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近红外建模的汽油/柴油检测分析方法及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油品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近红外建模的汽油/柴油检测分析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油品性质分析中,同传统的实验室化验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精度高和耗费少等优点。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近红外光谱分析,一般只对汽油/柴油的近红外光谱进行分析,根据近红外光谱确定汽油/柴油的各个成分含量或者相应的数据指标。单靠近红外光谱的分析可能会使汽油/柴油的各项指标检测的不准确,检测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近红外建模的汽油/柴油检测分析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或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基于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建模的汽油/柴油检测分析方法,包括:
[0006]S1,获取n个汽油/柴油样品;
[0007]S2,提取每个所述汽油/柴油样品中的硫成分、辛烷成分、芳烃成分、烯烃成分和其他成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近红外建模的汽油/柴油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获取n个汽油/柴油样品;S2,提取每个所述汽油/柴油样品中的硫成分、辛烷成分、芳烃成分、烯烃成分和其他成分;S3,利用近红外设备获取每个所述汽油/柴油样品的近红外光谱;S4,利用湿化学法对每个所述汽油/柴油样品的各项成分进行检测,获取每个所述汽油/柴油样品的所述硫成分的第一湿化学值,所述辛烷成分的第二湿化学值,所述芳烃成分的第三湿化学值,所述烯烃成分的第四湿化学值,和所述其他成分的第五湿化学值;S5,从每个所述汽油/柴油样品的所述近红外光谱中选择信息量的相关性最大的区域为近红外光谱区域;S6,对每个所述汽油/柴油样品的所述近红外光谱区域进行一阶导数处理后,再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处理得到近红外检测值;S7,将每个所述汽油/柴油样品的所述近红外检测值与所述第一湿化学值、所述第二湿化学值、所述第三湿化学值、所述第四湿化学值和所述第五湿化学值利用偏最小二乘法运算处理进行关联;S8,计算每个所述汽油/柴油样品的各项成分关联后的近红外检测值与对应湿化学值之间的均方根误差,将均方根误差大于误差阈值的汽油/柴油样品的关联后的数据删除;S9,利用剩余的汽油/柴油样品的关联后的数据构建数据库,将所述数据库作为近红外分析初始模型;S10,利用n个汽油/柴油样品对所述近红外分析初始模型进行交叉检验,得到近红外分析模型;S11,将待检测的汽油/柴油利用红外设备获取待分析近红外光谱,以及利用湿化法对待检测的汽油/柴油进行处理得到各项成分对应的待分析湿化学值;S12,将所述待检测的汽油/柴油的待分析近红外光谱和各项成分对应的待分析湿化学值输入至所述近红外分析模型中,利用近红外模型进行处理确定所述待检测的汽油/柴油的各项成分的含量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具体包括:S10
‑
1,对n个汽油/柴油样品进行排序N1,N2……
N
n
,从n个汽油/柴油样品中选取N1汽油/柴油样品作为检验样品,剩余的汽油/柴油样品作为建模样品;S10
‑
2,利用建模样品按照上述步骤S2至S9的方案在构建的近红外分析初始模型之上再次构建近红外分析初始模型;S10
‑
3,将检验样品利用红外设备获取各项成分对应的检验近红外光谱,以及利用湿化法对检验样品进行处理得到各项成分对应的检验湿化学值,并输入至近红外分析初始模型中进行处理,输出检验样品的各项成分的含量数据,并将输出的检验样品的各项成分的含量数据与所述检验样品的真实数据进行比对,输出检验的准确率;S10
‑
4,按照排序依次选取下一个汽油/柴油样品作为检验样品,剩余的汽油/柴油样品作为建模样品,重复步骤S10
‑
2和S10
‑
3的方案,直至n个汽油/柴油样品均分别作为检验样品得到对应检验的准确率p1,p2……
p
n
;S10
‑
5,计算检验的准确率p1,p2……
p
n
的平均值p,判断是否p≥P,是则将最终得到的近
红外分析初始模型作为近红外模型,否则重新获取新的汽油/柴油样品,利用新的汽油/柴油样品重复上述S10
‑
1至S10
‑
4的过程,直至得到的p≥P,将最终得到的近红外分析初始模型作为近红外模型,其中,P为准确率阈值。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S10
’
,获取a个汽油/柴油样本作为校正集,获取b个汽油/柴油样本作为验证集,利用校正集中的汽油/柴油样本按照上述步骤S2至S9的方案在构建的近红外分析模型之上再次构建近红外分析验证模型,并将验证集中的汽油/柴油样本依次输入至近红外分析验证模型中输出验证结果,将验证结果与验证集中的汽油/柴油样本的真实结果进行比对,确定验证的准确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彪,丁焰,朱云鹏,尹航,鲁冰,吉喆,裴修尧,周玉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