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腱鞘炎的小针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207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腱鞘炎的小针刀结构,包括针刀柄、针刀体和针刀尖,针刀体和针刀尖均为实心结构,针刀尖通过连接组件与针刀体的末端连接,且针刀尖的针尖部分为“V”形结构,“V”形结构包括V形槽和两侧尖角,尖角对称设置在V形槽的两侧,在两侧尖角的内侧对称设置有切割刃,在V形槽内侧形成V形切割区,且尖角的下端尖部为圆弧形结构;在使用时,将“V”形针尖两边的尖角卡在患病腱鞘两侧的鞘管上,使得中部的V形切割区骑在患病腱鞘上,仅需向前推动“V”形针尖便可利用V形切割区完成对患者患病腱鞘的切割,能够有效避免多次切割患者患病腱鞘,本小针刀结构具有切割精度高、便于控制、使用简单方便的特点。使用简单方便的特点。使用简单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腱鞘炎的小针刀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外科手术用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腱鞘炎的小针刀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腱鞘炎又称为狭窄性腱鞘炎,是指腱鞘因为机械性摩擦而引起的慢性无菌性炎症改变;手与腕部狭窄性腱鞘炎是最常见的腱鞘炎,好发于长期、快速、过度用力使用手指和腕关节的中老年妇女、轻工业工人和管弦乐器演奏家等;主要表现为手指、腕关节疼痛、活动受限;通常在初始治疗中使用保守治疗,包括调整手部活动、夹板固定和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但这种方法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环节患者的疼痛,而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腱鞘炎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感;
[0003]于是选择腱鞘切开术,术后1个月内不能手工劳动,小针刀是本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小针刀闭合性松解切开狭窄部分腱鞘,大约90%的病人1次针刀即可治愈,术后休息3

7天即可进行正常劳动,可见,小针刀手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腱鞘炎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感;
[0004]在现有技术中,小针刀多为中空式结构,其针尖为平头针尖,当利用小针刀进行骨外科狭窄性腱鞘炎手术时,空心结构的小针刀刀体强度较小,容易发生弯曲和折断,同时平头针尖与患病腱鞘处接触面积较小,且是同平面接触,在使用时需要进行多次切割才能将患者患病腱鞘切开,对患者患病腱鞘进行治疗,而在手术过程中,由于是人为切割,在利用小针刀进行切割手术时,每一次切割动作之间均存在切割误差,不能保证每一次都切在同一个位置上,因此造成患者腱鞘切割面增大,对患者造成非必要的病理性疼痛,不利于手术的开展;同时平头针头不利于切开患者狭窄处的腱鞘,应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腱鞘炎的小针刀结构,通过将小针刀的针尖部分设计为“V”形针尖,在使用时,将“V”形针尖两边的尖角卡在患病腱鞘两侧的鞘管上,使得中部的V形切割区骑在患病腱鞘上,仅需向前推动“V”形针尖便可利用V形切割区完成对患者患病腱鞘的切割,能够有效避免多次切割患者患病腱鞘,本小针刀结构具有切割精度高、便于控制、使用简单方便的特点。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用于治疗腱鞘炎的小针刀结构,包括针刀柄、针刀体和针刀尖,所述针刀体和针刀尖均为实心结构,针刀尖通过连接组件与针刀体的末端连接,且所述针刀尖的针尖部分为“V”形结构,所述“V”形结构包括V形槽和两侧尖角,尖角对称设置在V形槽的两侧,在两侧尖角的内侧对称设置有切割刃,在V形槽内侧形成V形切割区,且所述尖角的下端尖部为圆弧形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针刀体的末端连接部、针刀尖的上端连接部和螺纹连接套,所述螺纹连接套转动设置在针刀体的末端连接部,与设置在针刀尖的上端连接部
的插块上的外螺纹配合使用,将针刀体的末端连接部与针刀尖的上端连接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的针刀体的末端连接部上设置有一圈卡槽,卡槽与设置在螺纹连接套侧端面上的卡合凸起配合使用,将螺纹连接套转动设置在针刀体的末端连接部的端部。
[0010]优选的,所述的针刀体的末端连接部还设置有插槽,插槽内设置有若干限位插杆,所述插块上还设置有若干限位插孔,限位插孔与限位插杆配合使用。
[0011]优选的,所述的限位插杆和限位插孔均呈梅花形布置。
