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柚提质改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15833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种植改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白柚提质改良方法,包括:选接穗;利用多菌灵、波尔多液、代森锌对接穗进行杀菌消毒;并利用植物激素对接穗进行处理;对需要嫁接换种的黄沙白柚先行抽槽断根改土,保持地上部分与地下部的生理活性与供需平衡;并在嫁接前1周灌透水;嫁接当天或提前1天对需要嫁接换种的黄沙白柚进行剪伐,仅保留适合嫁接、方位理想的树枝,并剪成适当长度的短桩;选择春季3月中旬切接的方式用琯溪蜜柚接穗高换嫁接;并对嫁接后的白柚科学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嫁接方法成活率更高,“露白”可使接穗更好的包围砧木,成活质量更高,砧穗亲和力强、嫁接后品种遗传性状稳定、成苗迅速、投产早、结果多、技术操作容易的优势。技术操作容易的优势。技术操作容易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柚提质改良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种植改良
,尤其涉及一种白柚提质改良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世界柑橘重要起源中心,以长江流域为核心的柑橘产区具有4000余年的悠久柑橘栽培历史,对世界柑橘栽培和文化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也孕育了世界著名的长江柑橘产业带。柑橘产业是三峡库区(重庆)第一大优势特色产业,也是垫江县农业优势支柱产业,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安稳致富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垫江白柚在垫江县已有近200 年的栽培历史,它以果大色艳、汁多味浓、脆嫩化渣、甜酸适度、品质优良而闻名全国。其固有的独特品种特性:树体高大、长势旺盛、树冠多为自然圆头形;果皮偏厚,椭圆形,果顶有皱、果脐有洞,这些特性是其它柚没有的。80年代以来,垫江白柚在各类柚评比中获得多项荣誉,注册“白由王”商标,获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和重庆市名牌农产品称号,“垫江白柚”取得了工商总局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成为“百年历史名柚”,是重庆“五大名柚”之一。在长期的栽培中,垫江白柚已分离出偏早熟、晚熟、皮薄、籽少和耐贮的株系,品种资源非常丰富。2005年,垫江柚面积就达13万亩,其中垫江白柚10万亩,是我国柚类主栽优良品种。
[0003]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果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上各种时新水果、优质水果不断丰富,给垫江白柚带来很大的冲击。加之垫江白柚大量栽植,种苗把关不严,穗条来源混杂,授粉品种混乱,出现了外观不统一、品种退化、品质下降和单产低状况,且普遍存在丰产性差,栽培管理不到位,因冬季落果而早采现象,导致垫江白柚总体表现为味道酸、产量低、不耐贮,市场占有率低,同时也出现熟期过于集中、上市供应期短的问题。且垫江白柚树龄30年以上的占70%以上,传统建园排水不畅,道路不通,无法机械入园作业,传统树体管理低产低效,导致在垫江部分地方,开始显现树龄老化,树体郁闭,品质退化现象,白柚已成为了“风景树”,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为了盘活现有垫江白柚资源,让垫江白柚品质上档升级,提高垫江白柚的市场占有率,发挥垫江白柚这一地方特产的品牌效应,保护历史名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对垫江白柚提质改良迫在眉睫。
[0004]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0005](1)现有白柚自花不实、旺长低产、果实风味淡、品种退化、品质低下、外观不统一。
[0006](2)柚类枝条虽然较为壮实,但是存在表面凹凸不平,与砧木接触不平整的缺点,嫁接技术水平低,导致成活率低。
[0007](3)现有果园高密栽植、严重郁闭、树冠放射形、结果少、结果部位外移严重,内部空堂。
[0008](4)现有果园普遍树龄大于25年,老化严重,建园不标准,存在着排水不畅、道路不通、无法机械入园作业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白柚提质改良方法。
[0010]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白柚提质改良方法,所述白柚提质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对树龄为15年~25年、品种落后、生产能力和品质严重下降、但树体生长健康的,采用高接换种的方式改良;
[0012]在处于盛果期、健壮、无传染性病虫害发生的琯溪蜜柚上,选树冠中、上部枝梢已停止生长、芽饱满、组织充实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接穗;
[0013]利用多菌灵、波尔多液或代森锌对接穗进行杀菌消毒;并利用植物激素对接穗进行处理;
[0014]对需要嫁接换种的垫江白柚先行抽槽断根改土,保持地上部分与地下部的生理活性与供需平衡;并在嫁接前灌透水;
[0015]嫁接当天或提前对需要嫁接换种的垫江白柚进行剪伐,仅保留适合嫁接、方位理想的树枝,并剪成适当长度的短桩,嫁接口分布呈谷堆状;
[0016]筛选琯溪蜜柚系列作为高换嫁接新品种,选择春季切接的方式用琯溪蜜柚接穗对垫江白柚高换嫁接;并对嫁接后的白柚进行管理;
[0017]对树冠高度大于3m,树体结构紊乱或者行间枝条交接,光照不良的低产郁闭树,采用树体改造的方式改良;维持自然开心型树形,采用开张角度、减少主枝、降低树冠的简化修剪法;
[0018]对树龄为10年~15年、行距小于5m、株距小于3m、产量品质下降的,采用果园改建及密度改造进行提质改良。大年后的秋季或次年春季,采用株行距3m

