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础结构设计模型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是一种基础结构设计模型。
技术介绍
[0002]基础是建筑结构的根基,基础设计不牢固,上层建筑设计再完美也等于零。目前基础结构设计时,框架柱采用杆系单元进行模拟,基础采用壳单元进行模拟,此时框架柱和基础的交界面简化为一个点和一个面相连接,此处应力集中十分严重,致使柱底弯矩异常,基础钢筋排布困难,且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针对此种情况,常见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丢弃框架柱节点一定范围内的基础配筋最大值,采用剩余范围最大值进行配筋,此种方法属于人为的“削峰”,带有较大的主观性,缺乏理论依据,丢掉范围过大,则配筋不足;另一种就是“均一化配筋法”,即将柱底一定范围内的基础弯矩进行平均,将钢筋均匀地配置在基础一定范围内,此种做法忽视了基础配筋在柱底大,远离柱底则较快衰减的规律,会致使需要较多钢筋的地方配筋不足,而需要较少钢筋的地方配筋过剩,导致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优化柱底处基础配筋的基础结构设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础结构设计模型,包括基础、设置在所述基础上的框架柱以及设置在所述基础周圈的地下室外墙,所述基础设有位于所述框架柱下方的基础加厚区,所述地下室外墙、所述基础和所述基础加厚区均采用壳单元进行模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采用实体单元模拟,与所述基础加厚区通过面接触、通过多个节点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结构设计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黎蓬,张书鸳,单玉坤,焦宇坤,贾莉,陈昆,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