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海广专利>正文

电子开关超温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1623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子开关超温检测系统,涉及电子开关检测控制技术领域,包括温度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主控制模块,散热模块、控制开关模块、通信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子开关的温度,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流出电子开关的电压情况,主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和处理信号,输出控制信号和传输信号,散热模块用于散热,控制开关模块用于关断电子开关,通信模块用于与用户端进行数据传输。本发明专利技术电子开关超温检测系统通过集成电路检测电子开关温度,智能控制系统进行散热或控制电子开关停止工作,防止出现超温而导致电路故障,并对电子开关输出电压进行检测,方便查找超温的原因,提高了电子开关工作时的安全性。提高了电子开关工作时的安全性。提高了电子开关工作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开关超温检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开关检测控制
,具体是电子开关超温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子开关是指利用电子电路以及电力电子器件实现电路通断的运行单元,至少包括一个可控的电子驱动器件,如晶闸管、晶体管、场效应管、可控硅、继电器等。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子开关主要是指触摸开关、感应开关、声控开关、无线开关等墙壁开关。
[0003]随着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智能产品需求的日益增长,电子设备智能化程度的提高,电子开关的开发和应用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作为控制电路正常工作的电子开关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电子开关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电路系统的运行质量,目前,常用的温度检测一般采用人工干预的检测维修方法,需要现场检修人员携带设备检查未知的故障,可靠性差,检测成本高,并且无法实时监测电子开关的工作状态,而无法更好的了解地了解电子开关是否出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电子开关超温检测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电子开关超温检测系统,该电子开关超温检测系统包括:温度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主控制模块,散热模块、控制开关模块、通信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子开关的温度情况并输出温度信号;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流出电子开关的电压情况并输出电压信号;所述主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和所述电压检测模块输出的信号,用于输出控制信号,用于将处理后的数据信号传输给所述通信模块;所述散热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制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并对所处环境进行散热;所述控制开关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制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并关断电子开关;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制模块输出的数据信号并与用户端进行数据传输。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电子开关超温检测系统通过集成电路检测电子开关的温度,利用检测数据智能控制系统进行散热和停止工作,防止电子开关因为出现温度过高,甚至超温而导致电路故障,并对电子开关输出电压进行检测,方便查找超温的原因,提高了电子开关工作时的安全性,并且该电子开关超温检测系统的智能化较高。
附图说明
[000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例提供的电子开关超温检测系统的原理方框示意图。
[000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例提供的电子开关超温检测系统的电路图。
[001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例提供的控制开关模块的电路图。
[001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例提供的通信模块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电子开关超温检测系统,该电子开关超温检测系统包括:温度检测模块1,电压检测模块2,主控制模块3,散热模块4、控制开关模块5、通信模块6;具体地,温度检测模块1,用于检测电子开关的温度情况并输出温度信号;所述温度检测模块1连接主控制模块3的第一端;电压检测模块2,用于检测流入电子开关和流出电子开关的电压情况并输出电压信号;所述电压检测模块2连接主控制模块3的第二端;主控制模块3,用于接收所述温度检测模块1和所述电压检测模块2输出的信号,用于输出控制信号,用于将处理后的数据信号传输给所述通信模块6;散热模块4,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制模块3输出的控制信号并对所处环境进行散热;所述散热模块4连接主控制模块3的第四端;控制开关模块5,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制模块3输出的控制信号并关断电子开关;所述控制开关模块5连接主控制模块3的第三端;通信模块6,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制模块3输出的数据信号并与用户端进行数据传输;所述通信模块6连接主控制模块3的第五端。
[0014]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开关超温检测系统还包括显示模块7和报警模块8;具体地,显示模块7,用于显示所述主控制模块3输出的温度数据和电压数据;报警模块8,用于在电子开关出现超温现象时发出警报;所述显示模块7连接主控制模块3的第六端,报警模块8连接主控制模块3的第七端。
[0015]在具体实施例中,上述温度检测模块1中可采用温度传感器J1,直接为主控制模块3提供数字信号;上述电压检测模块2可采用电阻分压的方法进行电压检测,并通过缓冲电路进行隔离处理,避免主控制模块3对检测信号的干扰;上述主控制模块3可采用单片机或者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和传输,并控制系统进行工作;上述散热模块4可采用简单的电扇M或者导热胶进行散热处理;上述显示模块7在此可采用显示器U2显示检测的电子开关的温度数据和电压数据;上述通信模块6可采用以太网的通信方式与用户进行数据交互;上述报警模块8采用声光报警,在此不做赘述。
[0016]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请参阅图2和图3,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子开关超温检测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检测模块1包括温度传感器J1、第一电阻R1、第一电
容C1和第一电源+5V;所述主控制模块3包括第一控制器U1;具体地,温度传感器J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源+5V、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温度传感器J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和第一控制器U1的第一IO端,温度传感器J1的第三端和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共同连接地端。
[0017]进一步地,所述电压检测模块2包括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二电容C2和第一运放A1;具体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电子开关的输出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和第一运放A1的同相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和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共同E4IO端。
[0018]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模块4包括第一开关管N1、第一二极管D1、第三电容C3和电扇M;具体地,第一开关管N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U1的第四IO端,第一开关管N1的发射极接地,第一开关管N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和电扇M,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电扇M的另一端和第一电源+5V。
[0019]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块7包括显示器U2和第四电阻R4;具体地,显示器U2的第一IO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U1的第六IO端,显示器U2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源+5V,显示器U2的第三端连接地端和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显示器U2的第四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
[0020]进一步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子开关超温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子开关超温检测系统包括:温度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主控制模块,散热模块、控制开关模块、通信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子开关的温度情况并输出温度信号;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流出电子开关的电压情况并输出电压信号;所述主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和所述电压检测模块输出的信号,用于输出控制信号,用于将处理后的数据信号传输给所述通信模块;所述散热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制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并对所处环境进行散热;所述控制开关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制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并关断电子开关;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制模块输出的数据信号并与用户端进行数据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开关超温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开关超温检测系统还包括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主控制模块输出的温度数据和电压数据;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在电子开关出现超温现象时发出警报;所述显示模块连接主控制模块的第六端,报警模块连接主控制模块的第七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开关超温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第一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一电源;所述主扩展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源、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温度传感器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一控制器的第一IO端,温度传感器的第三端和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共同连接地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开关超温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二电容和第一运放;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电子开关的输出端,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一运放的同相端,第三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广
申请(专利权)人:吴海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