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边云一体化环境下的票务核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15710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边云一体化环境下的票务核验系统,包括数据库、协同模块、采集模块、核验模块、处理模块、关联模块和处理器,协同模块用于协调核验模块的核验数据与外部的数据,以确定两者之间的关联;采集模块用于对使用者的数据进行采集,以实现对票面数据的核验;核验模块用于使用者的票面信息与当前行程是否关联,以实现对使用者的行程的核验;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器,并反馈给关联模块进行关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关联模块用于对票面与使用者的身份进行关联,并关联使用者的行程数据,当使用者的数据经过关联后,使得使用者的数据能够进行高效的核验。者的数据能够进行高效的核验。者的数据能够进行高效的核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边云一体化环境下的票务核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票务核验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边云一体化环境下的票务核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客运公路或铁路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采用智能机器人和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客运服务水平和质量,改进乘车体验,是客运服务的必然要求。当旅客出行时,经常随身携带行李,而为保证行李与旅客形影不离也是客运服务的一项重要任务。
[0003]如CN107403159A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目标物品关联、核验及票务核验方法及其装置,目前客运车站或列车上经常会发生旅客的行李丢失或被错拿的现象,故需要调动工作人员帮助旅客查找行李的去向,所以不但造成车站或列车秩序混乱,而且还需要花费工作人员大量的搜查时间。
[0004]另一种典型的如CN211718926U 的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核验设备,目前,越来越多的生产、生活场景中推进无纸化。例如,在场馆中进行票务核验时,也希望推进无纸化票务核验,以使票务核验更加方便、环保、快捷。但是,现有的票务核验设备通常体积较大,重量也较重,导致在一些较小的场馆中无法适用,影响了无纸化的普及。
[0005]为了解决本领域普遍存在核验繁杂、适用场景较小、识别精度较差、核验的方式过于单一、无法进行追踪和核验速度慢等等问题,作出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票务核验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边云一体化环境下的票务核验系统。
[000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边云一体化环境下的票务核验系统,包括数据库、协同模块、采集模块、核验模块、处理模块、关联模块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协同模块、所述采集模块、所述核验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和所述关联模块控制连接,所述数据库分别与协同模块、采集模块、核验模块、处理模块、关联模块和处理器连接,以实现数据的存储和调用;所述协同模块用于协调核验模块的核验数据与外部的数据,以确定两者之间的关联;所述采集模块用于对使用者的数据进行采集,以实现对票面数据的核验;所述核验模块用于所述使用者的票面信息与当前行程是否关联,以实现对使用者的行程的核验;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反馈给所述关联模块进行关联;所述关联模块用于对票面与所述使用者的身份进行关联,并关联所述使用者的行程数据,若在某一个行程节点存在异常,则触发对该行程数据进行修改;
所述采集模块用于对所述使用者的数据进行采集,以实现把数据存储在所述数据库中;所述采集模块包括注册单元和ID创建单元,所述注册单元获取所述使用者的身份信息,并基于ID注册协议对所述使用者进行账户的建立,并通过所述协同模块生成授权序列;所述ID创建单元用于对所述使用者的面部数据和身份信息进行匹配,以实现对所述身份的创建;所述ID创建单元包括录入探头、角度检测件、显示屏、偏移座、偏移驱动机构,所述录入探头设置在所述偏移座上,所述偏移驱动机构与所述偏移座驱动练连接;所述角度检测件用于对所述偏移座的转动角度进行检测;获取所述使用者的第一角度的第一面部数据,并记录所述角度检测件的初始角度值,其中,在每次采集结束后,通过显示屏与所述使用者进行交互;获取使用者的第二角度的第二面部数据,并记录所述角度检测件的当前角度值;若所述角度检测件的初始角度值和当前角度值之和等于所述角度检测值的可允许转动阈值,则结束录入人脸数据的操作;所述录入探头的录入角度与获取的人脸数据根据下式进行判定:其中,View(t)为采集的人脸数据;为角度检测件偏移角度;为角度检测件的最大偏移角度;F
p
(t)为一个检测周期中的人脸数据片段;采集的人脸数据View(t)与一个检测周期中的人脸数据片段F
p
(t)满足:其中,k为评价因子,若评价因子K未在设定的允许阈值中,则触发对人脸数据的重新采集;T为一个检测周期;t为单次人脸数据的采集时长。
