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出用硅藻土吸水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485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吸水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外出用硅藻土吸水垫,包括有至少一层的弹性体层,和至少一层的纺织体层,纺织体层与弹性体层贴合形成多层吸水垫体,为了避免多层材质因使用不当或者频繁的收卷打开,造成材料结构分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弹性体层采用镂空部的设计,将纺织体层以嵌合的方式完成拼接组装,并且未免嵌合及后续使用过程中纺织体层的脱落,可以将纺织体层的外侧侧面加工成卡翼设计,并且通过圆角化方便安装嵌合工作,通过上述设计,本产品不仅结构轻薄且柔软、而且方便携带及收纳,可以广泛的应用于户外、外出使用。外出使用。外出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出用硅藻土吸水垫


[0001]本技术涉及吸水垫
,特别是一种外出用硅藻土吸水垫。

技术介绍

[0002]一般均会于浴室门口放置各式各样由编织布制成或编织布与橡胶贴合的吸水地垫,但止滑效果不好,踩踏时易发生滑倒的情形,而另一种以硬式硅藻土吸水地垫,主要通过利用石膏与硅藻土粉末混合水制成,可利用其多孔隙的材料特性迅速吸收水分,吸水速度较编织布与橡胶贴合的吸水地垫更快,不过,其有踩踏触感不佳、易破裂及易滑移,需搭配止滑垫使用等问题,显然有须改进之处。
[0003]再者,软式硅藻土吸水地垫虽可解决上述问题,但是以上所有的吸水地垫,均因垫体本身厚度太厚的问题,无法捷供外出旅行携带来使用,以及收纳上也太占空间,显然亦有须改进的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出用硅藻土吸水垫,以解决前述问题,并且具有较为轻薄的结构设计,方便携带。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出用硅藻土吸水垫,包括有至少一层的弹性体层,和至少一层的纺织体层,纺织体层与弹性体层形成多层吸水垫体;弹性体层由柔性材料和吸水材料混合制成,纺织体层由吸水材料和纺织材料混合制成。
[0006]其中,弹性体层上开设有若干镂空部,镂空部为“X”型和/或“V”型呈N行M列设置,和/或纺织体层与镂空部的形状互补。
[0007]进一步的,镂空部体积为多层吸水垫体体积的20%

30%,和/或纺织体层与镂空部相接的端面向外延伸有卡翼,和/或卡翼呈圆角设计。
[0008]其中,柔性材料为天然橡胶、聚氯乙烯、丁苯橡胶、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和/或吸水材料为硅藻土、陶土、黏土、砂、棉、寒天、淤泥、炉渣、树脂、尼龙、聚丙烯酸盐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和/或纺织材料为PET纤维、PP纤维或尼龙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0009]优选的,弹性体层和/或纺织体层厚度小于3mm,纺织体层厚度小于弹性体层。
[0010]优选的,柔性材料和/或纺织材料中混合加入有5wt%

95wt%的吸水材料。
[0011]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外出用硅藻土吸水垫,吸水垫包含有至少一弹性体层和/或至少一纺织体层,弹性体层由柔性材料和吸水材料混合制成一薄片状。
[0012]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外出用硅藻土吸水垫,吸水垫包含有至少一弹性体层和/或至少一纺织体层,纺织体层由吸水材料和纺织材料混合制成一薄片状。
[0013]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外出用硅藻土吸水垫,吸水垫包含有至少一弹性体层,弹性体层由吸水材料、纺织材料、柔性材质混合发泡制成;
[0014]和/或柔性材料为天然橡胶、聚氯乙烯、丁苯橡胶、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
或其组合;
[0015]和/或吸水材料为硅藻土、陶土、黏土、砂、棉、寒天、淤泥、炉渣、树脂、尼龙、聚丙烯酸盐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0016]和/或纺织材料为PET纤维、PP纤维或尼龙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0017]进一步的,吸水垫层厚度小于3mm。
[0018]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通过结构优化,设计有弹性体层和纺织体层,并且在保证力学性能和结构稳定的情况下,弹性体层和纺织体层可以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选择单层或多层结构,通过结构的优化硅藻土吸水垫不仅结构轻薄、方便收纳,且结合构造的稳固性佳,更可提供使用者多样化的使用感受。
[0020]2.为了避免多层材质因使用不当或者频繁的收卷打开,造成材料结构分层,本技术提出了采用镂空部的设计,将纺织体层以嵌合的方式完成拼接组装,并且未免嵌合及后续使用过程中纺织体层的脱落,可以将纺织体层的外侧侧面加工成卡翼设计,并且通过圆角化方便安装嵌合工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A

A断面图。
[0023]图1、2中:10、吸水垫,11、弹性体层,12、纺织体层,13、镂空部。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断面图,其中:20、吸水垫,21、弹性体层,22、纺织体层。
[00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断面图,其中:30、吸水垫,31、弹性体层,32、纺织体层。
[002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4中结构示意图中纺织体层的设计样式图。
[0028]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4中纺织体层的另一种设计样式图。
[0029]图5

7中:40、吸水垫,41、弹性体层,42、纺织体层,43、镂空部,44、卡翼。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实施例1
[0032]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外出用硅藻土吸水垫,吸水垫10,包括有一层的弹性体层11,和一层的纺织体层12,纺织体层12与弹性体层11形成双层吸水垫体;弹性体层11由柔性材料和吸水材料混合制成,纺织体层12由吸水材料和纺织材料混合制成。
[0033]其中,弹性体层11上开设有若干镂空部,镂空部13为“X”型和/或“V”型呈N行M列设置,纺织体层12与镂空部13的形状互补。
[0034]进一步的,镂空部13体积为吸水垫10体积的20%

30%。
[0035]其中,柔性材料为天然橡胶、聚氯乙烯、丁苯橡胶、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
或其组合。
[0036]其中,吸水材料为硅藻土、陶土、黏土、砂、棉、寒天、淤泥、炉渣、树脂、尼龙、聚丙烯酸盐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0037]其中,纺织材料为PET纤维、PP纤维或尼龙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0038]具体的可以采用:
[0039]弹性体层11采用的柔性材料为天然橡胶,其中吸水性材料为硅藻土和黏土,所形成的弹性体层11中各组分质量比为,天然橡胶:硅藻土:黏土=80%:10%:10%;纺织体层12采用PET纤维、陶土和黏土混合制备,所形成的纺织体层12中各组分质量比为PET纤维、陶土和黏土=80%:10%:10%。
[0040]又有组合例如:弹性体层11采用的柔性材料为聚氯乙烯、丁苯橡胶,其中吸水性材料为硅藻土、棉、炉渣,所形成的弹性体层11中各组分质量比为聚氯乙烯:丁苯橡胶:硅藻土:棉:炉渣=35%:15%:25%:10%:15%;纺织体层12采用PP纤维、尼龙与硅藻土、棉混合制备,所形成的纺织体层12中各组分质量比为PP纤维:尼龙:硅藻土:棉=60%:10%:15%:15%,其他组合合成方式不予本篇赘述,但所涉及组合形式均在本技术所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出用硅藻土吸水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至少一层的弹性体层,和至少一层的纺织体层,所述纺织体层与所述弹性体层贴合形成多层吸水垫体;所述弹性体层上开设有若干镂空部,所述镂空部为“X”型和/或“V”型呈N行M列设置,所述纺织体层与所述镂空部的形状互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出用硅藻土吸水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部体积为多层吸水垫体体积的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振益黃淑真高上杰高雪芳賴永彬施咏瀚张宇呈黄彦诚
申请(专利权)人:简单绿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