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印迹壳聚糖复合填料的重金属吸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397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印迹壳聚糖复合填料的重金属吸附设备,属于重金属吸附领域,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多个吸附管道,设置在所述外壳顶部的出料管,设置在所述外壳底部的一级进料管,与所述一级进料管相连接、并分别与吸附管道相连通的二级进料管,放置在所述吸附管道的印迹壳聚糖复合填料,以及放置在所述吸附管道底部的活性炭吸附填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调控控制阀开闭,进而控制多个吸附管道的开关,达到调控所述重金属吸附设备的水处理效力。另外,在更换吸附剂填料的过程中,关闭需要更换控制阀,即可实现吸附剂填料的更换,无需停机维护,更有利于重金属吸附设备的连续化生产。附设备的连续化生产。附设备的连续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印迹壳聚糖复合填料的重金属吸附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重金属吸附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印迹壳聚糖复合填料的重金属吸附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铜造成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金属加工、机械制造、钢铁生产等。人类饮用的饮用水中含有大量Cu(Ⅱ),并与水中的其他毒素结合,进入人体后的毒性将被放大,产生更具毒性的有机物质。迄今为止,处理水溶液中的Cu(Ⅱ)方法包括化学沉淀、氧化还原、溶剂萃取、吸附等。在这些现有方法中,吸附被认为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0003]其中,活性炭是最常用的去除重金属的吸附剂,但活性炭有很多局限性,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细菌和酵母等吸附剂的机械稳定性较差,吸附剂对目标离子的选择性较弱,且吸附速度较慢。因此,本公司将壳聚糖与胶体晶体模板PS微球结合在一起。PS微球具有可控制的粒径,易于对准和易于洗脱的优点,使其成为模板的最佳选择。在不同的多孔材料中,多孔结构的三维有序排列具有优异的比表面积,并显示出优异的吸附性能。
[0004]由于上述吸附剂可循环使用,在将上述壳聚糖吸附剂直接应用于现有的重金属吸附设备中,发现现有的重金属吸附设备存在如下问题:1、吸附填料需要定期更换,然而在更换填料的过程中,重金属吸附设备需要停机维护,不利于重金属的连续化处理。2、由于设备结构较为固定,一般只设置有一个吸附腔体,其的污水处理能力为定值,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处理效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技术目的:提供一种基于印迹壳聚糖复合填料的重金属吸附设备,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涉及的问题
[0006]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印迹壳聚糖复合填料的重金属吸附设备,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多个吸附管道,设置在所述外壳顶部的出料管,设置在所述外壳底部的一级进料管,与所述一级进料管相连接、并分别与吸附管道相连通的二级进料管,放置在所述吸附管道的印迹壳聚糖复合填料,以及放置在所述吸附管道底部的活性炭吸附填料。
[0007]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活性炭吸附填料通过可拆卸的固定框架限定在所述吸附管道的底部。通过活性炭吸附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少量重金属。另外,通过可拆卸的固定框架可以定期更换所述活性炭。
[0008]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吸附管道相互成螺旋形绞合形成整体。一方面,一方面可以提高污水在吸附管道内的时间,提高水处理效果;另一方面由于管道之间彼此支持,提高了吸附管道的结构稳定性。
[0009]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吸附管道的截面形状为六边形。由于六边形的可以整齐的布满整个平面,因此在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吸附管道的结构稳定性,而且由于边缘之间相互结构,能提高吸附管道的密闭性。
[0010]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二级进料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通过合理调控二级进料管上控制阀开闭,进一步控制多个吸附管道的开关,进而达到调控所述重金属吸附设备的水处理效力。另外在更换吸附剂填料的过程中,关闭需要更换控制阀,即可实现吸附剂填料的更换。
[0011]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印迹壳聚糖复合填料包括:固定件和填料单元;其中,固定件采用轻质柔性、耐腐蚀材料制成;填料单元用于携带印迹壳聚糖复合材料;包括圆柱形的镂空本体,设置在所述本体两侧可拆卸的十字形的上栅板和下栅板,位于所述上栅板和下栅板之间的印迹壳聚糖复合材料;其中所述两层十字形的栅格板交错设置,形成米字形;多个存储单元依次均匀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
[0012]如此设计,通过固定件对填料单元固定,在拆卸填料时,只需要通过固定件拉出,即可将填料单元从吸附管道中拆卸出来。
[0013]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印迹壳聚糖复合材料的表面上的三维孔洞。通过在三维孔洞的存在,可以有效提高所述印迹壳聚糖复合填料比表面积,进而提高填料对污水中重金属的吸附效果。
[0014]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三维孔洞的大小为200~1000nm;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三维孔洞的大小为500nm。通过实验证明,发现500nm孔径具有最佳的吸附效率,因为500nm孔径的膜不仅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而且由于较大的孔径而提高了传质效率。
[0015]有益效果: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印迹壳聚糖复合填料的重金属吸附设备,通过合理调控控制阀开闭,进而控制多个吸附管道的开关,达到调控所述重金属吸附设备的水处理效力。另外,在更换吸附剂填料的过程中,关闭需要更换控制阀,即可实现吸附剂填料的更换,无需停机维护,更有利于重金属吸附设备的连续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中重金属吸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中重金属吸附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中吸附管道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9]图4是本技术中吸附管道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0]图5是本技术中印迹壳聚糖复合填料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中填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本技术中填料单元的俯视图示意图。
[0023]图8是本技术中上栅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为:外壳100、吸附管道200、出料管300、一级进料管400、二级进料管500、印迹壳聚糖复合填料600、活性炭吸附填料700、控制阀800、进料泵900、填料单元610、柱体611、上栅板612、下栅板613、第一固定网614、镂空孔洞615、吸附孔洞616、连接筋6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
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26]如附图1、2所示,一种基于印迹壳聚糖复合填料的重金属吸附设备,包括:外壳100、吸附管道200、出料管300、一级进料管400、二级进料管500、印迹壳聚糖复合填料600、活性炭吸附填料700、控制阀800。
[0027]其中,在所述外壳100内部设置有多个吸附管道200,在所述吸附管道200的上部放置有印迹壳聚糖复合填料600,在所述吸附管道200底部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填料700,用于吸附过滤重金属;在所述外壳100顶部设置有出料管300和进料泵900,在所述外壳100底部设置一级进料管400,通过二级进料管500分流并与吸附管道200相连通的二级进料管500,其中,所述二级进料管500上均设置有控制阀800。通过合理调控控制阀800开闭,进而控制多个吸附管道200的开关,达到调控所述重金属吸附设备的水处理效力。另外,在更换吸附剂填料的过程中,关闭需要更换控制阀800,即可实现吸附剂填料的更换,无需停机维护,更有利于重金属吸附设备的连续化生产。
[0028]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活性炭吸附填料700通过可拆卸的固定框架限定在所述吸附管道200的底部。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印迹壳聚糖复合填料的重金属吸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多个吸附管道,设置在所述外壳顶部的出料管,设置在所述外壳底部的一级进料管,与所述一级进料管相连接、并分别与吸附管道相连通的二级进料管,放置在所述吸附管道的印迹壳聚糖复合填料,以及放置在所述吸附管道底部的活性炭吸附填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印迹壳聚糖复合填料的重金属吸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吸附填料通过可拆卸的固定框架限定在所述吸附管道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印迹壳聚糖复合填料的重金属吸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管道相互成螺旋形绞合形成整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印迹壳聚糖复合填料的重金属吸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管道的截面形状为六边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印迹壳聚糖复合填料的重金属吸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进料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印迹壳聚糖复合填料的重金属吸附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娟蔡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金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