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一体化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4300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一体化工作台,包括装置平台,所述装置平台的底部正中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底部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装置平台的下方设置有旋转平台,所述装置平台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旋转平台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旋转平台的右侧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滑块的右侧正中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的右侧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右端设置有转动把手,所述旋转平台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一体化工作台,装置平台能够旋转,增加了工作台的便捷性,升降电机能够驱动齿轮使升降杆旋转上升,从而使装置平台能够升降。从而使装置平台能够升降。从而使装置平台能够升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一体化工作台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一体化工作台。

技术介绍

[0002]工作台通常采用优质冷扎板精工制作而成,坚固的工作桌框架,牢固平稳,可使工作桌承担一定的重量,多种工作桌面选择,可配合不同使用的要求,工作台适合于模具、钳工、检测、维修、组装等各种不同应用场合。现有市场上的工作台通常不够智能,无法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自身进行旋转和升降,在有旋转和升降需求时操作较为麻烦,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一体化工作台,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智能一体化工作台,包括装置平台,所述装置平台的底部正中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底部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装置平台的下方设置有旋转平台,所述装置平台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旋转平台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旋转平台的右侧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滑块的右侧正中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的右侧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右端设置有转动把手,所述旋转平台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旋转平台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底部正中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外表面设置有斜齿螺纹,所述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斜齿螺纹的右侧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的正面设置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杆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底端设置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片,所述支撑片的底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底座的底部内壁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管,所述底座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万向轮。
[0006]优选的,所述旋转平台的顶部正中开设有发动机槽,所述滑槽为顶部与外界相连通的口腔结构,第一螺纹通孔为右侧与外界相连通的空腔结构,第一螺纹通孔的左侧与滑槽的右侧底部相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垫片的左侧与滑块的左侧接触,所述垫片的右侧固定连接在螺纹杆的左端,所述第一螺纹通孔与螺纹杆啮合,所述螺纹杆的左端贯穿第一螺纹通孔并通过垫片接触在滑块的左侧,所述螺纹杆的右端焊接在转动把手的左侧顶部。
[0008]优选的,所述升降杆的顶部贯穿第二螺纹通孔并延伸至转动座的底部与转动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通孔与斜齿螺纹啮合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述限位管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限位杆的底部贯穿通孔并固定连接在限位片的顶部,所述限位片的底部接触有支撑片的顶部,所述限位杆的顶部焊接在升降杆的底部。
[0010]优选的,所述弹簧设置在限位管的空腔内部,所述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支撑片的底部,所述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的底部内壁。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支撑柱和滑块,支撑柱和滑块在滑槽内绕圈旋转,使得装置平台在能够在旋转平台的上方旋转,通过设置的转动电机,转动电机与外界蓝牙连接并且能够驱动旋转轴使装置平台旋转,使得装置平台能够方便的自行旋转,增加了工作台的便捷性,通过设置的螺纹杆,使用转动把手转动螺纹杆,使得螺纹杆在第一螺纹通孔内移动并通过垫片卡紧滑块,从而使装置平台在不需要旋转时能锁止,通过设置的齿轮,升降电机与外界蓝牙连接并且能够驱动齿轮使升降杆旋转上升,升降杆以第二螺纹通孔和齿轮为支撑通过转动座升降旋转平台,从而使装置平台能够升降,增加了工作效率,通过设置的限位片,使得升降杆不会升高过多脱离脱离齿轮,保证了装置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的弹簧,增加了装置平台的升降平稳度,通过设置的万向轮,使得装置能够自由移动。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后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装置平台;2、旋转轴;3、转动电机;4、旋转平台;5、支撑柱;6、滑块;7、滑槽;8、第一螺纹通孔;9、垫片;10、螺纹杆;11、转动把手;12、底座;13、转动座;14、升降杆;15、斜齿螺纹;16、第二螺纹通孔;17、齿轮;18、升降电机;19、限位杆;20、限位片;21、支撑片;22、弹簧;23、限位管;24、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8]如图1

