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原大学专利>正文

触控反馈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804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09:56
一种触控反馈模组包括触控面板以及压电触觉反馈模组,其中压电触觉反馈模组接触该触控面板,压电触觉反馈模组包括第一软性电路板及多个压电单元。第一软性电路板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区,各第一电极区具有第一长度,各压电单元分别设于各第一电极区下方,且各该压电单元包括一压电元件,该压电元件具有一第二长度,其中第一长度为第二长度的10%~20%。其中第一长度为第二长度的10%~20%。其中第一长度为第二长度的10%~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反馈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触控反馈模组,特别关于一种不用增加质量就可产生共振频率低于500Hz的触控反馈模组。

技术介绍

[0002]据研究显示,人类触觉感受频率约为500Hz以下,最佳感受频率约300Hz 至100Hz,频率过低或过高的振动人体都无法察觉,而在触控面板的技术中,现有技术多在振动单元上增加质量以降低振动频率,借此增加使用者的感受力,然在振动单元上增加质量会增加触控面板整体重量,不符合目前触控荧幕轻薄的发展方向,并且增加触控面板的制造工序,因此如何在不增加质量的情况下降低振动频率,实为本领域的一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不用增加质量就可产生共振频率低于 500Hz的触控反馈模组。
[0004]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触控反馈模组包括触控面板以及压电触觉反馈模组,其中压电触觉反馈模组接触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压电触觉反馈模组包括第一软性电路板及多个压电单元。第一软性电路板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区,各第一电极区具有第一长度,各压电单元分别设于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反馈模组,包括一触控面板以及一压电触觉反馈模组,其中该压电触觉反馈模组位于该触控面板下方,其特征在于,该压电触觉反馈模组包括:一第一软性电路板,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区,其中各该第一电极区具有一第一长度L1;以及一多个压电单元,其中各该压电单元分别设于各该第一电极区下方,且各该压电单元包括一压电元件,该压电元件具有一第二长度L2,其中该第一长度L1为该第二长度L2的10%~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反馈模组,其特征在于,当该多个压电单元的其中之一产生压电效应时,该压电触觉反馈模组产生的一共振频率小于500Hz。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反馈模组,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电极区的中线与各该压电单元的中线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反馈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压电触觉反馈模组还包括一第二软性电路板,各该压电单元位于该第一软性电路板与该第二软性电路板之间,该第二软性电路板包括多个第二电极区,其中各该第二电极区具有该第一长度L1,其中各该第二电极区的该第一长度L1为该第二长度L2的10%~2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反馈模组,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镛林烜鹏林俊宏游啟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