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刷横梁稳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36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立刷横梁稳定结构,包括行走小车,横梁和两块侧板,所述行走小车滑动地设于所述横梁,还包括两根加固梁,所述横梁、两根所述加固梁相互平行地固定于两块所述侧板之间,将行走小车滑动地设于横梁,使横梁的顶面成为直接受力面,加大了受力面积,应力无明显集中,对比传统的滑槽滑块类,改善了横梁恶劣的受力情况,不会发生长时间使用后横梁的变形损坏等问题,包括两根加固梁,横梁、两根加固梁相互平行地固定于两块侧板之间,两根加固梁分别设于横梁的两侧的斜上方并在垂直于横梁轴线的横剖面上与横梁形成三角结构,三角结构的设置,改善了横梁单独作为简支梁受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加大了结构的稳定性,结构设计简单,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刷横梁稳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洗车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立刷横梁稳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大发展和社会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以汽车清洗美容保养为主的“汽车后市场”服务行业也紧随汽车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现在国内汽车清洗行业对洗车设备技术工艺的“节能、环保、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蓬勃发展的中国汽车清洗行业对高效、节能、技术先进的自动化洗车设备的需求高潮已经到来。因此,作为替代手工洗车的自动洗车设备将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同时对洗车设备的自动化及可靠性要求也将越来越高。现有的洗车机均为在横梁上设置滑槽,然后在立刷上设置滑块,使滑块在滑槽中移动,从而带动立刷运动,达到洗车的目的,再或者如中国专利CN208593371U的说明书附图中披露的一种利用单一的横梁,将横梁作为导轨,使用滚轮与单一横梁进行配合,带动立刷运动,为了达到洗车目的,洗车的立刷需要与汽车本体进行接触,而汽车的形状又是非规则的,所以立刷的受力情况是非常复杂的,上述的第一种方式,在这种复杂的受力情况下,滑槽是必然设有开口的,其几何形状过渡处存在应力集中的,所以当长时间使用时,必然会导致滑槽的变形,导致立刷不能正常进行洗车工作。上述的第二种方式,虽然采用的非滑块滑槽类,但是其设置单根简支梁也未明显解决恶劣的受力情况对梁带来的影响。所以设计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立刷横梁稳定结构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攻关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立刷横梁稳定结构。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立刷横梁稳定结构,包括行走小车,横梁和两块侧板,所述行走小车滑动地设于所述横梁,还包括两根加固梁,所述横梁、两根所述加固梁相互平行地固定于两块所述侧板之间,两根所述加固梁分别设于所述横梁的两侧的斜上方并在垂直于所述横梁轴线的横剖面上与所述横梁形成三角结构。
[0005]进一步的,所述侧板的形状为缺角长方形。
[0006]进一步的,所述行走小车包括两块夹持板,两块所述夹持板分别设于所述横梁的两侧,并且两块所述夹持板固定连接形成滑动部,所述滑动部滑动地设于所述横梁。
[0007]进一步的,所述滑动部包括若干上滚轮、若干下滚轮,若干所述上滚轮与所述横梁的上表面抵接,若干所述下滚轮与所述横梁的下表面抵接。
[0008]进一步的,两块所述夹持板均设有若干滚轮部,所述滚轮部的滚轮均与所述横梁的侧面相抵接。
[0009]进一步的,两块所述夹持板还包括肋板,所述肋板隔开若干所述滚轮部。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立刷横梁稳定结构,包括行走小车,横梁和两块侧板,将行走小车滑动地设于横梁,使横梁的顶面成为直接受力面,加大了受力面积,应力无明显集中,对比传统的滑槽滑块类,改善了横梁恶劣的受力情况,不会发生长时
间使用后横梁的变形损坏等问题,还包括两根加固梁,横梁、两根加固梁相互平行地固定于两块侧板之间,两根加固梁分别设于横梁的两侧的斜上方并在垂直于横梁轴线的横剖面上与横梁形成三角结构,三角结构的设置,改善了横梁单独作为简支梁受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加大了结构的稳定性,结构设计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立刷横梁稳定结构的立体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立刷横梁稳定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4]请参考图1

