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血肿清除设备智能定位装置及导航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5597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血肿清除设备智能定位装置及导航系统,该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和导航单元,固定机构包括束缚带、弧形板、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束缚带的一端与第一压板固定连接,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上设有通孔,束缚带的另一端依次从第二压板和第一压板的通孔中穿过,弧形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可拆卸连接,弧形板上滑动连接有限位台,导航单元显示可视化三维图形,确定血肿清除设备的工作路径并调整限位台的位置。采用本技术方案,利用固定机构和导航单元配合,实现对血肿清除设备的定位,避免病人头部移动时而导致血肿清除设备与病人头部的相对位置移动。备与病人头部的相对位置移动。备与病人头部的相对位置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血肿清除设备智能定位装置及导航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血肿清除设备智能定位装置及导航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脑出血是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生命的最主要疾病之一,同时又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经济负担的特点。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开颅的方式清除血肿,其不足之处在于手术创伤大,特别是在深部血肿治疗时,容易造成脑内重要神经结构的损伤,死亡率及致残率高,开颅清除血肿手术对医疗设备的条件要求较高,导致费用高、病人痛苦大,同时对病人的身体条件也有严格要求。
[0003]目前,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神经导航系统,将术前患者CT、MRI等影像资料导入系统,制定术前计划,避开重要功能区,选择最佳手术穿刺路径,并能实时动态跟踪指示靶点;另一种为基于App辅助导航穿刺引流,它们将病人术前进行的CT或磁共振成像图像和手机相机获取图像重叠,用于引导术中穿刺定位。但神经导航系统术前准备时间长,不适合危急重症患者,且其高昂的价格以及较长的技术培训周期也使得我国大部分中小医院无力承担。而基于App的辅助导航方式不能以全息方式显示病灶部位及周边环境信息,其所采用的图像信息均为二维化信息,影响手术精度。
[0004]且现有脑出血微创手术中,病人的头部必须保持固定状态,若病人头部移动则会导致血肿抽取器件与病人头部间的相对位置产生偏移,影响手术顺利进行,这样的手术方法不利于操作,也增加了手术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血肿清除设备智能定位装置及导航系统,以解决病人头部移动导致血肿抽取器件与病人头部间相对位置产生偏移的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为:一种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血肿清除设备智能定位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和导航单元;
[0007]所述固定机构可固定在病人头部,固定机构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血肿清除设备的至少一个限位台,限位台可沿固定机构移动或者多个限位台可选择;
[0008]所述导航单元获取真实病患图像以及术前影像三维重建的虚拟图像,将两个图像进行匹配定位融合,对齐两个坐标系并显示为可视化三维图形,确定血肿清除设备的工作路径并调整限位台的位置,或者为操作者提供指示信息选择合适的限位台。
[0009]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固定机构用于将整个装置固定在病人头部,无需损伤人体,便于安装拆卸。导航单元将实际观测的真实病患图像与术前影像三维重建的虚拟组织进行匹配定位融合,对齐两个坐标系并显示为图形,实现术中实时三维可视化定位,有利于确定血肿位置,从而调节固定机构中血肿清除设备所在位置,可更精确定位
血肿,有利于血肿抽取。
[0010]进一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束缚带、弧形板、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束缚带采用柔性不可伸缩材料,束缚带的一端与第一压板固定连接,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上设有通孔,束缚带的另一端依次从第二压板和第一压板的通孔中穿过,束缚带设有限制其与第一压板相对移动的锁紧机构;
[0011]所述弧形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可拆卸连接,限位台与弧形板上滑动连接。
[0012]固定机构的束缚带通过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通孔,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可根据病人头部形状设置在病人头部两侧,用于定位。束缚带围绕在病人头部,通过调节束缚带伸出第一压板通孔的长度,改变束缚带围成的尺寸大小,可满足不同头围的使用需求,扩大使用范围,并通过锁紧机构固定束缚带的位置,从而保证束缚带与病人头部固定。
[0013]弧形板可固定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上,从而实现与病人头部的相对固定。弧形板上设置的限位台用于放置血肿清除设备,这样限位台可移动至适当位置再通过定位机构定位,血肿清除设备放置在限位台中实现定位,即使病人头部移动,通过固定机构也可使血肿清除设备随头部同步移动,保证血肿清除设备与病人头部间不存在相对位置偏移。
