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制备覆膜自愈合材料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440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愈合材料的制备及覆膜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制备覆膜自愈合材料的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覆膜自愈合材料的装置包括可拆卸的吸附装置和覆膜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覆膜自愈合材料的装置既可以用于制备自愈合材料,又能够用于对制备的自愈合材料进行覆膜,且装置简单易得,能够大大减少自愈合材料制备和覆膜的设备资金的投入。实验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在用于制备自愈合材料时,吸附量能达载体最大吸附量的90%以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自愈合材料的覆膜装置对自愈合材料覆膜后能够得到78.5微米的膜层,能够有效地防止自修复材料溶液中离子的扩散。够有效地防止自修复材料溶液中离子的扩散。够有效地防止自修复材料溶液中离子的扩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覆膜自愈合材料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愈合材料的制备及覆膜
,尤其涉及一种制备覆膜自愈合材料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但是,混凝土抗拉强度有限,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一旦混凝土开始产生微裂缝并向宏观裂缝扩展,就会影响建筑美观,同时降低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并且,裂缝提供了进入混凝土内部的通道,以加速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和二氧化碳等侵蚀性物质的入侵,这加速了混凝土的碳化和钢筋腐蚀,并进一步导致过度膨胀,降低了结构耐久性,大大缩短了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因此,自愈合混凝土的概念被提出。当混凝土出现裂缝时,嵌入在混凝土中的自修复系统会自动修复裂缝,部分恢复甚至提高结构的整体功能性。
[0003]陶粒具有多孔结构,具备保存及缓释已吸附物质的性质。已有研究表明通过利用陶粒吸附自修复材料,以此作为自修复材料的载体,减少自修复材料在裂缝出现前的大量损耗,以充分发挥自修复材料的愈合能力。然而,现有的基于陶粒作为自愈合材料的载体的自修复手段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虽然陶粒作为一种轻骨料,相对于其他骨料具备较好的吸附能力,但现有的自然浸泡吸附所保存的自修复材料仍然有限。其次,吸附自修复材料的陶粒仍然具备缓慢释放已吸附物质的性质,现有的技术针对陶粒覆膜,以便更好的保留自愈合材料直至裂缝展开;目前的覆膜装置,比如中国专利CN 110227793公开了一种覆膜装置,需要将原砂和各覆膜材料置于混砂机中进行混合并加热等,需要采用昂贵的装置,并且操作方法较为复杂。因此,亟需一种能够使陶粒充分吸附自修复材料的制备覆膜自愈合材料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覆膜自愈合材料的装置。本技术提供的装置既能够制备自愈合材料,又能够对制备的自愈合材料进行覆膜。
[0005]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覆膜自愈合材料的装置,包括可拆卸的吸附装置和覆膜装置;
[0007]所述吸附装置包括真空组件和吸附组件;
[0008]所述吸附组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真空抽气头、顶盖、中空连接装置和圆形槽;
[0009]所述真空抽气头的上端通过软管和真空组件连接;
[0010]所述中空连接装置的底部设有网纱;
[0011]所述中空连接装置与圆形槽通过旋转螺纹连接;
[0012]所述覆膜装置包括放置平台和垂直放置于所述放置平台下方的接收槽;所述接收
槽为所述吸附组件中的圆形槽;
[0013]所述放置平台包括支架和水平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中空连接装置,所述中空连接装置为所述吸附组件中的中空连接装置。