[0008]可选的,所述协同模块包括交互单元和比较单元,所述比较单元用于对所述采集模块的数据与当前的预估进程数据进行比较,其中,预估进程数据为按照设定计划序列进行排队的数据;所述交互单元把外部网络的数据与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进行交互,以实现多个数据之间协同,若交互的结果不一致,则对所述使用者的对应的标签进行标记其中,所述标签包括身份信息和旅客号;若交互的结果一致,则对所述使用者给予核验通过,并触发对该行程事件的实时跟踪其行程,当使用者出现中断,则使用者的行程事件再次交互,以确定所述行程事件是否异常,不存在异常则结束行程;存在异常则对进行使用者的标签进行预警标记。
[0009]可选的,所述关联模块包括关联单元,所述关联单元用于对票面数据或者使用者的身份信息进行确定,并基于人脸数据对应的票面数据进行核验,以关联所述使用者的行程,并触发对行程事件的建立,以实现对所述使用者行程事件的关联。
[0010]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包括反馈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对提交至服务器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将所述服务器中的数据生成相对应的各个行程事件,并对各个行程事件具有相同共性标签的进行归类,其中,所述共性标签包括相同目的地、相同的起始站
点、相同的运行路线、以及基于相同运行路线上的各个站点;所述反馈单元接收使用者的行程账户生成的行程事件,并反馈至所述关联模块中;其中,所述行程事件根据使用者提交在行程账户中的内容或购票信息自动更新。
[0011]可选的,所述核验模块包括事件触发单元和行程管理单元,所述行程管理单元用于对数据库中的各个行程进行管理,并通过时间序列进行排列;所述事件触发单元基于所述行程管理单元的数据进行触发事件建立,并按照时间序列对行程中的各个行程节点进行校验;所述行程管理单元对与使用者的身份数据相关联的行程数据进行管理,其中,与所述身份信息相关联的数据包括票面的起始时间点、终止时间点、以及起始时间点和终止时间点之间的各个时间节点;所述事件触发单元按照时间序列对行程中的各个行程节点进行校验,若关联的行程不在当前触发的序列,则校验不通过。相反,当关联的行程在当前触发的序列中,则核验通过。
[0012]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 通过采用核验模块用于使用者的票面信息与当前行程是否关联,以实现对使用者的行程的核验;2.通过采用关联模块用于对票面与使用者的身份进行关联,并关联使用者的行程数据,当使用者的数据经过关联后,使得使用者的数据能够进行高效的核验;3. 通过采用协同模块与外部的数据进行核验或者与使用者的身份证记载的图像数据进行比对,以准确的确定使用者的身份;4.通过采用比较单元比较采集模块和预估进行数据进行比较,以获得比较结果,基于比较结果明晰使用者的行程数据,更加智能的提示使用者的出行数据;5.通过对关联的行程事件中存在异常行为进行识别,则对异常行为对应的行程事件进行确定,以获得异常的类型,并对使用者的行程数据进行更新,使得能够针对不同的异常行为进行核验,以提升系统的核验效率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3]从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边云一体化环境下的票务核验系统,包括数据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协同模块、采集模块、核验模块、处理模块、关联模块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协同模块、所述采集模块、所述核验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和所述关联模块控制连接,所述数据库分别与协同模块、采集模块、核验模块、处理模块、关联模块和处理器连接,以实现数据的存储和调用;所述协同模块用于协调核验模块的核验数据与外部的数据,以确定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所述采集模块用于对使用者的数据进行采集,以实现对票面数据的核验;所述核验模块用于核验所述使用者的票面信息与当前行程是否关联,以实现对使用者的行程的核验;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反馈给所述关联模块进行关联;所述关联模块用于对票面与所述使用者的身份进行关联,并关联所述使用者的行程数据,若在某一个行程节点存在异常,则触发对该行程数据进行修改;所述采集模块用于对所述使用者的数据进行采集,以实现把数据存储在所述数据库中;所述采集模块包括注册单元和ID创建单元,所述注册单元获取所述使用者的身份信息,并基于ID注册协议对所述使用者进行账户的建立,并通过所述协同模块生成授权序列;所述ID创建单元用于对所述使用者的面部数据和身份信息进行匹配,以实现对所述身份的创建;所述ID创建单元包括录入探头、角度检测件、显示屏、偏移座、偏移驱动机构,所述录入探头设置在所述偏移座上,所述偏移驱动机构与所述偏移座驱动连接;所述角度检测件用于对所述偏移座的转动角度进行检测;获取所述使用者的第一角度的第一面部数据,并记录所述角度检测件的初始角度值,其中,在每次采集结束后,通过显示屏与所述使用者进行交互;获取使用者的第二角度的第二面部数据,并记录所述角度检测件的当前角度值;若所述角度检测件的初始角度值和当前角度值之和等于所述角度检测值的可允许转动阈值,则结束录入人脸数据的操作;所述录入探头的录入角度与获取的人脸数据根据下式进行判定:其中,View(t)为采集的人脸数据;为角度检测件偏移角度;为角度检测件的最大偏移角度;F
p
(t)为一个检测周期中的人脸数据片段;采集的人脸数据View(t)与一个检测周期中的人脸数据片段F
p
(t)满足:其中,k为评价因子,若评价因子k未在设定的允许阈值中,则触发对人脸数据的重新采集;T为一个检测周期;t为单次人脸数据的采集时长。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平丁烨张浩宇
申请(专利权)人:环球数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