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加热饭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191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加热饭盒,解决了现有自热饭盒中的发热材料占用空间大、恒温效果差且能源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连接有端盖的内壳体,内壳体连接有加热电阻,加热电阻连接有控温模块,控温模块连接有可充电蓄电池,所述内壳体外部设置有外壳体,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设置有与内壳体相连的温差发电片,温差发电片通过充电电路与可充电蓄电池相连。当内壳体中存在热饭菜时,温度通过内壳体内壁传给温差发电片紧贴内壁的一侧,使得温差发电片两侧产生温差,利用塞贝克效应将产生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控温模块时刻监测内壁温度,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可充电蓄电池开始工作,加热电阻为盒内饭菜加热。加热电阻为盒内饭菜加热。加热电阻为盒内饭菜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加热饭盒


[0001]本技术涉及饭盒
,特别是指一种自加热饭盒。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保温饭盒保温原理大都是通过特殊的材质来起到隔绝热损失的目的,保温效果与保温材质的好坏息息相关,较好的保温材质成本也非常高。较热的饭菜一时也并不适合食用,还得等到饭菜达到适宜温度食用,期间既费时又浪费大量的热,并且在饭菜过凉时还不能通过自己的需要达到随时加热保温的目的。现有自加热饭盒其原理为饭盒自带发热剂与水进行化学反应,进而放出热量加热饭盒。自带的发热剂不仅会占用较多的空间,而且不能重复利用,不仅能源利用率低,而且浪费资源污染环境。
[0003]为解现有自加热饭盒的上述问题,现有授权公告日为2016.02.24、授权公告号为CN 205040846 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可加热饭盒,包括盒体,还包括温差电致冷组件、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电路,所述盒体底部设有空腔,温差电致冷组件设置在空腔内,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盒体内腔中,所述温差电致冷组件、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盒体内腔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均设有温度传感器;还设有温度保护电路,所述的温度保护电路包括降温风扇和降温温度传感器,降温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温差电致冷组件的表面上,降温风扇的出风口对准温差电致冷组件,降温风扇、降温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电路连接。
[0004]采用上述专利方案的饭盒可以自动对饭盒内部的温度进行监控和调控,但是结构过于复杂,不仅包括温差电致冷组件、多个温度传感器和降温温度传感器,而且还有降温风扇。上述的多种结构仍然占用了很大的空间,而且温度传感器、降温温度传感器、降温风扇和温差电致冷组件均需要与控制器通信,以此形成闭环控制电路,加温实现过程和保温实现过程较为复杂,并且不能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加热饭盒,解决了现有自热饭盒中的加热材料占用空间大、恒温效果差且能源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加热饭盒,包括连接有端盖的内壳体,内壳体连接有加热电阻,加热电阻连接有控温模块,控温模块连接有可充电蓄电池,所述内壳体外部设置有外壳体,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设置有与内壳体相连的温差发电片,温差发电片通过充电电路与可充电蓄电池相连。工作时,当内壳体中存在热饭菜时,温度通过内壳体内壁传给温差发电片紧贴内壁的一侧,使得温差发电片两侧产生温差,利用塞贝克效应将产生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控温模块时刻监测内壁温度,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可充电蓄电池开始工作,加热电阻为盒内饭菜加热,当加热过高时,可充电蓄电池停止工作,使其保持在恒定适宜温度范围内。
[0007]进一步地,所述温差发电片呈片状贴设在内壳体的外壁上,可以在温差发生之时即进行能量回收利用,更加节能环保。
[0008]进一步地,所述温差发电片上设置有导热硅胶层,使温差发电片更加灵敏快速地导热。
[0009]进一步地,所述温差发电片设置有若干个且彼此并联,各个温差发电片均匀分布在内壳体的外壁上,既能充分利用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空间,又能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能源。
[0010]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为真空层,温差发电片设置在所述真空层内,进一步增强了保温性能。
[0011]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体或/和外壳体为金属壳体。
[0012]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电阻设置在内壳体的底部,所述温差发电片设置在内壳体的四周。
[0013]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注水腔,所述加热电阻通过加热注水腔使内壳体的内腔升温。
[0014]进一步地,所述可充电蓄电池为锂电池且连接有USB充电口。
[0015]进一步地,所述控温模块连接有用于显示温度的显示屏。
[0016]本技术基于温差发电,利用半导体材料,根据盛装热饭菜的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存在的温差,将饭菜变凉过程中散失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储存于可充电电源中,加快较热饭菜的散热以达到适宜食用的温度。设置带有温度传感器的控温模块,当盒内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可利用可充电电源中储存的电能为其加热,以实现长时间的保温的目的。在电容储能不足的情况下还可利用充电宝等通过外部接口为其蓄能加热,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环保性,内置温差发电片,对热能起到充分利用,节能减排。
[0018](2)便捷性,可充电电源中储存的电能可随时根据所需加热饭菜,还可设定温度,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自动加热饭菜达到长时间保温效果。外置USB接口在储能不足时可充电宝等进行续航。
[0019](3)经济性,由于以温差发电为基础进行加热保温,对保温材质要求并不是很高,大大节省了成本。
[0020](4)高效性,在饭菜温度过高时可加速散热达到可食用温度,且将这一部分充分热量储存了起来,在饭菜温度过凉时又再次利用以加热饭菜,高效节能。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23]图2为图1的左视图;
[0024]图3为图1的俯视图;
[0025]其中:1、内壳体,2、外壳体,3、真空层,4、端盖,5、底座,6、可充电蓄电池,7、控温模块,8、加热电阻,9、显示屏,10、温差发电片,11、USB充电口,12、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一种自加热饭盒,如图1

3所示,包括连接有端盖4的内壳体1,内壳体1连接有加热电阻8,加热电阻连接有控温模块7,控温模块7连接有可充电蓄电池6。控温模块7可以根据自身温度传感器监测内壳体1的温度状况,进而实时控制加热电阻8对内壳体1进行加热。所述可充电蓄电池6为锂电池且连接有USB充电口11,便于充电;所述控温模块7连接有用于显示温度的显示屏9,可以实时观察内壳体1的温度。
[0028]所述内壳体1外部设置有外壳体2,内壳体1与外壳体2之间为真空层3,可增强保温性能。内壳体1或/和外壳体2为金属壳体,端盖4螺纹连接在内壳体1和外壳体2的端部,外壳体2连接有提手12。所述内壳体1和外壳体2的底部设置有底座5,所述可充电蓄电池6、控温模块7均设置在底座5内。
[0029]所述真空层3内设置有与内壳体1相连的温差发电片10,温差发电片10通过充电电路与可充电蓄电池6相连。工作时,当内壳体中存在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加热饭盒,包括连接有端盖(4)的内壳体(1),内壳体(1)连接有加热电阻(8),加热电阻连接有控温模块(7),控温模块(7)连接有可充电蓄电池(6),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1)外部设置有外壳体(2),内壳体(1)与外壳体(2)之间设置有与内壳体(1)相连的温差发电片(10),温差发电片(10)通过充电电路与可充电蓄电池(6)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加热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片(10)呈片状贴设在内壳体(1)的外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加热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片(10)上设置有导热硅胶层。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自加热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片(10)设置有若干个且彼此并联,各个温差发电片(10)均匀分布在内壳体(1)的外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加热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百强田海龙万佳俊熊正李智张芳芳马璐张波刘捷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轻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