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望式光学变焦像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369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光学组件,其包括:承载底座、变焦光学组件、补偿光学组件和驱动机构;其中驱动机构包括:支架,其顶端具有开口向上的顶部凹槽;导杆,其架设于所述顶部凹槽;变焦载体,其具有第一通孔;补偿载体,其具有第二通孔;变焦驱动组件;以及补偿驱动组件;其中,变焦载体和补偿载体安装于所述导杆并可沿着所述导杆滑动;变焦群组的各个透镜直接安装于所述第一通孔并通过所述变焦载体组立在一起;或者补偿群组的各个透镜直接安装于所述第二通孔并通过所述补偿载体组立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相应的潜望式光学变焦模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载体和镜筒一体化来减小器件体积并减小公差。小公差。小公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潜望式光学变焦像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摄像模组
,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潜望式光学变焦模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升高,消费者对于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的摄像功能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实现背景虚化、夜间拍摄等效果,还对远摄提出了需求,消费者需要能够清楚地拍摄远处画面的终端设备。
[0003]为实现不同距离的拍摄,目前市场上的终端设备通过广角镜头+长焦镜头组成阵列模组的方式实现变焦拍摄,但由于其镜头通常为定焦镜头,其焦距不可调整,只能通过将感光芯片所截取的影像进行差值等算法来实现数码变焦,图片的成像品质较差,即使部分终端设备使用了具备AF(Auto Focus)功能的镜头,可以自动对焦,提升终端设备的拍摄效果,但对焦通常只能将镜头所成图像调整到最佳,仍然不能调整光学系统的焦距,不能满足消费者变焦拍摄的需求。
[0004]另一方面,光学变焦是实现变焦拍摄的摄像模组。光学变焦是通过改变镜头光学镜片之间的距离来改变镜头的焦距以达到变焦的目的,其可以比较清晰的拍摄远处的物体,其所成图像的成像品质也相对较高。这里变焦是指改变焦距以便拍摄不同距离的景物。进一步地,目前手机等终端设备中往往使用潜望式模组来满足远摄需求,而如何在手机的有限空间内使潜望式模组具备光学变焦能力,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
[0005]因此,当前迫切需要一种可实现连续光学变焦的小型化的潜望式模组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连续光学变焦的小型化的潜望式模组的解决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光学组件,其用于光学变焦模组,所述可调光学组件包括:承载底座;变焦光学组件,其包括由至少一个透镜构成的变焦群组;补偿光学组件,其包括由至少一个透镜构成的补偿群组;以及驱动机构,其包括:支架,其底端连接所述承载底座,其顶端具有开口向上的顶部凹槽;导杆,其架设于所述顶部凹槽,并且所述导杆与所述变焦光学组件和所述补偿光学组件的光轴方向一致;变焦载体,其具有第一通孔;补偿载体,其具有第二通孔;变焦驱动组件,其包括变焦线圈和变焦磁性元件;以及补偿驱动组件,其包括补偿线圈和补偿磁性元件;其中,所述变焦载体安装于所述导杆并可在所述变焦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沿着所述导杆滑动;所述补偿载体安装于所述导杆并可在所述补偿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沿着所述导杆滑动;所述变焦线圈和变焦磁性元件分别固定于所述承载底座和所述变焦载体;所述补偿线圈和所述补偿磁性元件分别固定于所述承载底座和所述补偿载体;所述变焦群组的各个透镜直接安装于所述第一通孔并通过所述变焦载体组立在一起;或者所述补偿群组的各个透镜直接安装于所述第二通孔并通过所述补偿载
体组立在一起。
[0008]其中,所述导杆的顶面的高度不超出所述变焦载体的顶面;或者所述导杆的顶面的高度高于所述变焦载体的顶面,并且所述导杆的顶面与所述变焦载体的顶面的高度差不超过0.4mm。
[0009]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呈切割圆状,所述切割圆状是圆形的顶部和底部被切割而形成的形状。
[0010]其中,所述导杆包括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所述变焦载体具有顶侧、底侧、驱动侧和背离所述驱动侧的从动侧,所述变焦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驱动侧;所述第一导杆设置于所述从动侧,所述第二导杆设置于所述驱动侧。
[0011]其中,所述变焦载体的所述顶侧、所述底侧和所述从动侧分别具有顶侧壁、底侧壁和从动侧壁,所述顶侧壁和所述底侧壁的厚度小于所述从动侧壁。
[0012]其中,所述变焦载体的所述从动侧和所述驱动侧均具有导杆安装结构,所述导杆安装结构适于安装所述第一导杆或所述第二导杆。
[0013]其中,所述导杆安装结构为侧向导杆槽,所述侧向导杆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支架的所述顶部凹槽的开口方向垂直。
[0014]其中,所述导杆安装结构为导杆通孔,所述导杆穿过所述导杆通孔。
[0015]其中,所述导杆通孔的截面为圆角三角形,所述导杆与所述导杆通孔之间设置滚珠。
[0016]其中,所述导杆安装结构包括导杆通孔或导杆槽;所述变焦载体的所述驱动侧具有所述导杆通孔,所述导杆穿过所述导杆通孔,所述变焦载体的所述从动侧具有所述侧向导杆槽,所述侧向导杆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支架的所述顶部凹槽的开口方向垂直。
[0017]其中,所述变焦载体的所述驱动侧具有凹槽状结构,所述变焦磁性元件嵌入地固定在所述凹槽状结构中。
[0018]其中,所述变焦线圈固定于所述承载底座,所述变焦磁性元件的外形呈板状,其具有一朝向所述变焦线圈的表面。
[0019]其中,所述第二通孔呈切割圆状,所述切割圆状是圆形的顶部和底部被切割而形成的形状。
[0020]其中,所述导杆包括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所述补偿载体具有顶侧、底侧、驱动侧和背离所述驱动侧的从动侧,所述补偿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驱动侧;所述第一导杆设置于所述从动侧,所述第二导杆设置于所述驱动侧。
[0021]其中,所述补偿载体的所述顶侧、所述底侧和所述从动侧分别具有顶侧壁、底侧壁和从动侧壁,所述顶侧壁和所述底侧壁的厚度小于所述从动侧壁。
[0022]其中,所述补偿载体的所述从动侧和所述驱动侧均具有导杆安装结构,所述导杆安装结构适于安装所述第一导杆或所述第二导杆。
