与控制主板电连接,并通过控制主板相互电连接;所述报警装置包括低电压报警装置、超电压报警装置、缺相报警装置、风机故障报警装置、传感器故障报警装置。
[0019]本专利技术的热风炉对热交换装置和点火装置进行了改进,并且完善了控制方式,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效率高、成本低,便于实现自动控制。
[0020]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装置,由于设置了上回风腔、下回风腔,上回风腔和下回风腔分别设有盖板、分隔板,盖板与分隔板接触连接形成若干回风道,回风道通过热交换管错开连通,这样,用结构简单的回风道取代了现有技术的弧形弯管,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需要清灰垢时,打开盖板,就可以很方便地清除灰垢,降低了使用维护成本,也会相应提高热效率。
[0021]上回风腔出烟口设有温度监测探头,可以随时监测出烟口的温度,通过与炉膛温度、热风炉的出风温度比较,以便及时掌控热风炉的运行情况,进一步提高热风炉效率,便于实现自动控制。
[0022]本专利技术的点火装置,由于设置了热风管、风机、点火室,热风管内设有电热器,热风管进风口与风机连接,出风口伸向点火室侧壁,这样,电热器加热,热风管里的热风从点火室侧壁吹入点火室,将点火室里面的燃料引燃。这种装置,点火效率高,而且,电热装置不与高温火焰接触,不易损坏,成本低。
[0023]本专利技术的点火装置专门设置有点火室,点火室置于热风炉炉膛下方,点火室底部封闭,侧壁设有通风孔,上部开口与炉膛连通,这样,点火室与炉膛独立,点火室的功能只为点燃生物质燃料,点火室的生物质燃料点燃后将引燃炉膛里的燃料,然后点火室的生物质燃料燃尽就不再燃烧,与其接触的热风管就不会再接触高温,可以延长本点火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0024]电热器的电源控制装置与风机的电源控制装置电连接,可以实现热风炉自动化运行。电热器的电源控制装置设置有电热器通电时间控制装置,电热器通电时间控制装置设
置为通电2

6分钟,这样,能够有效精准控制电热器通电时间,电热器通电加热足以点燃点火室内生物质燃料,又不会因为长时间通电浪费电力、损坏电热器,可以进一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热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的右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点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热风炉运行控制器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便于实现自动控制的生物质热风炉,包括热交换装置和点火装置。还包括热风炉运行控制器。
[0027]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生物质热风炉的热交换装置包括上回风腔4、下回风腔6。
[0028]上回风腔和下回风腔分别设有盖板1。盖板通过螺纹紧固件分别固定连接于上回风腔和下回风腔。
[0029]上回风腔和下回风腔分别设有分隔板2。
[0030]盖板与分隔板接触连接形成若干回风道3。
[0031]上回风腔和下回风腔的回风道通过热交换管5错开连通。
[0032]下回风腔设有进火口。进火口连通热风炉炉膛。
[0033]上回风腔设有出烟口。出烟口连通排烟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实现自动控制的生物质热风炉,包括热交换装置和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上回风腔(4)、下回风腔(6);所述上回风腔和下回风腔分别设有盖板(1);所述上回风腔和下回风腔分别设有分隔板(2);所述盖板与分隔板接触连接形成回风道(3);所述上回风腔和下回风腔的回风道通过热交换管(5)错开连通;所述下回风腔设有进火口;所述进火口连通热风炉炉膛;所述上回风腔设有出烟口;所述出烟口连通排烟管;所述盖板通过螺纹紧固件分别固定连接于上回风腔和下回风腔;所述上回风腔和下回风腔分别设有2

6个回风道;每个回风道设有2

8根出烟管或/和进烟管;所述点火装置包括热风管(8)、风机(7)、点火室(10);所述点火装置位于热风炉底部;所述点火室置于热风炉炉膛下方;所述点火室底部封闭,侧壁设有通风孔,上部开口与炉膛连通;所述热风管内设有电热器(9);所述热风管进风口与风机连接,出风口伸向点火室侧壁;所述电热器的电源控制装置与风机的电源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电热器的电源控制装置设置有电热器通电时间控制装置;所述电热器通电时间控制装置设置为通电2

6分钟;所述电热器为电热棒;所述热风管出风口为锥形;还包括热风炉运行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实现自动控制的生物质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上回风腔和下回风腔的口沿分别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金龙郭婷王艺雄李思军何斌李文曹志辉陈夏晔李磊侯建林蒋建军吴文信肖艳松廖孝平贺易平
申请(专利权)人:郴州市北湖区誉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