[0012]优选的,所述的限位插孔内还设置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压板和弹簧,压板为圆形卡板,圆形卡板与限位插孔的直径相同,活动卡合在限位插孔内,所述弹簧设置在压板的背侧,其一端与限位插孔的内底面连接,另一端与压板的背侧端面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腱鞘炎的小针刀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
[0014](1)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治疗腱鞘炎的小针刀结构,本小针刀的针刀体和针刀尖均为实心结构,在进行患者患病处的腱鞘切割时,针刀本身强度较大,在切割过程中不会发生针刀体弯曲或折断,以及针刀尖切割刃面较小的问题,可以有效的保证患者患病处腱鞘切割的顺利进行;
[0015](2)本技术将针刀尖的针尖部分为“V”形结构,且在“V”形结构的两侧尖角内侧对称设置有切割刃,在V形槽内侧形成V形切割区,在使用时,将“V”形针尖两边的尖角卡在患病腱鞘两侧的鞘管上,使得中部的V形切割区骑在患病腱鞘上,仅需向前推动“V”形针尖便可利用V形切割区完成对患者患病腱鞘的切割,能够有效避免多次切割患者患病腱鞘,最大程度减小诊疗创面,减轻病人痛苦,且具有切割精度高、便于控制、
[0016]使用简单方便的优点;
[0017](3)将针刀体与针刀尖可拆卸连接,在使用时,根据损耗情况,及时更换针刀尖,避免多次更换针刀体,减少在手术过程中的医疗器材的损耗,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小针刀结构的主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小针刀结构的侧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针刀体末端连接部的右视图。
[0022]图5为本技术针刀尖上端连接部的左视图。
[0023]其中:1.针刀柄,2.针刀体,21.卡槽,22.限位插杆,23.插槽,3.针刀尖,31.切割刃,32.V形槽,33.尖角,34.插块,35.限位插孔,36.压板,37.弹簧,4.螺纹连接套,41.卡合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5]参照附图1

5所示的一种用于治疗腱鞘炎的小针刀结构,包括针刀柄1、针刀体2和针刀尖3,针刀柄1设置在针刀体2的尾端,针刀尖3通过连接组件与针刀体2的末端可拆卸连
接,为保证在进行腱鞘切割过程中针刀体2和针刀尖3的强度,将所述针刀体2和针刀尖3均设计为实心结构,避免针刀体2弯曲或折断;且为保证切割面积,避免多次对患者患病腱鞘进行切割,将所述针刀尖3的针尖部分为“V”形结构,所述“V”形结构包括V形槽32和两侧尖角33,尖角33对称设置在V形槽32的两侧,在两侧尖角33的内侧对称设置有切割刃31,在V形槽32内侧形成V形切割区,在使用时,将“V”形针尖两边的尖角33卡在患病腱鞘两侧的鞘管上,使得中部的V形切割区骑在患病腱鞘上,仅需向前推动“V”形针尖便可利用V形切割区完成对患者患病腱鞘的切割,原理与推刀类似,此种结构可以有效避免多次切割患者患病腱鞘,最大程度减小诊疗创面,减轻病人痛苦,且切割精度高;同时为避免当尖角33卡合在鞘管上对鞘管造成损伤,将所述尖角33的下端尖部设计为圆弧形结构,避免损伤患病腱鞘两侧鞘管。
[0026]优选的,为便于将针刀体2与针刀尖3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针刀体2的末端连接部、针刀尖3的上端连接部和螺纹连接套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腱鞘炎的小针刀结构,包括针刀柄(1)、针刀体(2)和针刀尖(3),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刀体(2)和针刀尖(3)均为实心结构,针刀尖(3)通过连接组件与针刀体(2)的末端连接,且所述针刀尖(3)的针尖部分为“V”形结构,所述“V”形结构包括V形槽(32)和两侧尖角(33),尖角(33)对称设置在V形槽(32)的两侧,在两侧尖角(33)的内侧对称设置有切割刃(31),在V形槽(32)内侧形成V形切割区,且所述尖角(33)的下端尖部为圆弧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腱鞘炎的小针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针刀体(2)的末端连接部、针刀尖(3)的上端连接部和螺纹连接套(4),所述螺纹连接套(4)转动设置在针刀体(2)的末端连接部,与设置在针刀尖(3)的上端连接部的插块(34)上的外螺纹配合使用,将针刀体(2)的末端连接部与针刀尖(3)的上端连接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腱鞘炎的小针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刀体(2)的末端连接部上设置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耀忠张翔刘佳瑞刘红霞赵川槐吕文飞王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巴彦淖尔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