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下识别组件以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456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09:4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屏下识别组件,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上设置有识别区域;第一反射件,所述识别区域获取的识别信息经所述第一反射件反射后形成第一反射信息;第二反射件,所述第二反射件与所述第一反射件间隔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一反射信息经所述第二反射件反射后形成第二反射信息;传感装置,所述传感装置的感应面朝向所述第二反射件,以使得所述第二反射信息传导至所述传感装置的感应面。本申请提供的屏下识别组件,通过间隔设置的第一反射件和第二反射件实现识别信息传导,传感装置的感应面朝向第二反射件,以使得第二反射件反射的识别信息可以传导至传感装置的感应面,进而实现传感装置的位置布局灵活性。现传感装置的位置布局灵活性。现传感装置的位置布局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屏下识别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结构的
,具体是涉及一种屏下识别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手机等电子设备(例如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的发展,指纹识别结构已经成为电子设备的基本配置,其可以较方便地执行电子设备的解锁以及唤醒功能。
[0003]屏下指纹识别一般通过屏下摄像头获取指纹图像并进行识别,然而,屏下摄像头若与电池堆叠设置,会占用电池空间,影响电池容量;屏下摄像头若靠近电子设备边缘设置,会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屏下识别组件,包括:显示屏,包括显示面和非显示面,所述显示屏上设置有识别区域;第一反射件,设置于所述显示屏的非显示面的一侧,所述识别区域获取的识别信息经所述第一反射件反射后形成第一反射信息;第二反射件,设置于所述显示屏的非显示面的一侧,所述第二反射件与所述第一反射件间隔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一反射信息经所述第二反射件反射后形成第二反射信息;传感装置,设置于所述显示屏的非显示面的一侧,所述传感装置的感应面投影于所述显示屏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屏下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包括显示面和非显示面,所述显示屏上设置有识别区域;第一反射件,设置于所述显示屏的非显示面的一侧,所述识别区域获取的识别信息经所述第一反射件反射后形成第一反射信息;第二反射件,设置于所述显示屏的非显示面的一侧,所述第二反射件与所述第一反射件间隔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一反射信息经所述第二反射件反射后形成第二反射信息;传感装置,设置于所述显示屏的非显示面的一侧,所述传感装置的感应面投影于所述显示屏上的投影区域与所述识别区域错开;所述传感装置的感应面朝向所述第二反射件,以使得所述第二反射信息传导至所述传感装置的感应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件包括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二反射件包括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设置于所述第一反射件靠近所述第二反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反射面设置于所述第二反射件靠近所述第一反射件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下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面平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下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显示屏的夹角范围为30-60度,所述第二反射面与所述显示屏的夹角范围为30-60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下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显示屏的夹角为45度,所述第二反射面与所述显示屏的夹角为45度。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下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件为片状,所述第一反射件的厚度为0.05-0.3mm。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下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件为片状,所述第二反射件的厚度为0.05-0.3mm。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下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二反射面均与所述显示屏所在的平面平行。9.根据权利要求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明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