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溢电饭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4849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溢电饭煲,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饭煲在快速烹饪时易发生溢锅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防溢电饭煲,包括煲体和盖合在所述煲体上的煲盖,所述电饭煲包括可拆的防溢盖,所述电饭煲快速烹饪时,所述煲盖处于打开状态,所述防溢盖盖合在所述煲体上,所述防溢盖具有与外界连通的防溢腔,所述防溢腔的底壁分布有与煲体内部连通的通孔。防溢腔的底壁分布有与煲体内部连通的通孔。防溢腔的底壁分布有与煲体内部连通的通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溢电饭煲


[0001]本技术涉及电饭煲
,尤其涉及一种防溢电饭煲。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电饭煲包括煲体和煲盖,煲盖上设有用于排汽的蒸汽阀。电饭煲具有多种烹饪功能,例如煮饭、煮粥,在煮粥时,为了能够缩短煮粥的烹饪时间,需要采用大功率加热,粥沸腾后产生的米汤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大量的气泡随着蒸汽一起排向蒸汽阀内,由于气泡量太大,因此现有的蒸汽阀无法及时对所有的气泡进行破泡消泡处理,这便导致部分气泡溢出锅盖破裂而脏污锅盖或者烫伤用户,由此增加了用户的清洁难度以及用户身体遭受烫伤的可能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3]为此,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电饭煲,煲盖上设有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风扇和连通烹饪腔的进风通道,快速烹饪时,风扇将外界的冷风送入进风通道内,随后冷风进入烹饪腔内以降低烹饪腔内的温度,进而使米粥表面的泡沫受冷而收缩破裂,实现破泡。为了防止烹饪过程中风扇堵转造成无法送风进行冷却破泡,在煲盖上设有堵转报警,一旦发现风扇堵转,则取消大功率加热。虽然,现有技术中可以在电路控制上防止出现冷却装置失效,但该方案仅是电控防护方案,如果电控出现问题,由于无机械的防护,仍会出现溢锅会造成消费者很难清洗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溢电饭煲,能够在快速烹饪时始终保持破泡效果,从而有效防止了泡沫外溢。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防溢电饭煲,包括煲体和盖合在所述煲体上的煲盖,所述电饭煲包括可拆的防溢盖,所述电饭煲快速烹饪时,所述煲盖处于打开状态,所述防溢盖盖合在所述煲体上,所述防溢盖具有与外界连通的防溢腔,所述防溢腔的底壁分布有与煲体内部连通的通孔。
[0007]进一步的,所述防溢盖上固定有密封圈,所述煲体包括外锅和置于所述外锅内的内锅,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内锅密封配合。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防溢盖包括上下两端敞开的筒体和固定在所述筒体内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筒体内部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形成所述防溢腔,所述通孔设于所述分隔板上。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固定在所述下腔体内,所述筒体套装在所述内锅外侧。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板上设有卡接孔,所述密封圈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接孔卡接固定。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内侧面底部设有导向筋,所述导向筋与所述内锅的锅沿配合,以对所述防溢盖进行上下限位和径向限位。
[0012]进一步的,所述防溢盖为树脂件;或者所述防溢盖为金属件,所述金属件的表面设
有不粘涂层。
[0013]进一步的,所述防溢电饭煲还包括设有透气孔的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盖合在所述防溢腔上。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罩为金属件或者树脂件或者布料。
[0015]进一步的,所述防溢盖上设有把手。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中的电饭煲在进行快速煮粥时,先将煲盖打开,然后将防溢盖盖合在煲体上,粥产生的泡沫会经过通孔进入防溢腔内,由于防溢腔与外界连通,因此涌入防溢腔内的泡沫与外界的冷空气接触后,会遇冷收缩并在防溢腔内破裂,由此避免了泡沫继续上涌而溢出防溢腔外,进而起到了防溢的效果;另外,破裂的泡沫也会经通孔回流进入煲体内,以减少营养成分的流失;最后,本技术中只需增加一个防溢盖即可,无需在煲盖上设置复杂的冷却装置以及控制电路,由此降低了制造成本。
