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及偏光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5868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09:58
提供能够提高正面方向的对比度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偏光板。液晶显示装置从观察面侧开始,依次具备具有第一透射轴的第一偏振件、液晶面板、具有第二透射轴的第二偏振件、相位差板、具有与所述第二透射轴平行的第三透射轴的第三偏振件、以及包括具有第一棱线的第一凹凸形状部的第一棱镜片,所述第三透射轴与所述第一棱线所成的角为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显示装置及偏光板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液晶显示装置以及偏光板。

技术介绍

[0002]液晶显示装置通常与液晶面板、背光一起包含偏光板、相位差板等光学元件而构成。液晶显示装置由于其优异的显示特性,广泛用于监视器、投影仪、便携电话、便携信息终端(PDA)等的电子设备。
[0003]另外,已知有使用偏光板及相位差板控制从背光源放射的光的视角特性的技术。具体而言,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光学元件,其具备第一偏振件、双折射层和第二偏振件,所述第一偏振件、所述双折射层以及所述第二偏振件按照该顺序层叠,所述第一偏振件的透射轴和所述第二偏振件的透射轴相互平行,所述双折射层的双轴性参数NZ满足10≦NZ或NZ≦

9,所述双折射层的厚度方向相位差的绝对值|Rth|满足|Rth|≧200nm。
[0004]在专利文献2中,作为由用于背光源的棱镜片构成的光学片,公开了没有旁瓣的视角宽的光学片,说明了在由现有的棱镜片构成的光学片中产生旁瓣。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2/090769号专利文献2:特开2008

323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6]液晶显示装置通常在对比度(CR)低、特别是显示暗的图像时黑色感觉不够黑这一点有改善的余地。
[0007]其理由如下。液晶显示装置所包含的液晶面板使用具有视角依赖性的偏光板,因此如果从倾斜方向观察黑色显示状态时,则发生漏光。此外,用于提高背光源(BL)的亮度的棱镜片的视角特性也差(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的段落[0027