[0014]优选地,所述顶盖的上端设有口凸槽,所述顶盖通过口凸槽与真空抽气头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中空连接装置的外壁和圆形槽的内壁设置相互啮合的旋转螺纹。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覆膜自愈合材料的装置,包括可拆卸的吸附装置和覆膜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包括真空组件和吸附组件;所述吸附组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真空抽气头、顶盖、中空连接装置和圆形槽;所述真空抽气头的上端通过软管和真空组件连接;所述中空连接装置的底部设有网纱;所述中空连接装置与圆形槽通过旋转螺纹连接;所述覆膜装置包括放置平台和垂直放置于所述放置平台下方的接收槽;所述接收槽为所述吸附组件中的圆形槽;所述放置平台包括支架和水平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中空连接装置,所述中空连接装置为所述吸附组件中的中空连接装置。本技术提供的制备覆膜自愈合材料的装置包括可拆卸的吸附装置和覆膜装置,在用于制备覆膜自愈合材料时,吸附组件中的中空连接装置与圆形槽通过旋转螺纹连接,一方面能够保证吸附组件在组装之后形成真空环境,在真空装置下形成负压,促进载体吸附自修复材料溶液;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圆形槽通过旋转螺纹后网纱浸泡于自修复材料溶液中,能够利用网纱的作用将载体全部浸渍于自修复材料溶液中,保证载体均匀地吸附自修复材料溶液,进而可以提高载体中自修复材料溶液的吸附量;吸附装置中的中空连接装置和圆形槽拆卸后可用于组成覆膜装置,在用于自愈合材料覆膜时,利用网纱既能够支撑自愈合材料,又能够将多余的覆膜材料向下渗流的特点,能够实现对自愈合材料的覆膜。实验结果表明,本技术提供的装置在用于制备自愈合材料时,吸附量能达载体最大吸附量的90%以上,对自愈合材料覆膜后能够得到78.5微米的膜层,能够有效地防止自修复材料溶液中离子的扩散。
[0017]本技术提供的覆膜自愈合材料的装置既可以用于制备自愈合材料,又能够将制备自愈合材料的装置拆卸后,利用制备自愈合材料的装置中的中空连接装置和圆形槽组装成用于对制备的自愈合材料进行覆膜,且装置简单易得,能够大大减少自愈合材料制备和覆膜的设备资金的投入。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中制备覆膜自愈合材料的装置中吸附装置的吸附组件的示意图;
[0019]图中,1为真空抽气头,2为顶盖,3为中空连接装置,4为网纱,5为旋转螺纹,6为圆形槽;
[0020]图2为本技术中制备覆膜自愈合材料的装置的示意图;
[0021]图中,7为软管,8为真空泵,9为气压表;
[0022]图3为本技术中制备覆膜自愈合材料的装置中覆膜装置的示意图;
[0023]图中,3为中空连接装置,4为网纱,10为支架,11为底座,6为接收槽;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制备的覆膜自愈合材料的覆膜的SEM图;
[0025]图5为本技术模拟实施例2制备的覆膜自愈合材料的氯离子扩散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覆膜自愈合材料的装置,包括可拆卸的吸附装置和覆膜装置;
[0027]所述吸附装置包括真空组件和吸附组件;
[0028]所述吸附组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真空抽气头、顶盖、中空连接装置和圆形槽;
[0029]所述真空抽气头的上端通过软管和真空组件连接;
[0030]所述中空连接装置的底部设有网纱;
[0031]所述中空连接装置与圆形槽通过旋转螺纹连接;
[0032]所述覆膜装置包括放置平台和垂直放置于所述放置平台下方的接收槽;所述接收槽为所述吸附组件中的圆形槽;
[0033]所述放置平台包括支架和水平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中空连接装置,所述中空连接装置为所述吸附组件中的中空连接装置。
[0034]本技术提供的制备覆膜自愈合材料的装置包括可拆卸的吸附装置和覆膜装置。
[0035]在本技术中,所述吸附装置包括真空组件和吸附组件。
[0036]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中,所述吸附组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真空抽气头1、顶盖2、中空连接装置3和圆形槽6。
[0037]在本技术中,所述吸附组件包括真空抽气头1。本技术对所述真空抽气头的型号和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覆膜自愈合材料的装置,包括可拆卸的吸附装置和覆膜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包括真空组件和吸附组件;所述吸附组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真空抽气头、顶盖、中空连接装置和圆形槽;所述真空抽气头的上端通过软管和真空组件连接;所述中空连接装置的底部设有网纱;所述中空连接装置与圆形槽通过旋转螺纹连接;所述覆膜装置包括放置平台和垂直放置于所述放置平台下方的接收槽;所述接收槽为所述吸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险峰杜冠宏陈少聪朱继华邢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