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炉壳校测中心点工具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3607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炉炉壳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炉炉壳校测中心点工具组件。包括作业平台和高炉炉壳,高炉炉壳置于作业平台上,作业平台上设有与高炉炉壳相对应的中心点,还包括置于高炉炉壳内支撑高炉炉壳的支撑架体,支撑架体由上平台、下平台和连接梁拼接所构成的外轮廓呈圆形的框架结构,支撑架体的中心圆点上设有双向激光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拆除方便,易于制造和保管,在校测时不受风吹、震动尤其是侧面风的影响,并且不受早、晚或阴天光线暗的影响,进而提高了对高炉炉壳中心校测的精度,且在投测时人员单独可操作,既保证了高炉炉壳的安装质量,又保证了高炉炉壳的拼装速度,同时减少了高炉炉壳拼装的人工消耗。同时减少了高炉炉壳拼装的人工消耗。同时减少了高炉炉壳拼装的人工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炉炉壳校测中心点工具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高炉炉壳安装
,具体是一种高炉炉壳校测中心点工具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高炉炉壳安装是钢铁等工厂高炉基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高炉炉壳一般由钢板制成,上至炉顶封板,下部坐落在高炉基础之上,是不等截面的圆筒体,它起着固定冷却设备,保证高炉砌体牢固的作用,还承受并传递上部的载荷和高温高压。在施工过程中,高炉安装的重点是炉壳的安装。由于高炉炉壳属于超长、超宽构件,并且炉壳安装时存在多工种穿插作业,施工难度大。目前,高炉炉壳的安装有分段组合安装法和单块组合安装法两种,前者一般用于炉容3200m3以下的各种高炉的安装,后者一般用于炉容3200m3以上的大型和特大型高炉的安装。分段组合安装法是在起重机械能力许可范围内,将炉壳的一段环带在预先搭设的拼装台上进行拼装和焊接,然后将拼焊完成的组合件按顺序吊装到设计位置的施工方法。单块组合安装法是将运入现场的单块炉壳用起重机械直接吊装就位,在设计位置上进行组对的吊装方法。大型高炉的炉壳,其板厚和单块尺寸大,分带组合件重量大大超过现有起重机械的能力,只能进行单块吊装。吊装方法与前述方法大致相同,但当采用单面丝极电渣焊自动焊机焊接时,只能在下段炉壳竖缝拼焊完成后方可进行上段炉壳的组装,以适应自动焊机工作位置的要求。无论采用哪种方法,炉壳安装的关键是炉壳中心的安装调整,为了保证高炉炉壳的安装质量,国家对炉壳中心的安装偏差有严格规定,一般不超过30mm。
[0003]传统的高炉炉壳安装工艺,炉壳中心点的测量是采用坠线坠的方法进行。这种方法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气候因素的影响,线坠容易摇摆,因此测量数据不稳定,精度不高,直接影响了高炉炉壳的安装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高炉炉壳校测中心点工具组件,在投测时不受风吹、震动尤其是侧面风的影响,并且不受早、晚或阴天光线暗的影响,提高了对高炉炉壳中心校测的精度。
[0005]本技术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高炉炉壳校测中心点工具组件,包括作业平台和高炉炉壳,高炉炉壳置于作业平台上,作业平台上设有与高炉炉壳相对应的中心点,还包括置于高炉炉壳内支撑高炉炉壳的支撑架体,支撑架体由上平台、下平台和连接梁拼接所构成的外轮廓呈圆形的框架结构,支撑架体的中心圆点上设有双向激光仪。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0008]本技术结构简单,拆除方便,易于制造和保管,相对于传统的高炉炉壳校测中心点工具降低了安装现场的准备时间,同时能多次重复使用,减低了施工成本,增加了市场
的竞争能力,在校测时不受风吹、震动尤其是侧面风的影响,并且不受早、晚或阴天光线暗的影响,进而提高了对高炉炉壳中心校测的精度,且在投测时人员单独可操作,既保证了高炉炉壳的安装质量,又保证了高炉炉壳的拼装速度,同时减少了高炉炉壳拼装的人工消耗。
[0009]作为优选,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0010]上平台和下平台包括主梁、内圆环件,主梁有若干根,且沿内圆环件以环形阵列布置,上平台和下平台对应布置,连接梁设在上平台和下平台的主梁之间拼接组成外轮廓呈圆形的支撑架体,双向激光仪套装在上平台或下平台的内圆环件上。
[0011]上平台的内圆环件上设有相互垂直布置的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的交点上设有通孔,第一托架或第二托架上卡接有挡板。
