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六工位钢丝圈免储丝地坑换向预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3534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六工位钢丝圈免储丝地坑换向预弯装置,其包括龙门框架、自上而下连接于龙门框架一侧的换向轮及预弯轮、设置于换向轮下方且位于龙门框架另一侧的储丝涨紧轮、分别与储丝涨紧轮及龙门框架连接用于实现储丝涨紧轮相对于龙门框架上下自由转动的转动组件,六根钢丝经过换向轮缠绕换向并牵引至储丝涨紧轮缠绕再次换向,然后经错位排列的预弯轮实现六根钢丝弯曲方向的改变。在安装位置不进行土建地坑施工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六角形钢丝圈的储丝装置与缠绕主机之间的对接,保证六工位六角形钢丝圈的连续生产,其整体结构简单、调节方便、使用稳定,可以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降低安装费用,提升设备可靠性。可靠性。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六工位钢丝圈免储丝地坑换向预弯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轮胎生产辅助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六工位钢丝圈免储丝地坑换向预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产业中,子午线轮胎是汽车工业轮胎的发展趋势。子午线轮胎胎体帘布层和带束层作为主要的受力部件,承受着周期性的拉伸、弯曲、剪切等极为复杂的作用力,是轮胎的受力骨架层。胎体帘布和带束层帘布的品质将直接影响轮胎的性能和品质,用以保证轮胎具有必要的强度及尺寸稳定性,支撑轮胎各部件,具有耐负荷,耐冲击,耐内压的作用。钢丝圈是汽车轮胎上起承载和安全作用的一个重要部件,通常根据其断面形状进行分类,其中六角形钢丝圈主要用于载重轮胎及工程轮胎。
[0003]已有技术中,六工位六角形钢丝圈生产设备在安装时,储丝装置需要进行土建地坑施工,用于降低储丝装置的中心高度,以便于与缠绕主机对接,从而实现连续生产。现有六工位六角形钢丝圈设备的新安装位置未进行土建施工,导致六工位六角形钢丝圈储丝装置的中心高度提升,缠绕主机无法与储丝装置对接,从而导致六角形钢丝圈无法正常生产,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免储丝地坑的六工位钢丝圈换向预弯装置,以满足现有安装位置在未进行土建施工的情况下仍能实现储丝装置与缠绕主机对接的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用于六工位钢丝圈免储丝地坑换向预弯装置,并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六工位钢丝圈免储丝地坑换向预弯装置,其包括龙门框架、自上而下连接于龙门框架一侧的换向轮及预弯轮、设置于换向轮下方且位于龙门框架另一侧的储丝涨紧轮、分别与储丝涨紧轮及龙门框架连接用于实现储丝涨紧轮相对于龙门框架上下自由转动的转动组件,六根钢丝经过换向轮缠绕换向并牵引至储丝涨紧轮缠绕再次换向,然后经错位排列的预弯轮实现六根钢丝弯曲方向的改变。
[0006]进一步地,所述换向轮、预弯轮及储丝涨紧轮的表面均平行设置有便于六根钢丝绳分离缠绕的六条环形绕线槽。
[0007]进一步地,所述储丝涨紧轮安装于一储丝涨紧轮安装座上,转动组件包括相对于储丝涨紧轮连接于储丝涨紧轮安装座另一侧的第一轴承座、设置于第一轴承座内的第一轴承、对称连接于龙门框架两侧的两个第二轴承座、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二轴承座内且与第一轴承同轴设置的两个第二轴承、分别与第一轴承及两个第二轴承配合连接的转轴。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座及第一轴承对应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第一轴承座及第一轴承均匀设置于两个第二轴承之间。
[0009]进一步地,所述储丝涨紧轮安装座包括第一底板、分别垂直连接于第一底板的两侧且用于安装储丝涨紧轮的两块第一安装板,储丝涨紧轮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于两块第一
安装板上,第一轴承座相对于储丝涨紧轮安装于第一底板的另一侧。
[0010]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第二底板将第二轴承座可拆卸地安装于龙门框架上,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的厚度相同且共面。
[0011]进一步地,所述换向轮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两块第二安装板,两块第二安装板远离换向轮一侧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龙门框架的两侧内壁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预弯轮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两块第三安装板,两块第三安装板远离预弯轮一侧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龙门框架的两侧内壁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龙门框架内设置有用于加强龙门框架两侧连接强度的加强板,加强板分别与龙门框架两侧内壁垂直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龙门框架的两侧底部均设置有地脚支座。
