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头自动脱离式汽车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6157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头自动脱离式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电缆和充电头,充电头前端设有插筒,充电头内部设有导向杆,导向杆上滑动套有推管,充电头前端设有限位套,导向杆、推管均穿过限位套延伸至插筒内,推管外壁设有铰接座,铰接座上铰接有弹性骨架,通过弹性骨架布置有遮挡膜,推管管壁上开有条形孔,导向杆前端杆壁设有限位柱,限位柱一一对应从条形孔穿出并与弹性骨架内侧接触支撑。该充电桩在完成充电后,可控制充电头与车辆插座脱离,再控制将电缆收起,使充电头和电缆自动恢复至初始位置,省去了人工操作;在充电头脱离的同时可自动对充电头的前端面进行覆盖遮挡,保护内部导芯在收起过程中不受到磨损或阻塞。塞。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头自动脱离式汽车充电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
,具体涉及一种充电头自动脱离式汽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的能源主要由充电桩提供,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0003]标准充电桩上自带充电电缆以及充电头,其充电电缆的长度为4~5米,由于目前充电桩不具备自动收卷电缆的功能,用户使用后需手动将充电头拔下,再将电缆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存放,十分麻烦;并且,很多用户使用后往往不会按照要求放置电缆,而是随意将电缆扔在地上;这样电缆就容易受到各种力,如人员踩踏、汽车碾压等,导致电缆外部的绝缘皮破损,造成电缆寿命下降;由于该电缆属于非安全电压,一旦绝缘损坏,产生绝缘异常等安全隐患,发现不及时将会造成触电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头自动脱离式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充电电缆(2)和充电头(3),所述充电头(3)前端设有带若干充电导芯(301)的插筒(30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头(3)内部设有导向杆(303),所述导向杆(303)上滑动套有推管(304),充电头(3)前端开有穿孔,所述穿孔的位置设有限位套(305),所述导向杆(303)以及推管(304)均穿过限位套(305)延伸至插筒(302)内,所述推管(304)的外壁上设有铰接座(306),所述铰接座(306)上铰接有若干根弹性骨架(307),通过所述弹性骨架(307)布置有遮挡膜(308),推管(304)管壁上沿长度方向开有若干个条形孔(309),所述导向杆(303)前端杆壁上设有若干根限位柱(310),所述限位柱(310)一一对应从条形孔(309)穿出并与弹性骨架(307)内侧接触支撑,且限位柱(310)对弹性骨架(307)支撑的径向高度高于铰接座(306)径向高度,限位套(305)的内径等于铰接座(306)的径向高度,所述充电头(3)内还设有驱动件(311),用于驱动推管(304)前后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头自动脱离式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11)驱动推管(304)向前移动至第一位置或向后移动至第二位置,当推管(304)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推管(304)前端突出于插筒(302),所述限位柱(310)与铰接座(306)接触并挤压弹性骨架(307)向外转动,使遮挡膜(308)完全张开并覆盖插筒(302)前端面,当推管(304)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铰接座(306)位于限位套(305)内,所述弹性骨架(307)在限位套(305)的限位作用下完全收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头自动脱离式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头(3)内设有控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旭彭虹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能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