[0023]其中,所述导杆安装结构包括导杆通孔或导杆槽;所述变焦载体的所述驱动侧具有所述导杆通孔,所述导杆穿过所述导杆通孔,所述变焦载体的所述从动侧具有所述侧向导杆槽,所述侧向导杆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支架的所述顶部凹槽的开口方向垂直。
[0024]其中,所述导杆通孔的截面为圆角三角形,所述导杆与所述导杆通孔之间设置滚珠。
[0025]其中,所述补偿载体具有磁性元件安装结构,所述磁性元件安装结构从下方越过所述第二导杆向外侧延伸而形成;所述补偿磁性元件为条形磁体,所述条形磁体的轴线与所述补偿光学组件的光轴一致,所述条形磁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磁性元件安装结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条形磁体可伸入补偿线圈的内部。
[0026]其中,所述可调光学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所述承载底座和与所述承载底座适配的盖体。
[0027]其中,所述承载底座包括焊盘组件,所述变焦驱动组件及所述补偿驱动组件均通过所述承载底座与外部电连接。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潜望式光学变焦模组,其包括:前述任意一项的可调光学组件;固定光学组件,其包括光转折元件,所述变焦光学组件设置在所述光转折元件与所述补偿光学组件之间;以及感光组件,所述补偿光学组件设置在所述变焦光学组件与所述感光组件之间。
[0029]其中,所述感光组件包括线路板主体,安装于所述线路板主体表面的感光元件,位于所述线路板主体表面并围绕在所述感光元件周围的滤色支架,以及安装于所述滤色支架的滤色元件。
[0030]其中,所述滤色支架是基于模塑工艺直接成型于所述线路板主体表面的模塑部,所述模塑部覆盖安装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光学组件,其用于光学变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光学组件包括:承载底座;变焦光学组件,其包括由至少一个透镜构成的变焦群组;补偿光学组件,其包括由至少一个透镜构成的补偿群组;以及驱动机构,其包括:支架,其底端连接所述承载底座,其顶端具有开口向上的顶部凹槽;导杆,其架设于所述顶部凹槽,并且所述导杆与所述变焦光学组件和所述补偿光学组件的光轴方向一致;变焦载体,其具有第一通孔;补偿载体,其具有第二通孔;变焦驱动组件,其包括变焦线圈和变焦磁性元件;以及补偿驱动组件,其包括补偿线圈和补偿磁性元件;其中,所述变焦载体安装于所述导杆并可在所述变焦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沿着所述导杆滑动;所述补偿载体安装于所述导杆并可在所述补偿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沿着所述导杆滑动;所述变焦线圈和变焦磁性元件分别固定于所述承载底座和所述变焦载体;所述补偿线圈和所述补偿磁性元件分别固定于所述承载底座和所述补偿载体;所述变焦群组的各个透镜直接安装于所述第一通孔并通过所述变焦载体组立在一起;或者所述补偿群组的各个透镜直接安装于所述第二通孔并通过所述补偿载体组立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的顶面的高度不超出所述变焦载体的顶面;或者所述导杆的顶面的高度高于所述变焦载体的顶面,并且所述导杆的顶面与所述变焦载体的顶面的高度差不超过0.4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呈切割圆状,所述切割圆状是圆形的顶部和底部被切割而形成的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包括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所述变焦载体具有顶侧、底侧、驱动侧和背离所述驱动侧的从动侧,所述变焦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驱动侧;所述第一导杆设置于所述从动侧,所述第二导杆设置于所述驱动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载体的所述顶侧、所述底侧和所述从动侧分别具有顶侧壁、底侧壁和从动侧壁,所述顶侧壁和所述底侧壁的厚度小于所述从动侧壁。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载体的所述从动侧和所述驱动侧均具有导杆安装结构,所述导杆安装结构适于安装所述第一导杆或所述第二导杆。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安装结构为侧向导杆槽,所述侧向导杆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支架的所述顶部凹槽的开口方向垂直。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安装结构为导杆通孔,所述导杆穿过所述导杆通孔。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通孔的截面为圆角三角形,所述导杆与所述导杆通孔之间设置滚珠。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安装结构包括导杆通
孔或导杆槽;所述变焦载体的所述驱动侧具有所述导杆通孔,所述导杆穿过所述导杆通孔,所述变焦载体的所述从动侧具有所述侧向导杆槽,所述侧向导杆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支架的所述顶部凹槽的开口方向垂直。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调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载体的所述驱动侧具有凹槽状结构,所述变焦磁性元件嵌入地固定在所述凹槽状结构中。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调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线圈固定于所述承载底座,所述变焦磁性元件的外形呈板状,其具有一朝向所述变焦线圈的表面。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呈切割圆状,所述切割圆状是圆形的顶部和底部被切割而形成的形状。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调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包括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所述补偿载体具有顶侧、底侧、驱动侧和背离所述驱动侧的从动侧,所述补偿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袁栋立郑程倡孙鑫翔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