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弹性指针的钟表显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876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09:59
具有弹性指针(1)的钟表显示机构(10),包括用于驱动在柔性叶片(3)的端部处同轴的条盒轮(2;4)的装置,包括具有包括输入齿(182)的输入框架(180)的差动机构,该输入框架自由旋转并且承载彼此啮合的中间轮(103)和行星轮(101),该行星轮(101)包括在固定凸轮(104)的轨道(105)上行进且通过弹性指针(1)的弹性而返回抵靠该轨道的偏心指状物(1010),输入框架(180)包括轴(185),该轴同轴地承载包括第一条盒轮(2)的第一分轮(1020)和包括第二条盒轮(4)的第二分轮(1040),第一分轮和第二分轮中的一个的齿(1049)与中间轮(103)的齿(1039)啮合,且第一分轮和第二分轮中的另一个的齿(1029)与行星轮机(101)的齿(1019)啮合。(1029)与行星轮机(101)的齿(1019)啮合。(1029)与行星轮机(101)的齿(1019)啮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弹性指针的钟表显示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变几何钟表显示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弹性指针,该弹性指针包括固定至柔性叶片的第一端的第一驱动条盒轮以及固定至所述柔性叶片的另一端的第二驱动条盒轮,并且包括显示指针,在所述弹性指针的未受约束的自由状态下该显示指针远离所述第一条盒轮和所述第二条盒轮,其中所述第一条盒轮和所述第二条盒轮两者都不经受任何应力并且彼此远离,所述弹性指针的工作位置是其中所述第一条盒轮和所述第二条盒轮围绕输出轴线彼此同轴的受应力位置,所述显示机构包括用于围绕所述输出轴线驱动所述第一条盒轮的装置和用于围绕所述输出轴线驱动所述第二条盒轮的第二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被布置成通过相对于所述第一条盒轮围绕所述输出轴线的角位置改变所述第二条盒轮的角位置来使所述柔性叶片变形,并且改变所述显示指针相对于所述输出轴线的径向位置。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至少一个这种显示机构的钟表机芯。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至少一个这种机芯和/或至少一个这种显示机构的手表。
[0004]本专利技术涉及钟表显示机构的领域,更特别地涉及具有复杂结构的时计,由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构的尺寸小,本专利技术既可用于静态时计(例如摆动钟表和其它钟表)也可用于手表。

技术介绍

[0005]对于用户来说,在时计上的显示部件的良好观看是重要的。
[0006]许多时计的表盘不是圆形的,并且有利的是具有可用的解决方案,使得可以占据整个可用表面,以用于更好的显示。
[0007]可变几何显示机构的设计使得可以打破显示器的某种单调,并且使得显示器更加生动,根据一天中的时间或者根据特定的时间段具有不同的外观。例如,在大量可能的其它应用中,AM/PM显示可以简单地以指针的形式被提供,其在上午的十二小时期间具有第一外观,而在一天的其余时间期间具有第二外观;也可以区分白天/夜晚显示、球形月牙显示或其它。

技术实现思路

[0008]弹性指针和包括这种弹性指针的显示机构已经在文献EP2863274、EP3159751和EP3605244中被描述,这些文献公开了许多变型。
[0009]本专利技术提出进一步简化这种机构,并使其更加紧凑和经济地生产。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出防止该弹性指针显示机构中的任何抵接,避免推动轮,并且有利于曳引安装的轮。
[0011]为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可变几何钟表显示机构。
[001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至少一个这种显示机构的钟表机芯。
[0013]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这种机芯和/或至少一个这种显示机构的手表。
附图说明
[0014]通过阅读以下详细描述并参考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示意性地、部分地且以分解透视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显示机构,该显示机构限于未示出的弹性指针的条盒轮;该机构包括由行星轮夹持器框架承载的差动型机构,并且因此示出的组件构成了能够适于现有机芯的附加单元;弹性指针的两个条盒轮在此围绕分轮同轴,分轮布置成构成这种机芯的输出;

图2示意性地、部分地且以组装透视图示出了图1的机构,其中没有行星轮夹持器板;

图3示意性地、部分地且以侧视图示出了图2中的机构;

图4示意性地且以平面图示出了包括这种显示机构的椭圆形刻度盘,弹性指针在该刻度盘的前面移动,所述指针被示出处于两个不同的位置:在十二点钟处的实线中,以及在两点钟处的虚线中;

图5示意性地、部分地且以透视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显示机构,弹性指针位于其条盒轮上;

图6以与图4类似的方式示出与弹性指针的尖端相关联的椭圆形路径;

图7以与图4类似的方式示出了与弹性指针的尖端相关联的路径,该弹性指针的尖端相继地采用杏仁和心形;