[0012]下平台的内圆环件上设有相互垂直布置的第三托架和第四托架,第三托架和第四托架的交点上设有通孔,双向激光仪安装在通孔内。
[0013]相邻的两根主梁之间间隔45
°
角布置在内圆环件上,每根主梁上设有中心线。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作业平台俯视结构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作业平台主视结构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支撑架体俯视结构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装配结构的俯视图;
[0018]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装配结构的主视图;
[0019]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双向激光仪装配结构的俯视图;
[0020]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双向激光仪装配结构的主视图;
[0021]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挡板装配结构的俯视图;
[0022]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挡板装配结构的主视图;
[0023]图中:1、作业平台;2、高炉炉壳;3、支撑架体;4、上平台;5、下平台;6、角钢;7、双向激光仪;8、槽钢;9、内圆环件;10、挡板;11、第一托架;12、第二托架;13、第三托架;14、第四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技术,但不能也不应当将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视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对部件或技术特征的定义进行改变和/或对整体结构作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换都应视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0025]参见图1至图9所示,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26]一种高炉炉壳校测中心点工具组件,包括作业平台1和高炉炉壳2,在作业平台1上根据图纸设计尺寸画出高炉炉壳2的半径,并找出中心点定位,然后根据图纸设计尺寸制作支撑架体3,支撑架体3由上平台4、下平台5和连接梁焊接所构成的外轮廓呈圆形的框架结构,支撑架体3的中心圆点上装有双向激光仪7,将支撑架体3放置在作业平台1上,并将高炉炉壳2套在支撑架体3上,通过移动支撑架体3进而带动双向激光仪7移动,使双向激光仪7发出的射线定位在作业平台1上的中心点,进而使高炉炉壳2的中心点定位在作业平台1上。
[0027]上平台4包括八根槽钢8和采用厚度为10mm,直径为320mm的钢板,在钢板中心位置开直径100mm的孔所制成的内圆环件9,在内圆环件9上画中心线和0
°
、90
°
、180
°
、270
°
角度线;下平台5包括八根槽钢8和厚度为10mm,直径为300mm的钢板,在钢板中心位置开直径100mm的孔所制成的内圆环件9,在内圆环件9上画中心线和0
°
、90
°
、180
°
、270
°
角度线;上平台4和下平台5上的八根槽钢8分别沿内圆环件9以环形阵列焊接在内圆环件9上,相邻的两根槽钢8之间间隔45
°
角,每根槽钢8上画有中心线,槽钢8中心线与内圆环件9上的中心线相对应,保证槽钢8焊接的精度,上平台4和下平台5上下间隔布置,上平台4和下平台5的槽钢8之间焊接有角钢6,使上平台4、下平台5和角钢6拼接组成外轮廓呈圆形的支撑架体3,双向激光仪7安装在上平台4或者下平台5的内圆环件9的中心点上,通过角度和中心线的布置使得支撑架体3快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炉壳校测中心点工具组件,包括作业平台和高炉炉壳,其特征在于:高炉炉壳置于作业平台上,作业平台上设有与高炉炉壳相对应的中心点,还包括置于高炉炉壳内支撑高炉炉壳的支撑架体,支撑架体由上平台、下平台和连接梁拼接所构成的外轮廓呈圆形的框架结构,支撑架体的中心圆点上设有双向激光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炉壳校测中心点工具组件,其特征在于:上平台和下平台包括主梁、内圆环件,主梁有若干根,且沿内圆环件以环形阵列布置,上平台和下平台对应布置,连接梁设在上平台和下平台的主梁之间拼接组成外轮廓呈圆形的支撑架体,双向激光仪套装在上平台或下平台的内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玉凯沈小兵秦扬黄涌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