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线圈引线的捻线机构,尤其是一 种电磁线圈线头与线尾引线的捻线机构。
技术介绍
科技的日新月异,各类线圈产品亦随之被广泛的应用于计 算机、家电、通讯等各种科技产品,有鉴于对线径过细的线圈 产品其线头端引线及线尾端引线缠绕于线圈骨架端子上时易造 成铜线断线的情形,以及线圈骨架端子于焊接过程亦可能造成 铜线断线之疑虑。目前习用的处理方式是由手工将线在一定的 有效长度内反复迭加后再行拧揉使之变粗,或藉由简易机构钩 线使之反复迭加后再行拧转使之变粗,手工的处理方式在反复 迭加过程长度不易控制,拧揉结果粗细不一,简易机构钩线稳 定性差,效率不佳,机构调整不易,拧转后脱线不确实,不仅 难以提高生产效率,对线圈质量更造成不良之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线圈线头与 线尾引线的捻线机构,该机构能有效解决所要捻线的长度不易 控制,拧揉结果粗细不一,稳定性不佳,机构调整不易,拧转后脱线不确实等诸多问题,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使线圈质量 更趋禾急定。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 种电磁线圈线头与线尾引线的捻线机构,本体包括基板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线圈线头与线尾引线的捻线机构,本体包括基板和前、后、左、右立板,前、后、左、右立板对应固定于基板的前、后、左、右侧,其特征是:本体前后方向上安装有线性滑轨及与线性滑轨配合的滑座,走线机构下面可左右移动地连结于滑座上面,走线机构上面安装有钩线架,钩线架上面的前、后侧分别固定第一、二钩线圈,第一钩线圈高于第二钩线圈,处于走线机构下方且在基板上的前、后位置分别安装前、后链轮,前、后链轮中心形成的直线与线性滑轨走向相互平行,前、后链轮中心形成的直线同时与走线机构的移动方向垂直,前、后链轮中的其中一个连接第一驱动机构,一链条啮合连结于前、后链轮上,链条上的某一处再与走线机构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线圈线头与线尾引线的捻线机构,本体包括基板和前、后、左、右立板,前、后、左、右立板对应固定于基板的前、后、左、右侧,其特征是本体前后方向上安装有线性滑轨及与线性滑轨配合的滑座,走线机构下面可左右移动地连结于滑座上面,走线机构上面安装有钩线架,钩线架上面的前、后侧分别固定第一、二钩线圈,第一钩线圈高于第二钩线圈,处于走线机构下方且在基板上的前、后位置分别安装前、后链轮,前、后链轮中心形成的直线与线性滑轨走向相互平行,前、后链轮中心形成的直线同时与走线机构的移动方向垂直,前、后链轮中的其中一个连接第一驱动机构,一链条啮合连结于前、后链轮上,链条上的某一处再与走线机构相固连,前立板内侧间隔设有一中间立板,中间立板内侧立面设有转轮,转轮固定于中空之轴心上,中空轴心穿过中间立板,转轮连于第二驱动机构,转轮上固定一钩针座,钩针座上设有第一固定钩针,第一固定钩针呈向前立板倾斜,走线机构上方设有一钩针脱离机构,钩针脱离机构可在本体上前后滑动固定,钩针脱离机构的下面固设有第二固定钩针,第一、二固定钩针呈在前后一直线上,铜线恰可经过第一、二固定钩针,钩针脱离机构相对基板可升起。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磁线圈线头与线尾引线的捻 线机构,其特征是本体基板上的左、右两侧各安装有一线性 滑轨,线性滑轨上面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锡钦,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炜煌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