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油水分离的废液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1620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效油水分离的废液的处理方法,废液在生产过程中产出后进行导流并通过管道输送至汇集容器中,废液在汇集容器中缓流至静置,废液在静置状态下固体颗粒物下沉至底部,油性液体上浮为顶层,其余中间部分为水性溶液,将顶层油性液体单独导流排出并集中,将中层水性溶液导流到循环净化装置中,所述水性溶液中的含水比例≥85%、固体颗粒物质量比例≤5%、油性液体质量比例≤10%,水性溶液在循环净化装置中产生净水,其余部分进行循环过滤,最终的高浓度废液集中收集。本方案中通过采用前期静置以及配合循环净化的方式,提高废液的过滤效果。废液的过滤效果。废液的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油水分离的废液的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废液的高效回收处理装置,具体是一种高效油水分离的废液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金属加工液是一种在应用在金属加工过程中的功能性液体,其使用后所产生的加工液体的废料为废液,废液中的成分复杂,金属加工液的种类也较多,主要起润滑和冷却作用,兼有防锈清洗等作用。一般的金属加工液包括切削液、切削油、冲压油、淬火剂、高温油、极压切削液、磨削液、防锈油、清洗剂等,通常各类加工液体会进行集中收集,废液中的杂质成分复杂,主要含有金属颗粒以及其他杂质颗粒,并且会溶解一些无机盐类杂质,金属加工液中为了减少金属加工过程中的氧化锈蚀,通常会制成为乳化液,并且在使用中会加水进行稀释,所以金属加工废液的后处理的难度较大,通常如果要处理废液,需要集中后送到专门的处理机构进行处理加工,存储和运输的成本都较高,并且还有额外的处理费用,对于企业的成本压力较大,企业为了减少后期维护的成本,有必要采用一定的技术改进,对废液进行一定程度的出来,实现降低后处理成本,并且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为企业的技术升级和发展提供助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效油水分离的废液的处理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废液在生产过程中产出后进行导流并通过管道输送至汇集容器中,废液在汇集容器中缓流至静置,废液在静置状态下固体颗粒物下沉至底部,油性液体上浮为顶层,其余中间部分为水性溶液,将顶层油性液体单独导流排出并集中,将中层水性溶液导流到循环净化装置中,所述水性溶液中的含水比例≥85%、固体颗粒物质量比例≤5%、油性液体质量比例≤10%,水性溶液在循环净化装置中产生净水,其余部分进行循环过滤,最终的高浓度废液集中收集。
[0005]本方案中通过采用前期静置以及配合循环净化的方式,提高废液的过滤效果,前期静置将原初废液中的金属以及非金属的固体颗粒物进行下沉,同时比重较轻的油性液体上升,在分层后将油性液体进行导流分离,中部的水性溶液进行循环净化,分离出其中的水分,前期的静置处理后,大粒径的固体颗粒物被分离,以及大部分的油性液体也被分离,之后送入循环净化装置中的水性液体中的固体和油性液体的含量大量减少,降低了循环净化装置的工作负担,实现了循环净化装置的长期稳定在线工作,设备的维护成本低,净化后的净水可以直接再次投入到生产中,浓缩的高浓度废液可以集中收集处理,储存成本大大降低,并且运往专业机构处理的费用也相对大大减少吗,减少其生产企业的后处理负担。
[0006]进一步的,所述循环净化装置包括罐体和膜过滤装置,罐体连接有流出管,流出管连接到膜过滤装置,流出管上设置有液体增压装置,罐体内的液体增压后流向膜过滤装置
中,所述膜过滤装置设置有固体过滤装置和液体渗透过滤装置,废液先通过固定过滤装置分离出固体颗粒后再进入液体渗透过滤装置中,在液体渗透过滤装置中过滤掉油性液体和溶解无机盐,并产生净水,所述罐体中设置有气浮装置,气浮装置对罐体中的废液进行电解。循环净化装置的罐体用于流动液体,为膜过滤装置提供液体和回流液体,废液先进行固体分离再进行净水的分离,产生高质量的净水,可以直接用于生产,净化的效果优良,气浮装置可以对废液进行电解,产生絮状物质,便于物质进行沉淀,同时油性液体有利于上浮,提高分离的效果。
[0007]进一步的,所述固体过滤装置和液体渗透过滤装置都包括有壳体,在固体过滤装置的壳体中同心安装有固体过滤芯,在液体渗透过滤装置中同心安装有渗透过滤芯,固体过滤芯和渗透过滤芯都成型为筒形结构,其外侧为原液,内侧为过滤液,壳体的两端分别是进口和出口,进口与外侧密闭接通,出口与内侧密闭接通,废液由进口进入接触到固体过滤芯和渗透过滤芯的外侧,并过滤后进入到内侧,之后通过出口流出。壳体是限制废液流动的主要结构,废液在壳体和过滤芯之间的空间内并通过滤芯之后形成过滤液,工作的效率好,在增压的状态下,过滤的质量好。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体过滤芯的实体结构上设置有过滤孔,过滤孔均匀分布成型在固体过滤芯上。固体颗粒物通过过滤孔进行分离,让液体可以通过,提高过滤效率。