图8和图9以与图4类似的方式分别在图8的正午和图9的四点钟示出了差动板的位置和弹性指针的臂的位置;图10是包括机芯和这种显示机构的时计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在此引入作为参考的涉及具有弹性指针的可变几何钟表显示机构的申请EP3605244公开了通过具有成形齿的轮来致动的第一机构。这种实施例允许在钟表中实现非常创新的显示,然而,这种实施例是昂贵的,并且保留用于奢侈品。
[0016]该同一申请描述了致动机构的又另一情况,该致动机构通过在第一条盒轮的轮系上的第一差动装置和在第二条盒轮的轮系上的第二差动装置以及构成这种差动装置的输入的至少一个凸轮来实现。因此,需要找到合适的(差动)行星齿轮并确定其尺寸。行星齿轮具有以紧凑方式实现高传动比的优点。输入轴和输出轴线彼此成一直线。组合齿轮的可能性是非常多的。它们尤其使得可以生产感兴趣的变速箱。在本情况下,是控制差动装置的输入中的一个以便在指针的每端产生等效的特定值的超前和相应滞后的情况。并且,当该值为零时,需要获得为1的传动比(正值表示方向也必须相同)。
[0017]本专利技术提出进一步简化机构,使其更紧凑和生产更经济。特别是当将弹性指针安装在小口径(例如女士手表)上以及另外安装在分钟指针上的情况下。主要困难与可获得的小扭矩有关。于是,需要创建具有最小可能能量消耗的机构。
[0018]为了重新引导差动装置的正常操作,本专利技术提出控制行星轮。通过在行星轮中安装测隙轴,并通过圆形凸轮控制测隙轴,我们获得在太阳轮和承载行星轮的框架之间的等于一的齿轮比:整体则表现为轮。
[0019]用合适形状的凸轮代替本示例的圆形凸轮,使得此后可以控制我们希望在条盒轮上获得的提前或延迟。还应注意,该机构没有复位弹簧来保持测隙轴在凸轮上的接触,因为是弹性指针可以实现该功能。
[0020]本专利技术提出要避免任何抵接现象,避免使用被推动的轮,特别是行星轮,并且有利于使用曳引轮。
[0021]指针的特别致动包括以差动装置的行星夹持器板为基准,以便对称地操作每个指针条盒轮。图8和9示出了要被施加在指针1的条盒轮2和4上的旋转角度。在图8中,指针1表示正午:线A示出了差动板的位置,在该非限制性示例中,所述板以每小时1圈的速率转动,线B和C表示指针1的臂的位置。在图9中,指针1表示四点钟,差动板的指针A指向刻度盘上的四点钟处的标记,并且每个臂B、C相对于行星轮承载器具有相同角度θ的前进和对称的回退。
[0022]为了这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变几何钟表显示机构10,包括至少一个弹性指针1。
[0023]在此引入作为参考的文献EP2863274、EP3159751、EP3605244和EP3605243中描述了这种弹性指针和包括这种弹性指针的显示机构,并且这些文献公开了许多变型。
[0024]该弹性指针包括固定在弹性叶片3的第一端的第一驱动条盒轮2以及固定在弹性叶片3的另一端的第二驱动条盒轮4。
[0025]该柔性叶片3可以是连续的叶片,或者是包括在尖端6处两两连接的一系列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几何钟表显示机构(10),包括至少一个弹性指针(1),所述弹性指针包括固定至柔性叶片(3)的第一端的第一驱动条盒轮(2)以及固定至所述柔性叶片(3)的另一端的第二驱动条盒轮(4),并且包括显示指针,在所述弹性指针(1)的未受约束的自由状态下,所述显示指针远离所述第一驱动条盒轮(2)和所述第二驱动条盒轮(4),在所述未受约束的自由状态下所述第一条盒轮(2)和所述第二条盒轮(4)两者均不经受任何应力并且彼此远离,所述显示指针(1)的工作位置是约束位置,在所述约束位置中所述第一驱动条盒轮(2)和所述第二驱动条盒轮(4)围绕输出轴线(D)彼此同轴,所述显示机构(10)包括用于围绕所述输出轴线(D)驱动所述第一条盒轮(2)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用于围绕所述输出轴线(D)驱动所述第二条盒轮(4)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布置成使得所述柔性叶片(3)变形,相对于所述第一驱动条盒轮(2)围绕所述输出轴线(D)的角位置改变所述第二驱动条盒轮(4)的角位置,并且改变所述显示指针相对于所述输出轴线(D)的径向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机构包括差动型机构,所述差动型机构包括安装成围绕所述输出轴线(D)自由旋转的输入框架(180),所述输入框架(180)包括第一枢轴(183)和第二枢轴(181),所述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分别承载通过其齿(1039;1019)彼此啮合的中间轮(103)和行星轮(101),所述行星轮(101)包括被布置成在固定凸轮(104)的轨道(105)上行进的偏心指状物(1010),并且所述偏心指状物通过所述弹性指针(1)的弹性而返回抵靠所述轨道(105),所述输入框架(180)包括输入齿(182)和轴(185),所述轴(185)沿着所述输出轴线(D)同轴地承载包括所述第一条盒轮(2)的第一分轮(1020)和包括所述第二条盒轮(4)的第二分轮(1040),其中所述第一分轮和第二分轮中的一个的齿(1049)与所述中间轮(103)的齿(103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
申请(专利权)人:宝玑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