[0015]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在安装位置不进行土建地坑施工的情况下,该用于六工位钢丝圈免储丝地坑换向预弯装置可实现储丝装置与缠绕主机之间的对接,保证六工位六角形钢丝圈的连续生产,其整体结构简单、调节方便、使用稳定,可以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降低安装费用,提升设备可靠性。
[0017](2)通过设置换向轮实现六根钢丝的第一次缠绕换向,然后经储丝涨紧轮实现六根钢丝的第二次缠绕换向,最后经错位排列的预弯轮实现六根钢丝的第三次缠绕换向并实现六根钢丝的预弯曲。通过转动组件实现储丝涨紧轮相对于龙门框架上下自由转动。
[0018](3)换向轮及预弯轮分别通过与之转动连接的第二安装板及第三安装板连接于龙门框架的一侧,且第二安装板与第三安装板与龙门框架可拆卸连接,便于调节换向轮及预弯轮在龙门框架上的安装高度,提高该用于六工位钢丝圈免储丝地坑换向预弯装置安装便捷性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1中用于六工位钢丝圈免储丝地坑换向预弯装置的轴测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1中用于六工位钢丝圈免储丝地坑换向预弯装置的前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1中用于六工位钢丝圈免储丝地坑换向预弯装置的后视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1中用于六工位钢丝圈免储丝地坑换向预弯装置的右视图;
[0023]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1中用于六工位钢丝圈免储丝地坑换向预弯装置的俯视图;
[0024]图6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1中用于六工位钢丝圈免储丝地坑换向预弯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0025]附图中:110、龙门框架;120、换向轮;130、预弯轮;140、储丝涨紧轮;150、第一轴承座;160、第二轴承座;170、转轴;180、第一底板;190、第二底板;210、第一安装板;220、第二安装板;230、第三安装板;240、加强板;250、地脚支座;260、第一加强筋;270、第二加强筋;
280、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词,例如“上”“下”“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词是用来说明而非限制本技术创造。
[0027]具体实施例1
[0028]如图1

6所示,一种用于六工位钢丝圈免储丝地坑换向预弯装置,其包括龙门框架110、自上而下连接于龙门框架110一侧的换向轮120及预弯轮130、设置于换向轮120下方且位于龙门框架110另一侧的储丝涨紧轮140、分别与储丝涨紧轮140及龙门框架110连接用于实现储丝涨紧轮140相对于龙门框架110上下自由转动的转动组件,六根钢丝经过换向轮120缠绕换向并牵引至储丝涨紧轮140缠绕再次换向,然后经错位排列的预弯轮130实现六根钢丝弯曲方向的改变。
[0029]进一步地,换向轮120、预弯轮130及储丝涨紧轮140的表面均平行设置有便于六根钢丝绳分离缠绕的六条环形绕线槽。
[0030]进一步地,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六工位钢丝圈免储丝地坑换向预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门框架、自上而下连接于龙门框架一侧的换向轮及预弯轮、设置于换向轮下方且位于龙门框架另一侧的储丝涨紧轮、分别与储丝涨紧轮及龙门框架连接用于实现储丝涨紧轮相对于龙门框架上下自由转动的转动组件,六根钢丝经过换向轮缠绕换向并牵引至储丝涨紧轮缠绕再次换向,然后经错位排列的预弯轮实现六根钢丝弯曲方向的改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六工位钢丝圈免储丝地坑换向预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轮、预弯轮及储丝涨紧轮的表面均平行设置有便于六根钢丝绳分离缠绕的六条环形绕线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六工位钢丝圈免储丝地坑换向预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丝涨紧轮安装于一储丝涨紧轮安装座上,转动组件包括相对于储丝涨紧轮连接于储丝涨紧轮安装座另一侧的第一轴承座、设置于第一轴承座内的第一轴承、对称连接于龙门框架两侧的两个第二轴承座、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二轴承座内且与第一轴承同轴设置的两个第二轴承、分别与第一轴承及两个第二轴承配合连接的转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六工位钢丝圈免储丝地坑换向预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座及第一轴承对应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第一轴承座及第一轴承均匀设置于两个第二轴承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六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刘军薛中华肖春峰相世全
申请(专利权)人: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