[0009]进一步的,所述渗透过滤芯采用油水分离膜和碳化硅陶瓷膜,油水分离膜和碳化硅陶瓷膜都成型为圆筒状,碳化硅陶瓷膜的外径小于油水分离膜的内径,并相互套接设置,油水分离膜和碳化硅陶瓷膜之间设置有间隙,废液依次通过油水分离膜和碳化硅陶瓷膜。液体中的溶解物质和油性液体不能通过渗透膜,可以分离出净水,筒形结构方便成型,并且过滤的接触面大。
[0010]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回流口,回流口由壳体的外部向壳体的内部连通成型,固体过滤装置和液体渗透过滤装置中无法通过的部分由回流口流出,并通过管道接通到罐体中。过滤的过程中会留下无法过滤分高浓度废液,通过回流口回流到罐体中,可以循环反复进行过滤,过滤的质量更好。
[0011]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放口,排放口上设置有阀门,排放口通过排液管道连接到浓缩废液存放装置中。加热储罐中的废液浓度较高时,可以集中排放,并可以交由专业的处理结构进行处理,处理的费用大大降低,运输的成本也相应减少。
[0012]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和膜过滤装置直通管相互连接,循环净化装置包括罐体和膜过滤装置均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壳体和内部的过滤芯结构。两级的过滤装置通过直管进行连接,流动的效率高,并有利于保持液体的过滤压力。
[001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中通过采用前期静置以及配合循环净化的方式,前期的静置处理后,大粒径的固体颗粒物被分离,以及大部分的油性液体也被分离,之后送入循环净化装置中的水性液体中的固体和油性液体的含量大量减少,降低了循环净化装置的工作负担,实现了循环净化装置的长期稳定在线工作,设备的维护成本低,净化后的净水可以直接再次投入到生产中,浓缩的高浓度废液可以集中收集处理,储存成本大大降低,并且运往专业机构处理的费用也相对大大减少吗,减少其生产企业的后处理负担。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循环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罐体,2、膜过滤装置,3、流出管,4、固体过滤装置,5、液体渗透过滤装置,6、壳体,7、固体过滤芯,8、渗透过滤芯,9、回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7]一种高效油水分离的废液的处理方法,废液在生产过程中产出后进行导流并通过管道输送至汇集容器中,废液在汇集容器中缓流至静置,废液在静置状态下固体颗粒物下沉至底部,油性液体上浮为顶层,其余中间部分为水性溶液,将顶层油性液体单独导流排出并集中,将中层水性溶液导流到循环净化装置中,所述水性溶液中的含水比例≥85%、固体颗粒物质量比例≤5%、油性液体质量比例≤10%,水性溶液在循环净化装置中产生净水,其余部分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油水分离的废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废液在生产过程中产出后进行导流并通过管道输送至汇集容器中,废液在汇集容器中缓流至静置,废液在静置状态下固体颗粒物下沉至底部,油性液体上浮为顶层,其余中间部分为水性溶液,将顶层油性液体单独导流排出并集中,将中层水性溶液导流到循环净化装置中,所述水性溶液中的含水比例≥85%、固体颗粒物质量比例≤5%、油性液体质量比例≤10%,水性溶液在循环净化装置中产生净水,其余部分进行循环过滤,最终的高浓度废液集中收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油水分离的废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净化装置包括罐体(1)和膜过滤装置(2),罐体(1)连接有流出管(3),流出管(3)连接到膜过滤装置(2),流出管(3)上设置有液体增压装置,罐体(1)内的液体增压后流向膜过滤装置(2)中,所述膜过滤装置(2)设置有固体过滤装置(4)和液体渗透过滤装置(5),废液先通过固定过滤装置分离出固体颗粒后再进入液体渗透过滤装置(5)中,在液体渗透过滤装置(5)中过滤掉油性液体和溶解无机盐,并产生净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油水分离的废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过滤装置(4)和液体渗透过滤装置(5)都包括有壳体(6),在固体过滤装置(4)的壳体(6)中同心安装有固体过滤芯(7),在液体渗透过滤装置(5)中同心安装有渗透过滤芯(8),固体过滤芯(7)和渗透过滤芯(8)都成型为筒形结构,其外侧为原液,内侧为过滤液,壳体(6)的两端分别是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谊平陈强张健力金杨福徐登波沈华郑忠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零零零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