[0014]进一步,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束缚带活动端上的若干限位孔和设置在第一压板通孔一侧或两侧的限位块,第一压板设有限位块的侧面上设有横槽,横槽位于第一压板通孔的端口的两侧,所述限位块与横槽滑动连接,限位块的长度大于通孔的直径,限位块可与束缚带上的的限位孔卡接。
[0015]限位块与束缚带上的限位孔卡接,而限位块位于横槽内,限制束缚带移动,实现束缚带定位,结构简单,便于使用。
[0016]进一步,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曲形轮面上设有环槽,所述弧形板的两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定位块,定位块与环槽滑动连接,连接杆上设有螺纹,连接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
[0017]弧形板通过定位块与转轮的环槽连接,再通过转轮与螺纹杆连接,实现弧形板分别与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可拆卸连接。转轮与螺纹杆螺纹连接,则通过转轮与螺纹杆间的螺纹传动,可实现转轮在螺纹杆上的移动,改变转轮与对应压板间的相对距离,从而带动弧形板移动,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定位块可在环槽内滑动,调整弧形板的摆放角度,再利用连接杆上的螺母将定位块锁紧在环槽内,完成弧形板的定位。
[0018]进一步,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滑槽和滑块,所述滑槽设置在弧形板上,所述滑块固定安装在限位台上,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滑槽底部为开口设置,滑块朝向开口的一侧设有螺纹孔,自开口外侧设有螺钉与螺纹孔螺纹连接,限位台固定时,螺钉的螺帽及滑块分别与开口的外、内侧壁相抵。
[0019]限位台通过滑块沿滑槽滑动,从而限制限位台始终沿弧形板移动,避免角度偏移不便于控制。利用螺纹孔和螺钉,使滑块固定在滑槽上,操作简单,便于使用。
[0020]进一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头部支撑件,在头部支撑件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台,多个限位台的操作区域覆盖头部可手术区域,多个限位台上均具有指示单元,导航单元确定血肿清除设备的工作路径,选择对应的限位台并使指示单元发出指示信息。
[0021]设置多个限位台,根据所需手术位置进行灵活选择,便于使用。
[0022]进一步,所述限位台通过万向节与固定机构连接,限位台可旋转,调整朝向。
[0023]限位台通过万向节进行朝向调整,保证限位台的位置可完全符合手术所需路径,利于后续手术操作。
[0024]进一步,所述血肿清除设备包括外管、插入管和导丝,所述插入管套接在外管内,插入管内设有若干轴向延伸的通道,所述导丝插接在对应通道内,导丝前端设置有爪部,所述爪部位于通道内时呈直线,伸出通道时呈爪状,所述外管连通有负压抽取机构。
[0025]工作时将外管和插入管一同插入血肿块内,随后使导丝逐一伸出并使爪部插入血肿块,当所有导丝向前伸出到位后,向后拉动插入管,通过插入管带动导丝同步移动,带动由爪部抓取的血肿块进入外管,以此破坏血肿块。然后启动负压抽取机构,将外管连通负压,在负压作用下将剩余血肿块吸出。
[0026]进一步,所述爪部的边界位置设置有用于区分脑部血肿与脑组织的感应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血肿清除设备智能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机构和导航单元;所述固定机构可固定在病人头部,固定机构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血肿清除设备的至少一个限位台,限位台可沿固定机构移动或者多个限位台可选择;所述导航单元获取真实病患图像以及术前影像三维重建的虚拟图像,将两个图像进行匹配定位融合,对齐两个坐标系并显示为可视化三维图形,确定血肿清除设备的工作路径并调整限位台的位置,或者为操作者提供指示信息选择合适的限位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血肿清除设备智能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束缚带、弧形板、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束缚带采用柔性不可伸缩材料,束缚带的一端与第一压板固定连接,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上设有通孔,束缚带的另一端依次从第二压板和第一压板的通孔中穿过,束缚带设有限制其与第一压板相对移动的锁紧机构;所述弧形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可拆卸连接,限位台与弧形板上滑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血肿清除设备智能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束缚带活动端上的若干限位孔和设置在第一压板通孔一侧或两侧的限位块,第一压板设有限位块的侧面上设有横槽,横槽位于第一压板通孔的端口的两侧,所述限位块与横槽滑动连接,限位块的长度大于通孔的直径,限位块可与束缚带上的的限位孔卡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血肿清除设备智能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曲形轮面上设有环槽,所述弧形板的两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定位块,定位块与环槽滑动连接,连接杆上设有螺纹,连接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血肿清除设备智能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滑槽和滑块,所述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邓永兵马渝张颖刘阳梁译丹王杨灵犀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