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蓬脱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6068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莲蓬脱壳机,所述莲蓬脱壳机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的传输组件、碎料机构和去膜机构,所述传输组件用以将莲蓬从所述碎料工位运送至所述去膜工位,所述机架上具有碎料工位和去膜工位,将莲蓬先经过碎料机构的处理,将位于所述碎料工位上的所述莲蓬的海绵体进行撕碎,使得大部分的海绵体和莲子进行分离,莲子上还附着有残余的海绵体,所述残余的海绵体包覆在所述莲子周侧形成纤维膜,然后经所述去膜机构处理,将位于所述去膜工位上的所述莲蓬的纤维膜去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去膜机构对附着在莲蓬上残留的纤维膜进行去膜,以解决现有的莲蓬脱壳机不易对新鲜莲子脱膜的问题。新鲜莲子脱膜的问题。新鲜莲子脱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莲蓬脱壳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莲蓬脱壳机。

技术介绍

[0002]新鲜莲子是一种口感较好、营养价值较高、绿色且保健的时令食品,颇受人们的喜爱。因为莲蓬形状不规则,且果粒在整个莲蓬中的体积占比比较少,冷藏非常不方便,影响莲蓬的冷藏。将新鲜莲子从莲蓬里分离出来,既方便包装又方便冷藏也方便销售,因此新鲜莲蓬的脱壳非常具有经济价值。
[0003]目前现有的莲蓬剥壳装置大都是采用撕裂机构进行莲蓬的粉碎脱壳,高速旋转的滚筒外壁上附有各种撕料组件亦或是直接采用搅拌杆进行撕料等。这样的破碎方式效率高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撕料组件的力度过大会导致脱出的莲子受到损伤;二是撕料组件的力度过于柔和莲子不易脱出,从而大大降低了脱壳效率。同时市场上现有的莲蓬剥壳装置大多是针对老莲蓬和晾晒烘干后的莲蓬,老莲蓬的纤维膜已经萎缩,与莲子粒脱粒,所以老莲子的脱膜非常容易。而新鲜嫩莲蓬的那层纤维膜与莲子粒的贴合度很高,很难去掉,因此新鲜莲子的脱膜难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莲蓬脱壳机,旨在解决现有的莲蓬脱壳机不易对新鲜莲子脱膜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莲蓬脱壳机,其中所述莲蓬脱壳机包括:
[0006]机架,所述机架上具有碎料工位和去膜工位;
[0007]碎料机构,设于所述机架,用以将位于所述碎料工位上的所述莲蓬的海绵体撕碎;以及,
[0008]去膜机构,设于所述机架,用以将位于所述去膜工位上的所述莲蓬莲子的纤维膜去除;以及,
[0009]传输组件,设于所述机架,用以将莲蓬从所述碎料工位运送至所述去膜工位。
[0010]可选地,所述碎料机构包括:
[0011]碎料筒,所述碎料筒内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碎料筒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设置的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碎料筒的内壁设有第一撕脱部;以及,
[0012]碎料轴,所述碎料轴包括第二撕脱部,所述碎料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容纳腔,以在所述碎料轴转动时,所述第一撕脱部和所述第二撕脱部将所述莲蓬的海绵体撕碎。
[0013]可选地,所述碎料筒沿上下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进料口设于所述碎料筒上端,所述第一出料口设于所述碎料筒下端;
[0014]所述第一撕脱部包括凸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壁的多个第一撵磨棒,多个所述第一撵磨棒沿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周向呈间隔布设;
[0015]所述碎料轴包括沿上下延伸设置的转轴,所述第二撕脱部包括凸设于所述转轴的
多个第二撵磨棒,多个所述第二撵磨棒沿所述转轴周向呈间隔布设,各所述第二撵磨棒绕所述转轴旋转,以使得位于多个所述第一撵磨棒和多个所述第二撵磨棒之间的所述莲蓬的海绵体被撕碎。
[0016]可选地,所述碎料筒和/或所述碎料轴的材质为橡胶。
[0017]可选地,所述去膜机构包括揉搓筒和辊轴,所述揉搓筒形成有分离腔,以及与所述分离腔连通设置的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
[0018]所述辊轴转动安装于所述揉搓筒的内壁,所述辊轴的周侧与所述揉搓筒的内壁之间形成分离空间,在所述辊轴转动时,用以将位于所述分离空间的所述莲蓬莲子的纤维膜去除。
[0019]可选地,所述揉搓筒具有底板,所述底板具有靠近或远离所述辊轴的活动行程,以调节所述辊轴的周侧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
[0020]可选地,所述去膜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揉搓筒内壁的第一摩擦层,所述去膜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辊轴周侧的第二摩擦层。
[0021]可选地,所述第一摩擦层和/或所述第二摩擦层的材质为橡胶。
[0022]可选地,所述莲蓬脱壳机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的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