3所示,一种智能一体化工作台,包括装置平台1,装置平台1的底部正中设置有旋转轴2,旋转轴2的底部设置有转动电机3,通过设置的转动电机3,转动电机3与外界蓝牙连接并且能够驱动旋转轴2使装置平台1旋转,使得装置平台1能够方便的自行旋转,增加了工作台的便捷性,装置平台1的下方设置有旋转平台4,装置平台1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柱5,支撑柱5的底部设置有滑块6,通过设置的支撑柱5和滑块6,支撑柱5和滑块6在滑槽7内绕圈旋转,使得装置平台1在能够在旋转平台4的上方旋转,旋转平台4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7,旋转平台4的顶部正中开设有发动机槽,滑槽7为顶部与外界相连通的口腔结构,第一螺纹通孔8为右侧与外界相连通的空腔结构,第一螺纹通孔8的左侧与滑槽7的右侧底部相连通,旋转平台4的右侧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8,滑块6的右侧正中设置有垫片9,垫片9的右侧设置有螺纹杆10,通过设置的螺纹杆10,使用转动把手11转动螺纹杆10,使得螺纹杆10在第一螺纹通孔8内移动并通过垫片9卡紧滑块6,从而使装置平台1在不需要旋转时能锁止,垫片9的左侧与滑块6的左侧接触,垫片9的右侧固定连接在螺纹杆10的左端,第一螺纹通孔8与螺纹杆10啮合,螺纹杆10的左端贯穿第一螺纹通孔8并通过垫片9接触在滑块6的左侧,螺纹杆10的右端焊接在转动把手11的左侧顶部,螺纹杆10的右端设置有
转动把手11,旋转平台4的下方设置有底座12,旋转平台4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转动座13,转动座13的底部正中设置有升降杆14,升降杆14的顶部贯穿第二螺纹通孔16并延伸至转动座13的底部与转动座13转动连接,第二螺纹通孔16与斜齿螺纹15啮合连接,升降杆14的外表面设置有斜齿螺纹15,底座12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螺纹通孔16,斜齿螺纹15的右侧设置有齿轮17,通过设置的齿轮17,升降电机18与外界蓝牙连接并且能够驱动齿轮17使升降杆14旋转上升,升降杆14以第二螺纹通孔16和齿轮17为支撑通过转动座13升降旋转平台4,从而使装置平台1能够升降,增加了工作效率,齿轮17的正面设置有升降电机18,升降杆14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杆19,限位管23的顶部开设有通孔,限位杆19的底部贯穿通孔并固定连接在限位片20的顶部,限位片20的底部接触有支撑片21的顶部,限位杆19的顶部焊接在升降杆14的底部,限位杆19的底端设置有限位片20,通过设置的限位片20,使得升降杆14不会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一体化工作台,包括装置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平台(1)的底部正中设置有旋转轴(2),所述旋转轴(2)的底部设置有转动电机(3),所述装置平台(1)的下方设置有旋转平台(4),所述装置平台(1)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底部设置有滑块(6),所述旋转平台(4)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7),所述旋转平台(4)的右侧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8),所述滑块(6)的右侧正中设置有垫片(9),所述垫片(9)的右侧设置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的右端设置有转动把手(11),所述旋转平台(4)的下方设置有底座(12),所述旋转平台(4)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转动座(13),所述转动座(13)的底部正中设置有升降杆(14),所述升降杆(14)的外表面设置有斜齿螺纹(15),所述底座(12)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螺纹通孔(16),所述斜齿螺纹(15)的右侧设置有齿轮(17),所述齿轮(17)的正面设置有升降电机(18),所述升降杆(14)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杆(19),所述限位杆(19)的底端设置有限位片(20),所述限位片(20)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片(21),所述支撑片(21)的底部设置有弹簧(22),所述底座(12)的底部内壁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管(23),所述底座(12)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万向轮(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一体化工作台,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万博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