3.5m
×
5m、扩穴高垄、有机肥改土的老果园标准化改造模式;
[0019]对部分有条件的果园,采用机械化改造模式,即10
°
以下缓坡地,设置长方形作业区,长边为行向,株行距3.5m
×
6m; 10
°‑
25
°
坡度,等高栽植,株行距3.5m
×
5.5m、宽行窄株、扩穴浅垄。
[0020]进一步,选树冠中、上部枝梢已停止生长、芽饱满、组织充实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接穗包括:选取树冠中、上部枝梢已停止生长、芽饱满、组织充实、与砧木粗细匹配的一年生穗条,通过在接穗上削四刀,在叶痕两个90
°
的侧面开削形成两个削面,一个与砧木切口的皮层接触的短斜面以及只削去皮层、与砧木切口木质部接触的长削面。
[0021]进一步,在接穗上削四刀包括:
[0022]第一刀,在叶痕底部以下1cm,表面凸出的一面90
°
部位下刀,将接穗向下削成30
°
左右的斜面;
[0023]第二刀,将斜面前端过长部分横削一刀,根据接穗粗细保留斜面长度约1

1.5cm,接穗粗斜面稍长,细则稍短,形成第一削面;
[0024]第三刀,在第一削面的反面即表面平整光滑的一面,从芽基处上方0.5

1cm处下刀缓缓向下削,见木不伤木,不伤芽基,削成第二削面;
[0025]第四刀,在芽尖顶部1.5cm处横切一刀,将接穗切下,要求两个削面光滑平整。
[0026]进一步,利用植物激素对接穗进行处理包括:用200

300mg/kg萘乙酸浸泡6

8h。
[0027]进一步,对需要嫁接换种的垫江白柚进行剪伐,仅保留适合嫁接、方位理想的树
枝,并剪成适当长度的短桩包括:基于垫江白柚的树形和树龄大小确定保留的树枝数量以及长度,树冠越大则保留的树枝数量越多;所述保留树枝的长度上部宜短,距主干25

35cm;下部宜长,剪口端距主干30

50cm;所述保留树枝的数量为10个;短桩空间分布呈谷堆状;
[0028]保留先端枝叶作为拔水枝,引导水、肥流向接芽,以提高成活率和接芽萌发后的质量。在树冠的下部、离嫁接口30cm 以上留裙枝或下垂枝,疏除其上的果实,作为辅养根系的枝梢,促进高接后迅速恢复树冠。
[0029]进一步,对嫁接后的白柚进行管理包括:
[0030](1)春季嫁接20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柚提质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柚提质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树龄为15年~25年、品种落后、生产能力和品质严重下降、但树体生长健康的,采用高接换种的方式改良;在处于盛果期、健壮、无传染性病虫害发生的琯溪蜜柚上,选树冠中、上部枝梢已停止生长、芽饱满、组织充实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接穗;利用多菌灵、波尔多液或代森锌对接穗进行杀菌消毒;并利用植物激素对接穗进行处理;对需要嫁接换种的垫江白柚先行抽槽断根改土,保持地上部分与地下部的生理活性与供需平衡;并在嫁接前灌透水;嫁接当天或提前对需要嫁接换种的垫江白柚进行剪伐,仅保留适合嫁接、方位理想的树枝,并剪成适当长度的短桩,嫁接口分布呈谷堆状;筛选琯溪蜜柚系列作为高换嫁接新品种,选择春季切接的方式用琯溪蜜柚接穗对垫江白柚高换嫁接;并对嫁接后的白柚进行管理;对树冠高度大于3m,树体结构紊乱或者行间枝条交接,光照不良的低产郁闭树,采用树体改造的方式改良;维持自然开心型树形,采用开张角度、减少主枝、降低树冠的简化修剪法;对树龄为10年~15年、行距小于5m、株距小于3m、产量品质下降的,采用果园改建及密度改造进行提质改良,大年后的秋季或次年春季,采用株行距3m