[0018]防溢盖上固定有密封圈,煲体包括外锅和置于外锅内的内锅,密封圈与内锅密封配合。如此设计,保证了防溢盖与内锅之间的密封性能,避免了沸腾的粥和泡沫发生泄漏而脏污煲体。
[0019]防溢盖包括上下两端敞开的筒体和固定在筒体内的分隔板,分隔板将筒体内部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形成防溢腔,通孔设于分隔板上。如此设计,能够增大防溢腔的敞开面积,进而能使防溢腔内的泡沫充分与外界的冷空气接触,以此提升破泡效果;同时这样设计,还能利于用户清洗防溢腔。
[0020]密封圈固定在下腔体内,筒体套装在内锅外侧。密封圈固定在下腔体内,可提升防溢盖的外观;而筒体套装在内锅外侧,则可通过内锅对筒体进行径向限位,进而避免防溢盖在蒸汽的推动下发生径向晃动,由此保证了防溢盖盖合的稳定性。
[0021]分隔板上设有卡接孔,密封圈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卡扣,卡扣与卡接孔卡接固定。如此设计,即能保证密封圈的固定牢靠性,又能便于密封圈的拆卸清洗。
[0022]筒体的内侧面底部设有导向筋,导向筋与内锅的锅沿配合,以对防溢盖进行上下限位和径向限位。如此设计,能够进一步防止防溢盖在蒸汽的作用下发生径向晃动以及上下窜动,由此保证了防溢盖与内锅之间的密封性能。
[0023]防溢盖为树脂件,如此设计,利于防溢盖加工成型以及降低制造成本;而防溢盖为金属件,金属件的表面设有不粘涂层,如此设计,可提高防溢盖的抗污和不粘性能,以方便清洗;同时也能使烹饪更加卫生健康。
[0024]防溢电饭煲还包括设有透气孔的防尘罩,防尘罩盖合在防溢腔上。如此设计,既能保证防溢腔通过透气孔与外界连通,又能有效避免空气中的灰尘污染煲体内的食物。
[0025]防溢盖上设有把手。如此设计,可方便用户取放防溢盖,同时也避免了用户直接拿取筒体时发生被烫伤的风险。
[0026]本技术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电饭煲快速烹饪时的立体图;
[002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防溢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防尘罩和防溢盖的剖视图;
[003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电饭煲快速烹饪时泡沫进入防溢腔内的状态图。
[0032]附图标记:
[0033]100、煲体;110、外锅;120、内锅;200、煲盖;300、防溢盖;310、防溢腔;320、通孔;330、筒体;331、导向筋;340、分隔板;341、卡接孔;400、密封圈;350、把手;410、卡扣;500、防尘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3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溢电饭煲,包括煲体和盖合在所述煲体上的煲盖,所述电饭煲包括可拆的防溢盖,所述电饭煲快速烹饪时,所述煲盖处于打开状态,所述防溢盖盖合在所述煲体上,所述防溢盖具有与外界连通的防溢腔,所述防溢腔的底壁分布有与煲体内部连通的通孔。
[0035]本技术中的电饭煲在进行快速煮粥时,先将煲盖打开,然后将防溢盖盖合在煲体上,粥产生的泡沫会经过通孔进入防溢腔内,由于防溢腔与外界连通,因此涌入防溢腔内的泡沫与外界的冷空气接触后,会遇冷收缩并在防溢腔内破裂,由此避免了泡沫继续上涌而溢出防溢腔外,进而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溢电饭煲,包括煲体和盖合在所述煲体上的煲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饭煲包括可拆的防溢盖,所述电饭煲快速烹饪时,所述煲盖处于打开状态,所述防溢盖盖合在所述煲体上,所述防溢盖具有与外界连通的防溢腔,所述防溢腔的底壁分布有与煲体内部连通的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溢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盖上固定有密封圈,所述煲体包括外锅和置于所述外锅内的内锅,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内锅密封配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溢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盖包括上下两端敞开的筒体和固定在所述筒体内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筒体内部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形成所述防溢腔,所述通孔设于所述分隔板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溢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固定在所述下腔体内,所述筒体套装在所述内锅外侧。5.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王翔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