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片状服装保暖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436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瓦片状服装保暖层结构或组件,该服装保暖层包括保暖片(1)、透气层(3)和孔洞(4),所述透气层(3)包括上透气层(31)和下透气层(32),保暖片(1)位于上透气层(31)和下透气层(32)之间,所述保暖片(1)以瓦片状排列固定在下透气层(32)上,构成服装衣片的形状。当人体处于剧烈运动时,保暖片随着气流开启,进行排湿散热,运动越剧烈,保暖片开启的越多,产生的空隙越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人体的不同活动状态,实现服装保暖性及透湿性的自动调节功能。自动调节功能。自动调节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瓦片状服装保暖层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特定结构的保暖服装或其它防护性服装或其部分组成结构,属于服装的设计、加工和生产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外的对保暖服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服装结构以及保暖材料两个方面。
[0003]在服装结构方面,目前学者们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服装保暖方面,如如何通过收紧领口、袖口或裤口的设计,尽量减少人体的对流散热。
[0004]在材料方面,选择保暖性更好的材料就可以来提高服装的保暖性能。如采用中空纤维絮片、超细纤维絮片、羽绒、层压铝箔的太空织物、气凝胶等。尤其是气凝胶材料,已被应用于航空航天、消防领域,被认为是目前最好的保暖材料之一。气凝胶材料虽然保暖性好,但应用于服装的气凝胶材料是通过封装处理的,透气性和透湿性为零,即完全不具有透湿性和透气性,羽绒则由几乎完全不透气的防羽绒面料包覆,太空织物则是在表面层压铝箔,同样不具有透湿性和透气性。
[0005]采用这些保暖材料制作保暖服装,服装保暖性提高的同时,服装的透湿性能却很差,甚至为零。目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服装设计者通常采用在服装的腋下或体侧区域开些很小的气孔,或在腋下安装开口拉链,需要时打开拉链,以提高散湿性能。在较低的温度环境下,穿着厚实的保暖服装,人体处在相对安静的状态时,通过腋下或体测区域开些很小的气孔的方式、或在腋下安装开口拉链,也不能完全满足人体舒适所需要的透湿性要求。当人处于活动状态时,人体的代谢产热量显著增加,同时也会出现明显的出汗现象。这类保暖服装的透湿性能就远远不能满足人体的需求,造成内层服装被汗浸湿,如果不能及时散湿,长时间在外界低温环境下工作,对人体的健康是不利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基于上述技术背景,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锐意进取,将保暖服装中的保暖层结构设计为具有多组成部分,特别是具有瓦片状的排列方式,所述的瓦片状服装保暖层或其复合结构包括保暖片、透气层和孔洞以及任选的不透气层,所述保暖片可固定在不透气层上,以类瓦片状的形式排列,当人体剧烈运动时,瓦片状保暖片开启,进行排湿散热,运动越剧烈,保暖片开启的越多,产生的空隙越大,可实现人体在不同活动状态下,服装保暖性及透湿性的调节功能,在此基础上完成本技术。
[0007]具体来说,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方面:
[000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瓦片状服装保暖层或其复合结构,其包括保暖片、透气层和孔洞,所述透气层包括上透气层和下透气层,所述保暖片位于所述上透气层和下透气层之间;
[0009]所述保暖片包括固定层和漂浮层,所述保暖片通过固定层固定在下透气层上,所述漂浮层可随人体运动向上飘动,与所述下透气层之间可产生空隙;
[0010]所述孔洞位于下透气层上,优选地,所述孔洞设于漂浮层的下方,热气或运动产生的气流经过下透气层时,积聚的气流可由所述孔洞排出,进而将漂浮层顶起。
[0011]所述漂浮层和固定层的形状选自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扇形、菱形和半圆形中的一种;
[0012]所述孔洞的形状选自圆形、正方形、椭圆形、扇形、菱形和半圆形中的一种。
[0013]所述漂浮层和固定层的形状为正方形、长方形或扇形;
[0014]所述孔洞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扇形或半圆形。
[0015]所述漂浮层的长度10~50mm;所述孔洞的直径为0.5~5mm。
[0016]所述漂浮层的长度为15~30mm,所述固定层与漂浮层的尺寸相等;
[0017]所述孔洞的直径为1~3mm。
[0018]所述孔洞位于下透气层上,沿漂浮层的最外圈设置一周;
[0019]所述固定层与漂浮层平行排列或交错排列。
[0020]所述固定层和漂浮层交错排列,漂浮层的前后左右都为固定层,固定层的前后左右都为漂浮层。
[0021]所述保暖片依次固定在下透气层上,构成服装衣片,漂浮层位于固定层的下方。
[0022]所述漂浮层仅有一边与固定层相连,其余各边都不固定。
[0023]本技术公开的瓦片状服装保暖层,具有以下优异效果:
[0024](1)本技术提供的服装保暖层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0025](2)本技术提供的服装保暖层综合考虑了保暖服装的保暖性和排湿、散热性,达到了两者兼顾的效果,且保暖和排湿、散热效果俱佳。
[0026](3)本技术提供的服装保暖层采用瓦片状排列形式,在人体剧烈运动需要排湿、散热的情况下,瓦片状服装保暖层开启,进行排湿和散热,运动越剧烈,瓦片状服装保暖层开启的越多,产生的空隙越大,实现了人体在不同的活动状态下,服装保暖性及透湿性的调节功能;
[0027](4)本技术提供的服装保暖层可设置在上衣、裤子以及鞋内,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28]图1示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瓦片状服装保暖层中保暖片的排列方式;
[0029]图2示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瓦片状服装保暖层在人体运动状态下开启瓦片保暖片的示意图;
[0030]图3示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瓦片状服装保暖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号说明:
[0032]1‑
保暖片;
[0033]11

