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缸体加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3323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体式缸体加工工装,包括可与缸体可拆卸连接的轴向滑移装置以及可与缸体可拆卸连接的一对支承轴承,两支承轴承通过轴承内孔支承转轴,转轴上设置转盘,转盘位于两支承轴承之间位置,转盘上连接刀架座,刀架座上连接径向延伸的加工刀具,轴向滑移装置包括可与缸体可拆卸连接的底座以及通过滑轨配合在底座上的旋转动力装置,旋转动力装置的下端通过连接块连接下悬的螺套,转轴伸进底座的一端空套在轴端支承座上,底座与转轴轴向限位,进给丝杆内伸进底座的内伸端与螺套螺纹配合,进给丝杆延伸方向与转轴延伸方向平行,旋转动力装置的驱动端上设置驱动轮,所在转轴上设置从动轮,驱动轮与从动轮传动连接。驱动轮与从动轮传动连接。驱动轮与从动轮传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缸体加工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缸体加工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大型缸体普遍采用分体式缸体结构,即缸体用于支承主轴的安装孔采用拼凑式结构,即采用紧固件连接分体缸体的两个半圆弧凹槽拼凑形成,现有的分体式缸体结构体积较大,质量较大,在加工和维修中,常需要对缸体圆弧凹槽进行加工或维修,现有方式中需要将缸体运回加工中心装夹到大型镗床或者车床上,装夹过程繁复,工作量大,并且无法在现场进行维修,维修工期长,同时转运、维修和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体式缸体加工工装,它结构简单紧凑,能够在维修现场对缸体进行快速维修,能够节约大量维修时间并且保证较高的维修精度,同时显著降低了维修成本。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分体式缸体加工工装,包括可与缸体可拆卸连接的轴向滑移装置以及可与缸体可拆卸连接的一对支承轴承,两支承轴承通过轴承内孔支承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转盘,所述转盘位于两支承轴承之间位置,所述转盘上连接刀架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缸体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与缸体(100)可拆卸连接的轴向滑移装置(200)以及可与缸体(100)可拆卸连接的一对支承轴承(300),两支承轴承(300)通过轴承内孔支承转轴(400),所述转轴(400)上设置转盘(410),所述转盘(410)位于两支承轴承(300)之间位置,所述转盘(410)上连接刀架座(420),所述刀架座(420)上连接径向延伸的加工刀具(430),所述轴向滑移装置(200)包括可与缸体(100)可拆卸连接的底座(210)以及通过滑轨(220)配合在底座(210)上的旋转动力装置(230),所述旋转动力装置(230)的下端通过连接块(240)连接下悬的螺套(250),所述转轴(400)伸进底座(210)的一端空套在轴端支承座(440)上,所述底座(210)与转轴(400)轴向限位,所述轴端支承座(440)与连接块连接固定,所述底座(210)的尾端设置丝杆座(260),所述丝杆座(260)上空套进给丝杆(270),所述丝杆座(260)与进给丝杆(270)轴向限位,所述进给丝杆(270)内伸进底座(210)的内伸端与螺套(250)螺纹配合,所述进给丝杆(270)延伸方向与转轴(400)延伸方向平行,所述旋转动力装置(230)的驱动端上设置驱动轮(231),所在转轴(400)上设置从动轮(232),所述驱动轮(231)与从动轮(232)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缸体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轴承(300)包括半圆形罩壳(310),所述半圆形罩壳(310)内设置环形沟槽,所述环形沟槽内配合轴盖(320),所述轴盖(320)的内孔配合滑动衬套(330),所述滑动衬套(330)的两轴向端分别通过环形沟槽两轴向侧壁限位,所述半圆形罩壳的两端设置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配合可与缸体(100)连接固定的紧固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缸体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滑动衬套(330)的内孔壁设置储油槽(331),所述轴盖(320)上端设置的凸部(321)外伸出半圆形罩壳(310)的过孔,所述凸部(321)的上端上安装油杯(322),所述油杯(322)通过轴盖(320)上的上油道与滑动衬套(330)上的下油道连通,所述下油道与储油槽(331)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缸体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座(420)包括与转盘(410)连接的调节座(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志峡何剑王承东贺正华周勇张涛陶传武王成龙张勇卢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科技机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