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灭弧室和真空交流接触器
[0001]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真空灭弧室和真空交流接触器。
技术介绍
[0002]真空灭弧室用于熄灭动触头与静触头分开时拉出的电弧,但现有真空灭弧室的产生的电弧容易损伤到真空灭弧室的壳体或者内部的波纹管,为了提高对壳体和波纹管的防护效果,会导致真空灭弧室内的屏蔽腔体越做越大,导致真空灭弧室的体积也比较大。此外,现有真空交流接触器对真空灭弧室的固定能力不强,导致产品受冲击振动后动导电杆导向处弯曲变形,产品卡滞,影响产品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体积小、寿命长、可靠性高的真空灭弧室。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真空灭弧室,包括灭弧室壳体、相对设置在灭弧室壳体内的动触头和静触头,以及分别与动触头和静触头连接的动导电杆和静导电杆,所述动触头与动导电杆之间设有动屏蔽罩,所述静触头与静导电杆之间设有静屏蔽罩,动屏蔽罩和静屏蔽罩的开口方向相同,且动屏蔽罩位于静屏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灭弧室,包括灭弧室壳体、相对设置在灭弧室壳体内的动触头(14)和静触头(15),以及分别与动触头(14)和静触头(15)连接的动导电杆(11)和静导电杆(17),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14)与动导电杆(11)之间设有动屏蔽罩(141),所述静触头(15)与静导电杆(17)之间设有静屏蔽罩(151),动屏蔽罩(141)和静屏蔽罩(151)的开口方向相同,且动屏蔽罩(141)位于静屏蔽罩(151)的内侧,动触头(14)和静触头(15)位于动屏蔽罩(141)与静屏蔽罩(151)之间,在动导电杆(11)的外侧设有波纹管(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动法兰(12)和静法兰(16),以及连接在动法兰(12)与静法兰(16)之间的绝缘壳体(13),所述的动屏蔽罩(141)和静屏蔽罩(151)对应设置在绝缘壳体(13)的内侧,在动法兰(12)和静法兰(16)上分别设有用于避让动导电杆(11)和静导电杆(17)的避让孔,所述波纹管(19)远离动屏蔽罩(141)的一端与动法兰(1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19)的内侧设有与动法兰(12)连接的导向筒(18),动导电杆(11)与导向筒(18)的内侧滑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导电杆(11)与动触头(14)之间设有动安装凸台(1102),动安装凸台(1102)的直径小于动导电杆(11),在动安装凸台(1102)四周形成与动屏蔽罩(141)配合的动安装槽(1104),所述动屏蔽罩(141)插入动安装槽(1104)上与动导电杆(11)限位固定;和/或,所述静导电杆(17)与静触头(15)之间设有静安装凸台(1702),静安装凸台(1702)的直径小于静导电杆(17),在静安装凸台(1702)四周形成与静屏蔽罩(151)配合的静安装槽(1704),所述静屏蔽罩(151)插入静安装槽(1704)上与静导电杆(17)限位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安装凸台(1102)的一侧与动导电杆(11)连接,动安装凸台(1102)远离动导电杆(11)的侧面上设有动定位凸台(1101),在动触头(14)上设有与动定位凸台(1101)配合的动定位槽(1401);和/或,所述静安装凸台(1702)的一侧与静导电杆(17)连接,静安装凸台(1702)远离静导电杆(17)的侧面上设有静定位凸台(1701),在静触头(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翔,朱直坚,郑乾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