固定层;
[0034]12

漂浮层;
[0035]2‑
衣片;
[0036]3‑
透气层;
[0037]31

上透气层;
[0038]32

下透气层;
[0039]4‑
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将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特点和优点将随着这些说明而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0041]通过在腋下或体侧区域开些很小的气孔的方式,或在腋下安装开口拉链的方式不能完全解决人体的散湿问题,其散湿量也是一个固定值,是不能根据人体的活动适当自动调节的。人处在不同的活动状态时,人体的代谢产热量及出汗量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服装能够随着人体的活动,适量调节服装自身的保暖性及透湿性。本技术的瓦片保暖层结构,可以实现人体在不同的活动状态下,服装保暖性及透湿性的调节功能。
[0042]因此,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瓦片状服装保暖层,该服装保暖层可针对人体活动进行自动调节,在人体活动强度高时,瓦片保暖层开启,对流散热增强,方便人体进行排湿,当人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瓦片保暖层闭合,服装保暖性好。使本技术所述服装同时兼顾了人体在静止和运动状态下的需求,同时解决防护、保暖与舒适的问题。
[0043]在本技术中,所述瓦片状服装保暖层包括保暖片1、透气层3和孔洞4,所述透气层3包括上透气层31和下透气层32,保暖片1位于上透气层31和下透气层32之间;如图2和图3所示。
[0044]在本技术中,所述瓦片状服装保暖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瓦片状服装保暖层,其包括保暖片(1)、透气层(3)和孔洞(4),其特征在于,透气层(3)包括上透气层(31)和下透气层(32),保暖片(1)位于上透气层(31)和下透气层(32)之间;保暖片(1)包括固定层(11)和漂浮层(12),保暖片(1)通过固定层(11)固定在下透气层(32)上,漂浮层(12)与下透气层(32)之间可产生空隙;孔洞(4)位于下透气层(32)上,所述孔洞(4)设于漂浮层(12)的下方,气流可由孔洞(4)排出,将漂浮层(12)顶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片状服装保暖层,其特征在于,漂浮层(12)和固定层(11)的形状选自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扇形、菱形和半圆形中的一种;孔洞(4)的形状选自圆形、正方形、椭圆形、扇形、菱形和半圆形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瓦片状服装保暖层,其特征在于,漂浮层(12)和固定层(11)的形状为正方形、长方形或扇形;孔洞(4)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扇形或半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瓦片状服装保暖层,其特征在于,漂浮层(1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黎焰竹潇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服装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