0037]以及图2、3),存在特定的倾斜方向的亮度特别上升的倾向(可以说亮度轮廓上有旁瓣),加上偏光板的不良视角特性,成为漏光的原因。
[0008]使用图51~53,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图51是比较方式1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52是表示比较方式1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视角的测定结果的等值图。图53是表示比较方式1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角特性的测定结果的等值图,上段表示白亮度视角,中段表示黑亮度视角,下段表示对比度视角。
[0009]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白亮度及黑亮度分别是指白色显示时的亮度及黑色显示时的亮度,白色度是指白色显示的色度,白亮度视角、黑亮度视角、对比度视角以及背光视角分别是指白色显示时的亮度的视角特性、黑色显示时的亮度的视角特性、对比度的视角特性、以及背光的亮度的视角特性。
[0010]如图51所示,比较方式1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101从观察面侧开始依次具备作为吸收型偏光板的第一偏光板111、液晶面板120、作为吸收型偏光板且与第一偏光板111正交尼科尔配置的第二偏光板112、作为反射型偏光板且与第二偏光板112平行尼科尔配置的第一偏光板113以及包括凹凸形状部的棱线相互正交的两枚棱镜片的背光源140。因此,如图52所示,在背光源140的亮度轮廓上产生旁瓣。此外,如图53所示,由于棱镜片的旁瓣和/或偏光板111~113的视角特性的不良而引起的漏光在倾斜方向上发生。如果在倾斜方向产生漏光,倾斜入射到液晶面板的光量增加,则正面方向上的对比度恶化。
[0011]使用图54说明其理由。图54是表示液晶面板内的倾斜入射光的散射的截面示意图。如图54中的(1)所示,首先,透过第二偏光板112而向液晶面板120倾斜入射的斜入射光通过相位差板132、液晶层123被调制为椭圆偏振光。之后,如(2)所示,通过液晶面板120的一对基板121、122和液晶层123中的散射,使行进方向改变为法线方向上(在散射前后偏光状态几乎没有变化)。并且,如(3)所示,为了在椭圆偏振光的状态下透过相位差板131和第一偏光板111,根据椭圆率作为漏光被观察。因此,正面方向上的对比度会恶化。
[0012]虽然专利文献1公开了使用偏光板和相位差板来控制从背光源发射的光的视角特性的技术,但是关于由上述棱镜片的旁瓣引起的倾斜方向上的漏光对策没有任何公开和暗示,在进一步提高正面方向的对比度这一点上还需要下功夫。
[0013]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状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正面方向的对比度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偏光板。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4](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从观察面侧开始依次具备具有第一透射轴的第一偏振件、液晶面板、具有第二透射轴的第二偏振件、相位差板、具有与所述第二透射轴平行的第三透射轴的第三偏振件和包括具有第一棱线的第一凹凸形状部的第一棱镜片,所述第三透射轴与第一棱线所成的角为30
°
以上、60
°
以下。
[0015](2)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除了上述(1)的配置之外,所述第二偏振件与所述第三偏振件之间的厚度方向相位差的总计的绝对值未达到400nm。
[0016](3)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除了上述(2)的配置之外,所述第二偏振件与所述第三偏振件之间的厚度方向相位差的总计的绝对值在120nm以上。
[0017](4)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除了上述(1)的配置之外,所述第二偏振件与所述第三偏振件之间的厚度方向相位差的总计的绝对值在400nm以上。
[0018](5)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除了上述(4)的配置之外,所述第二偏振件与所述第三偏振件之间的厚度方向相位差的总计的绝对值在600nm以下。
[0019](6)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除了上述(1)、(2)、(3)、(4)或(5)的配置之外,所述相位差板还具有逆波长分散特性。
[0020](7)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除了上述(1)、(2)、(3)、(4)、(5)或(6)的配置之外,所述相位差板的双轴性参数NZ满足0.9≦NZ<10。
[0021](8)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除了上述(7)的配置之外,所述相位差板的面内滞相轴与所述第二透射轴平行或正交。
[0022](9)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除了上述(7)的配置之外,所述相位差板的面内滞相轴和所述第二透射轴所成的角为30
°
以上、60
°
以下。
[0023](10)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除了上述(1)、(2)、(3)、(4)、(5)或(6)的配置之外,所述相位差板的双轴性参数NZ满足10≦NZ。
[0024](11)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除了上述(1)、(2)、(3)、(4)、(5)、(6)、(7)、(8)、(9)或(10)的配置之外,具有多个所述相位差板。
[0025](12)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某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除了上述(1)、(2)、(3)、(4)、(5)、(6)、(7)、(8)、(9)、(10)或(11)的配置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从观察面侧开始依次具备:具有第一透射轴的第一偏振件;液晶面板;具有第二透射轴的第二偏振件;相位差板;具有与所述第二透射轴平行的第三透射轴的第三偏振件;包括具有第一棱线的第一凹凸形状部的第一棱镜片,所述第三透射轴与所述第一棱线所成的角为30
°
以上、60
°
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振件与所述第三偏振件之间的厚度方向相位差的总计的绝对值未达到400n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振件与所述第三偏振件之间的厚度方向相位差的总计的绝对值为120nm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振件与所述第三偏振件之间的厚度方向相位差的总计的绝对值为400nm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振件与所述第三偏振件之间的厚度方向相位差的总计的绝对值为600nm以下。6.根据权利要求1至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差板具有逆波长分散特性。7.根据权利要求1至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差板的双轴性参数NZ满足0.9≦NZ<10。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差板的面内滞相轴与所述第二透射轴平行或正交。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差板的面内滞相轴与所述第二透射轴所成的角为30
°
以上、60
°
以下。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差板的双轴性参数NZ满足10≦NZ。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所述相位差板。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设于所述第二偏振件与所述第一棱镜片之间的扩散层。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设置在所述第一偏振件与所述液晶面板之间、以及所述液晶面板与所述第二偏振件之间的至少一方的视角补偿膜。14.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从观察面侧开始依次具备:具有第一透射轴的第一偏振件;液晶面板;具有第二透射轴的第二偏振件;相位差板;具有不与所述第二透射轴平行的第三透射轴的第三偏振件;
包括具有第一棱线的第一凹凸形状部的第一棱镜片,所述第一棱线相对于将所述第二透射轴与所述第三透射轴所成的角二等分的方位成

15
°
以上、+15
°
以下的角度。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振件与所述第三偏振件之间的厚度方向相位差的总计的绝对值未达到400nm。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振件与所述第三偏振件之间的厚度方向相位差的总计的绝对值为120nm以上。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振件与所述第三偏振件之间的厚度方向相位差的总计的绝对值为400nm以上。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振件与所述第三偏振件之间的厚度方向相位差的总计的绝对值为600nm以下。19.根据权利要求14至18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差板具有逆波长分散特性。20.根据权利要求14至19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所述相位差板,所述多个相位差板包括双轴性参数NZ满足0.9≦NZ<10的相位差板和双轴性参数NZ满足10≦NZ的相位差板,满足0.9≦NZ<10的所述相位差板的面内滞相轴相对于将所述第二透射轴与所述第三透射轴所成的角二等分的方位成
‑5°
以上、+5
°
以下的角度。21.根据权利要求14至20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设置于所述第二偏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井彰川平雄一长谷川雅浩箕浦洁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