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旭升专利>正文

滚轮式平面接触调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6182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滚轮式平面接触调压器,它由线圈、电刷组等构成,电刷组每组为三只,这三只电刷均错开排列,任何时候都至少有一只电刷与线圈的铜芯接触,保证了电流的连续性输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触点温升低、火花等级低等优点。用于电气行业的电压变换。(*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气行业的电压调整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滚轮式平面接触调压器,它包括线圈和与线圈磨光表面接触的电刷组,线圈是铁心、树脂筒和由扁方漆包线缠绕而成的绕组组成,扁方漆包线是由铜心和漆皮构成,电刷组每组由三只金属石墨滚轮电刷构成,这三只电刷A、电刷B、电刷C错开排列,设电刷A与电刷B的中心间距为A1,电刷B与电刷C的中心间距为A2,一根扁方漆包线的铜心厚度为S1,两根相邻凸出铜心之间的距离为S2,则所述A1和A2之和应大于S2,且A1、A2均应小于S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用于本技术采用金属合金滚轮电刷,其导电能力强,允许通过的电流密度大,触点温升低;且本技术的线圈绕组采用凹凸间隙均匀布线法,凹进部分用树脂填平,增加了两匝相邻绕线的绝缘距离,避免了同一只金属石墨滚轮电刷同时接触两根铜芯而引起匝间短路;每组三只电刷错开排列,保证了电流连续输出。碳刷在线圈磨光表面滑动时火花等级低。图2是本技术滚轮式平面接触调压器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沿A-A向的剖视图。图4是图2所示滚轮式平面接触调压器的俯视图。图5是线圈绕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图4、图5所示本技术电刷3.1、3.2、3.3采用金属石墨滚轮结构,三只电刷3.1、3.2、3.3成一组,这三只电刷3.1、3.2、3.3错开排列,电刷A 3.1与电刷B 3.2的距离为A1,电刷B3.2与电刷C3.3距离为A2,如扁方漆包线2的铜心7厚度为S1,两根相邻凸出铜心7之间的距离为S2。则所述的本技术必须满足下列条件A1+A2>S2,A1<S1,A2<S1。这样可以保证三只电刷3.1、3.2、3.3在同步滑动时,任何时候都至少有一只电刷3.1、3.2、3.3与铜心7接触,保证了电流的连续性输出。三只电刷3.1、3.2、3.3之间最佳位置为A1=A2=S1+S2/2。在电刷组的输出端还串接一只匝间短路保护器1,匝间短路保护器1由二组正负极相接的晶体二极管13组成。当电刷A3.1、C3.3分别与了绕组9的两根铜心7接触时,由于分别与电刷A3.1和电刷C3.3相接触的两匝线之间存在电压差U,同此与电刷A3.1、C3.3相接触的两匝线之间会产生环路电流,这个电流若不控制,会使电刷触点温升大幅度提高,严重影响调压器寿命,本技术在输出端串联由晶体二极管13组成匝间短路保护器1,利用晶体二极管的死区电压特性,抵销了匝间电压差,从而抑制了环路电流的产生,即可保证在电刷滑动过程中电流持续输出,又可控制环路电流的产生,实现金属石墨滚轮电刷在接触式调压器中的运用。图6听示的另一实施例,是将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晶体二极管匝间短路保护器1是由一只电抗器12和消弧电阻11组成,替代了晶体二极管。本技术还可采用多组电刷,这种变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轮式平面接触调压器,它包括线圈(8)和与线圈(8)磨光表面接触的电刷组,线圈(8)是铁心(6)、树脂筒(5)和由扁方漆包线(2)缠绕而成的绕组(9)组成,扁方漆包线(2)是由铜心(7)和漆皮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电刷组每组由三只金属石墨滚轮电刷(3.1、3.2、3.3)构成,这三只电刷A(3.1)、电刷B(3.2)、电刷C(3.3)错开排列,设电刷A(3.1)与电刷B(3.2)的中心间距为A1,电刷B(3.2)与电刷C(3.3)的中心间距为A2,一根扁方漆包线(2)的铜心(7)厚度为S1,两根相邻凸出铜心(7)之间的距离为S2,则所述A1和A2之和应大于S2,且A1、A2均应小于S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轮式平面接触调压器,它包括线圈(8)和与线圈(8)磨光表面接触的电刷组,线圈(8)是铁心(6)、树脂筒(5)和由扁方漆包线(2)缠绕而成的绕组(9)组成,扁方漆包线(2)是由铜心(7)和漆皮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电刷组每组由三只金属石墨滚轮电刷(3.1、3.2、3.3)构成,这三只电刷A(3.1)、电刷B(3.2)、电刷C(3.3)错开排列,设电刷A(3.1)与电刷B(3.2)的中心间距为A1,电刷B(3.2)与电刷C(3.3)的中心间距为A2,一根扁方漆包线(2)的铜心(7)厚度为S1,两根相邻凸出铜心(7)之间的距离为S2,则所述A1和A2之和应大于S2,且A1、A2均应小于S1。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旭升
申请(专利权)人:吴旭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