3.5m
×
5m、扩穴高垄、有机肥改土的老果园标准化改造模式;对部分有条件的果园,采用机械化改造模式,即10
°
以下缓坡地,设置长方形作业区,长边为行向,株行距3.5m
×
6m;10
°‑
25
°
坡度,等高栽植,株行距3.5m
×
5.5m、宽行窄株、扩穴浅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柚提质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树冠中、上部枝梢已停止生长、芽饱满、组织充实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接穗包括:选取树冠中、上部枝梢已停止生长、芽饱满、组织充实、与砧木粗细匹配的一年生穗条,通过在接穗上削四刀,在叶痕两个90
°
的侧面开削形成两个削面,一个与砧木切口的皮层接触的短斜面以及只削去皮层、与砧木切口木质部接触的长削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柚提质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穗上削四刀包括:第一刀,在叶痕底部以下1cm,表面凸出的一面90
°
部位下刀,将接穗向下削成30
°
左右的斜面;第二刀,将斜面前端过长部分横削一刀,根据接穗粗细保留斜面长度约1

1.5cm,接穗粗斜面稍长,细则稍短,形成第一削面;第三刀,在第一削面的反面即表面平整光滑的一面,从芽基处上方0.5

1cm处下刀缓缓向下削,见木不伤木,不伤芽基,削成第二削面;第四刀,在芽尖顶部1.5cm处横切一刀,将接穗切下,要求两个削面光滑平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柚提质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植物激素对接穗进行处理包括:用200

300mg/kg萘乙酸浸泡6

8h。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柚提质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需要嫁接换种的垫江白柚进行剪伐,仅保留适合嫁接、方位理想的树枝,并剪成适当长度的短桩包括:基于垫江白柚的
树形和树龄大小确定保留的树枝数量以及长度,树冠越大则保留的树枝数量越多;所述保留树枝的长度上部宜短,距主干25

35cm;下部宜长,剪口端距主干30

50cm;所述保留树枝的数量为10个;短桩空间分布呈谷堆状;保留先端枝叶作为拔水枝,引导水、肥流向接芽,以提高成活率和接芽萌发后的质量;在树冠的下部、离嫁接口30cm以上留裙枝或下垂枝,疏除其上的果实,作为辅养根系的枝梢,促进高接后迅速恢复树冠。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柚提质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嫁接后的白柚进行管理包括:(1)春季嫁接20d检查成活率,对于未成活的接芽应及时补接;(2)接穗发芽后戳孔露芽,后解除外套塑料袋,及时抹除接芽附近的中间砧萌芽;(3)发出的新稍老熟后及时解除接口处绑缚的塑料薄膜,同时新稍长至15

20cm时摘心,促发夏稍,设支柱绑缚,用于保护新稍。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柚提质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白柚提质改良方法还包括:对低产郁闭树进行树体改造;维持自然开心型树形,采用降低树冠、开张角度、减少主枝的简化修剪法,即低干,30

50cm、矮冠,不高于3米、少主枝,3

4个、分枝角度大,主枝角度50
°
左右、分枝级次高,5

10级、树体通风透光;老龄郁闭树,“以冬剪为主,开好天窗不露骨,疏除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泉杨梅何锦辉洪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重庆市万州区甘宁蚕种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