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隔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333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隔震支座,其包括隔震橡胶支座,分别设于隔震橡胶支座上端面和下端面上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以及连接件,无顶升更换方法,隔震支座位于下支墩和上支墩之间,用重新浇筑下支墩结合隔震支座预压缩的组合方案获取了隔震支座更换空间,结构设计计算比顶升更换方式更为简单,采用的更换设备更为简单,隔震支座的更换难度及成本大幅降低。低。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隔震支座


[0001]本技术属于固定建筑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隔震支座。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结构隔震技术是通过设置隔震层来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减小结构的地震加速度响应;同时隔震层具有较高的耗能能力,来耗散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截至2019年,我国已建成投入使用的隔震建筑体量已经超过了6000栋。隔震建筑运用的产品包括:天然橡胶隔震支座(LNR)、铅芯橡胶隔震支座(LRB)、弹性滑板支座(ESB)、摩擦摆隔震支座等。
[0003]隔震建筑日常维护过程中可能要面临隔震支座更换的难题,隔震支座更换的需求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
[0004](1)隔震建筑多建于高设防烈度区域,在建筑物使用年限内发生地震的概率较高,当隔震建筑经历大震后,支座产生不可接受的变形、损坏或者不再适宜承载等情况时,需要进行支座更换;
[0005](2)超长结构采用隔震技术时,温度应力会造成支座侧向变形。当变形量超出许可范围且没有其他方法消除影响时,也需要对支座进行更换;
[0006](3)早期隔震技术发展不成熟时兴建的隔震建筑,后期进行功能升级、改造的情况,需要对隔震支座进行更换。
[0007](4)隔震支座超出设计使用年限后,出现严重老化、性能衰减的情况,需要对支座进行更换。
[0008](5)隔震支座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同样要对支座进行更换。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站楼项目中,隔震支座供应商提供的支座由于内部橡胶欠硫化,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夹层橡胶被挤出,这样的支座不仅不具备隔震功能,其竖向承载也极具风险,因此必须进行更换。
[0009]现有的隔震支座更换技术通常采用顶升(同步顶升、异步顶升)技术,抬高所需更换支座部位的结构高度,以获得隔震支座更换的空间。从支座更换的建筑结构设计、顶升系统设计、结构加固设计、顶升控制、结构健康监测、支座更换等过程都极其复杂,且更换的费用高昂,稍有计算失误或者操作失误容易对建筑结构产生损伤,如结构构件开裂、失稳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顶升即可完成隔震支座更换的建筑隔震支座。
[00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隔震支座,其包括隔震橡胶支座、分别设于所述隔震橡胶支座上端面和下端面上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的周面上设有一一对应的连接孔,或者所述上连接板上端面和所述下连接板的下端面上设有贯通且一一对应的沉孔,所述隔震支座还包括连接在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的连接孔上或连接在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的沉孔上用于将隔震橡胶支座压缩的连接件。
[0012]优化的,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上设置连接孔时,所述连接件包括设于所
述连接孔内的固定螺栓以及对应的所述连接孔内的固定螺栓上的固定钢板。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设于连接孔或沉孔作为受力点,结合连接件使上下连接板进行预压缩,便于新的隔震支座放入上支墩和下支墩之间。
附图说明
[0014]附图1为隔震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2为隔震支座更换流程图;
[0016]附图3隔震支座更换支撑系统;
[0017]附图4混凝土支墩标高示意图;
[0018]附图5隔震支座更换施工阶段流程;
[0019]附图6隔震支座未压缩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7隔震支座预压缩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3]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
ꢀ“
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5]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26]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
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以下详细描述:
[0028]如图6

8所示,建筑隔震支座1,其包括隔震橡胶支座11、分别设于所述隔震橡胶支座11上端面和下端面上的上连接板12和下连接板13,所述上连接板12和所述下连接板13的周面上设有一一对应的连接孔14,所述隔震支座1还包括连接在上连接板12和下连接板13上的连接孔14上且用于将隔震橡胶支座11压缩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设于所述连接孔14内的固定螺栓15以及对应的所述连接孔14内的固定螺栓15上的固定钢板16。
[0029]基于上述建筑隔震支座1的无顶升更换方法,所述隔震支座1位于下支墩22和上支墩21之间,所述更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结构设计计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隔震支座,其包括隔震橡胶支座、分别设于所述隔震橡胶支座上端面和下端面上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的周面上设有一一对应的连接孔,或者所述上连接板上端面和所述下连接板的下端面上设有贯通且一一对应的沉孔,所述隔震支座还包括连接在上连接板和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吴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海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