[0023]分离管,设于所述去膜机构的下方,所述分离管形成有分离通道,以及与所述分离通道连通设置的第三进料口、第三出料口、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第三进料口设于所述分离管的上端,且与所述第二出料口连通设置,所述第三出料口设于所述分离管的下端,所述莲蓬分离出的莲子经所述第三出料口送出,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呈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三进料口和第三出料口的之间;
[0024]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侧朝向所述进风口,以使得所述莲蓬的海绵体和纤维膜从所述分离管的出风口吹出。
[0025]可选地,所述传输组件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与所述揉搓筒在水平向上相邻设置,所述传送带具有在传输方向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于所述第一出料口下方,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进料口。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莲蓬脱壳机包括机架,还有设于所述机架的传输组件、碎料机构和去膜机构,所述传输组件用以将莲蓬从所述碎料工位运送至所述去膜工位,所述机架上具有碎料工位和去膜工位,将莲蓬先经过碎料机构的处理,将位于所述碎料工位上的所述莲蓬的海绵体进行撕碎,使得大部分的海绵体和莲子进行分离,莲子上还附着有残余的海绵体,所述残余的海绵体包覆在所述莲子周侧形成纤维膜,然后经所述去膜机构处理,将位于所述去膜工位上的所述莲子的纤维膜去除,通过设置去膜机构对附着在莲子上残留的纤维膜进行去膜,以解决现有的莲蓬脱壳机不易对新鲜莲子脱膜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莲蓬脱壳机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9]图2为图1中的碎料轴的立体示意图;
[0030]图3为图1中的碎料筒的立体示意图。
[0031]附图标号说明:
[0032]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莲蓬脱壳机4传输组件1机架31揉搓筒3去膜机构32辊轴2碎料机构311底板21碎料筒5分离机构211第一撕脱部51分离管22碎料轴52风机221第二撕脱部41传送带
[0033]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6]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莲蓬脱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具有碎料工位和去膜工位;碎料机构,设于所述机架,用以将位于所述碎料工位上的所述莲蓬的海绵体撕碎;以及,去膜机构,设于所述机架,用以将位于所述去膜工位上的所述莲蓬莲子的纤维膜去除;以及,传输组件,设于所述机架,用以将莲蓬从所述碎料工位运送至所述去膜工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莲蓬脱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碎料机构包括:碎料筒,所述碎料筒内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碎料筒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设置的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碎料筒的内壁设有第一撕脱部;以及,碎料轴,所述碎料轴包括第二撕脱部,所述碎料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容纳腔,以在所述碎料轴转动时,所述第一撕脱部和所述第二撕脱部将所述莲蓬的海绵体撕碎。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莲蓬脱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碎料筒沿上下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进料口设于所述碎料筒上端,所述第一出料口设于所述碎料筒下端;所述第一撕脱部包括凸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壁的多个第一撵磨棒,多个所述第一撵磨棒沿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周向呈间隔布设;所述碎料轴包括沿上下延伸设置的转轴,所述第二撕脱部包括凸设于所述转轴的多个第二撵磨棒,多个所述第二撵磨棒沿所述转轴周向呈间隔布设,各所述第二撵磨棒绕所述转轴旋转,以使得位于多个所述第一撵磨棒和多个所述第二撵磨棒之间的所述莲蓬的海绵体被撕碎。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莲蓬脱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碎料筒和/或所述碎料轴的材质为橡胶。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莲蓬脱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去膜机构包括揉搓筒和辊轴,所述揉搓筒形成有分离腔,以及与所述分离腔连通设置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梅丽吕世柱王旺平杨柳潘宁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轻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