2,本技术的一种立刷横梁稳定结构,包括行走小车A,横梁2和两块侧板1,所述行走小车A滑动地设于所述横梁2,还包括两根加固梁3,所述横梁2、两根所述加固梁3相互平行地固定于两块所述侧板1之间,两根所述加固梁3分别设于所述横梁2的两侧的斜上方并在垂直于所述横梁2轴线的横剖面上与所述横梁2形成三角结构。
[0015]现有的洗车机均为在横梁2上设置滑槽,然后在立刷上设置滑块,使滑块在滑槽中移动,从而带动立刷运动,达到洗车的目的,再或者如中国专利CN208593371U的说明书附图中披露的一种利用单一的横梁2,将横梁2作为导轨,使用滚轮与单一横梁2进行配合,带动立刷运动,为了达到洗车目的,洗车的立刷需要与汽车本体进行接触,而汽车的形状又是非规则的,所以立刷的受力情况是非常复杂的,上述的第一种方式,在这种复杂的受力情况下,滑槽是必然设有开口的,其几何形状过渡处存在应力集中的,所以当长时间使用时,必然会导致滑槽的变形,导致立刷不能正常进行洗车工作。上述的第二种方式,虽然采用的非滑块滑槽类,但是其设置单根简支梁也未解决恶劣的受力情况对梁带来的影响。所以需要设计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立刷横梁2稳定结构改善立刷横梁2的受力情况。
[0016]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行走小车A滑动地设于横梁2,使横梁2的顶面成为直接受力面,加大了受力面积,应力无明显集中,对比传统的滑槽滑块类,改善了横梁2恶劣的受力情况,不会发生长时间使用后横梁2的变形损坏等问题,还包括两根加固梁3,横梁2、两根加固梁3相互平行地固定于两块侧板1之间,两根加固梁3分别设于横梁2的两侧的斜上方并在垂直于横梁2轴线的横剖面上与横梁2形成三角结构,三角结构的设置,改善了横梁2单独作为简支梁受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加大了结构的稳定性,结构设计简单,实用性强。
[0017]进一步的,所述侧板1的形状为缺角长方形。
[0018]在本实施方式中,缺角长方形状的侧板1是对称结构,它不仅保证两根加固梁3及横梁2组成三角结构的稳定安装性能,而且这种形状的侧板1加大了其与龙门架的安装面积,在侧板1上可以很容易的设置多个安装孔,从而与龙门架进行连接。
[0019]进一步的,所述行走小车A包括两块夹持板4,两块所述夹持板4分别设于所述横梁2的两侧,并且两块所述夹持板4固定连接形成滑动部5,所述滑动部5滑动地设于所述横梁2。
[0020]进一步的,所述滑动部5包括若干上滚轮51、若干下滚轮52,若干所述上滚轮51与
所述横梁2的上表面抵接,若干所述下滚轮52与所述横梁2的下表面抵接。
[0021]在本实施方式中,夹持板4起着限位的作用,滑动部5的上滚轮51与横梁2的上表面抵接、下滚轮52与横梁2的下表面抵接,横梁2受力时,从其中心开始逐渐向两侧发生向下的微小的弯曲变形,同时挤压下滚轮52,此时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下滚轮52会对横梁2的下表面施加反作用力,使得横梁2的下表面作为间接的受力面,进一步改善了横梁2的受力情况。
[0022]进一步的,两块所述夹持板4均设有若干滚轮部41,所述滚轮部41的滚轮均与所述横梁2的侧面相抵接。
[0023]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干滚轮部41的设置是为了使得两块夹持板4固定连接形成滑动部5在横梁2上的移动更加顺畅,同时也使得整个结构的受力更加对称。
[0024]进一步的,两块所述夹持板4还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刷横梁稳定结构,包括行走小车,横梁和两块侧板,所述行走小车滑动地设于所述横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根加固梁,所述横梁、两根所述加固梁相互平行地固定于两块所述侧板之间,两根所述加固梁分别设于所述横梁的两侧的斜上方并在垂直于所述横梁轴线的横剖面上与所述横梁形成三角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刷横梁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形状为缺角长方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刷横梁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小车包括两块夹持板,两块所述夹持板分别设于所述横梁的两侧,并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春林陈炜燃高志军程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雅宝智能装备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